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金融 > 正文

年內已有23家公司IPO闖關失利 業績真實性等成“攔路虎”

2022-09-29 08:42:28來源:江蘇經濟報  

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9月27日,年內共有23家公司IPO被否,較去年同期增長21.04%。從被否原因來看,業績真實性、持續經營能力、關聯交易及內控問題等成為多數企業闖關資本市場的“攔路虎”。

業內人士認為,IPO被否數量的持續增加,反映了在穩步推進注冊制改革背景下的監管趨嚴,對上市企業質量的要求更高。同時也促進保薦機構扎實做好上市輔導、盡職調查、核查把關等基礎工作,強化投行業務執業過程的質量管控,推動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

在年內A股IPO被否的23家企業中,創業板被否企業14家,占比60.87%;主板被否企業8家,占比34.78%。值得注意的是,北交所也首現被否企業。分行業來看,專業設備制造業被否企業最多,共有5家。從被否原因來看,有10余家公司被問到業績真實性及持續經營能力。此外,內控制度的規范性、關聯交易等也成為監管考量的重點。例如,證監會發審委在對青蛙泵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青蛙泵業”)問詢的主要問題中,便提到其相關收入的真實性及合理性。青蛙泵業以經銷模式為主,發審委要求公司結合市場及同行業可比公司,說明收入增長趨勢是否合理;公司對經銷商管理、進銷存等內部控制情況,是否能夠有效了解經銷商的庫存與終端銷售實現情況,經銷收入是否真實實現等。(鐘 正)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