首頁 > 金融 > 正文

銀擔共發力 著力破解中小民營企業融資難題

2022-08-10 08:34:06來源:江蘇經濟報   

推動政銀擔共同賦能,風險共擔,為廣大中小企業特別是“專精特新”企業暢通融資渠道,加強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建設,引導金融資源服務實體經濟……今年省兩會期間,多位省政協委員就金融資源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提交了提案。近日,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等多個部門對這些提案進行了集中答復。回看政協委員重點提案,仍然對當下中小企業健康發展有著積極意義。

銀擔共發力

著力破解中小民營企業融資難題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在今年省兩會上,孫德榮委員提出“關于發揮融資擔保、再擔保體系功能提高民營企業金融扶持力度、促進我省經濟發展的建議”的提案。孫德榮表示,當前,大多數中小型民營企業都存在著資金緊張、有融資需求及融資成本高的問題,特別是受疫情影響比較大的制造業、出口行業。目前由于擔保、再擔保公司對于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型民營企業設置的反擔保門檻和要求較高,收費標準也偏高,對中小型民營企業解決融資問題尚未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因此,如何降低融資擔保門檻,加大對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型民營企業的金融扶持力度,這是迫切需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相關人士表示,融資擔保是破解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重要手段,對于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具有重要作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省委省政府和行業監管部門先后出臺各項政策,明確要求全省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對受疫情影響的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平均擔保費率不超過1%,對符合國擔基金準入標準的市場主體在疫情期間的擔保項目酌情下調擔保費率。融資擔保機構積極響應、主動作為,不斷擴大擔保覆蓋面,今年1至4月,全省融資擔保行業累計新增融資擔保業務1730億元,其中小微、“三農”業務占比77.61%;全省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年化綜合擔保費率僅0.65%。

記者了解到,下一步,我省金融管理部門將立足省情實際,推動我省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不斷優化,進一步提升為中小民營企業融資的服務質效。健全配套機制,推動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聚焦支小支農主業、服務民營企業,不斷擴大擔保覆蓋面,弱化或取消反擔保要求,保持較低擔保費率。加強與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合作力度,有針對性地建立盡職免責和績效考核制度,并在授信額度、擔保放大倍數、利率水平、續貸條件等方面提供更多優惠,推動銀擔共同發力,著力破解中小民營企業融資難題。

推薦“白名單”

共同賦能“小巨人”企業發展

培育專精特新行業“小巨人”是業界的一大共識,發揮金融活水的作用尤為引人關注。在今年省兩會上,瞿為民委員就提出“關于挖掘擔保價值,政銀擔共同賦能,風險共擔,精準支持中小企業上規擴能階段融資需求,培育專精特新行業‘小巨人’的建議”的提案。瞿為民表示,江蘇目前有1330萬家市場主體,其中中小企業380萬家,質量和規模普遍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當前,各類金融機構根據自身偏好選擇服務對象,導致資源較為分散,無法體現政府產業導向,無法及時有效對重點創新、重點產業、重點企業提供精準服務。

對此,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江蘇銀保監局、江蘇信保集團等部門共同研究認為,政銀擔協同發力,多措并舉助力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金融支持。

據了解,江蘇銀保監局聯合省科技廳,開展科技中小企業融資對接行動,推動銀行機構逐戶走訪全省7.23萬戶科技型中小企業,擴大服務覆蓋面和精準性。先后出臺積極應對疫情影響支持經濟平穩發展“紓困惠企15條”、支持江蘇經濟良好開局、助力疫情防控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等文件,督促銀行機構制定針對性金融服務方案,全省銀行業已累計為93.2萬戶普惠型小微企業辦理延期償還貸款本息7905億元,減免小微企業費用16.5億元。截至今年4月末,各設區市向國家“信易貸”平臺成功報送推薦信用狀況良好中小微企業17批次共13283家,引導各類資源投向優質誠信中小微企業。下一步,我省引導轄內銀行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探索科技金融服務新模式,更好地服務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在按照前期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要求,持續梳理推薦信用狀況良好且有融資需求的“白名單”企業并按月上報的基礎上,省發展改革委將探索組織各地積極聯系當地工業園區、創業園區、企業孵化器等,進一步掌握重點產業的中小微企業融資需求情況,對符合產業發展方向、創新程度高、科技水平高、有發展前景的重點企業予以關注和重點支持,提升企業“白名單”推薦實效,力求讓真正有實力、有前景、有融資需求的企業獲得幫助。

銀企在行動

金融活水解決企業經營痛點

優質中小企業如何得到更多的金融活水?對于這一問題的解答,各方都在找尋答案。7月28日,“2022江蘇省普惠金融縣區行”首場推介會在南京舉辦,旨在向小微企業推廣“1+5+2+2”金融產品和服務。“1”是省普惠金融“一網通”工程;“5”是“省普惠金融發展風險補償基金”項下“小微貸”“蘇科貸”“蘇農貸”“蘇信貸”“蘇服貸”等政銀合作產品;“2”是人民銀行貨幣政策支持的“小微e貼”“小微e貸”;另一個“2”是省聯合征信公司開發的“蘇信碼”“蘇信分”征信產品。

今年以來,中小企業發展的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明顯上升,對普惠金融工作的覆蓋面、精準性和滿意度提出了更高要求。為此,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省財政廳、人民銀行南京分行、江蘇銀保監局等多個部門聯動,在全省開展“2022江蘇省普惠金融縣區行”,進一步推動普惠金融產品和服務落地見效,幫助企業獲得實實在在的資金支持。

記者了解到,人民銀行南京分行將構建主動上門走訪、線上平臺推送、主管部門推介、銀企融資洽談“四位一體”常態化銀企對接機制,積極推動“富民創業貸”“蘇碳融”“蘇創融”等政銀產品運用,運用互聯網媒體、先鋒直播間等載體,切實將政策紅利傳達給小微企業,確保專項行動取得實效。

江蘇潤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我省蘑菇產業的龍頭企業,疫情期間,潤正的菇類產品成為政府采購物資名單里的一員,供應壓力巨大。金融機構從審批到放款采取第一優先級的待遇,及時為企業提供了300萬元新增貸款和利率優惠支持,全力支持企業繼續投入民生物資保障工作。

江蘇某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內技術領先的精密測量設備與測量綜合解決方案供應商,因研發經營的需要,企業存在融資的需求,但由于疫情的影響,公司實際控制人身在北京研發中心,無法實地經辦相關的線下業務。相關銀行迅速為客戶制定了有效的產品方案,向客戶提供了為科創企業量身打造的專屬產品,線上操作、當天放款,隨借隨還的眾多優勢切實解決了企業的經營痛點,滿足了企業的資金需求,真正做到了服務實體、金融賦能。(王 琦)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