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技 > 正文

東北地區將迎較大范圍降雨,對作物發育是喜是憂?

2021-08-25 10:38:00來源: 中國氣象報社  

秋糧產量占全年糧食產量的7成多,是奪取全年糧食豐收目標的關鍵。這其中,東北地區糧食總產量占到全國秋糧比重超過1/3,可謂秋糧的“主陣地”。根據近日農業農村部消息,今年全國秋糧面積增加,長勢總體良好,豐收有較好基礎,但關鍵要抓好農業防災減災,確保秋糧豐收。

根據氣象預報,在東北冷渦的持續影響下,8月24日至26日東北地區將迎來一場較大范圍的降雨。這場降雨對東北地區關鍵時期秋糧生產有什么影響?未來一段時間東北地區還需重點防范哪些高影響天氣?記者采訪到國家氣象中心生態和農業氣象中心正研級高級工程師延昊,就此進行分析解讀。

未來三天東北地區這場雨有多大?對于作物發育是喜是憂?

未來三天,受東北冷渦影響,內蒙古東部、東北地區西部將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降雨量有10毫米至100毫米,上述地區局地或伴有雷暴大風和冰雹等強對流天氣。

目前遼寧中東部、吉林南部和黑龍江東部和南部土壤過濕,強降水會導致遼寧中東部和吉林南部農田土壤過濕加重或再次積水,局地強降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可能造成玉米等秋收作物倒伏。

建議大家做好防范,強降水過后及時疏通溝渠河流、排出田間積水,對出現嚴重倒伏的地塊進行科學補救,促進作物恢復生長。

延昊介紹,這次降水過程結束后,一直到8月底前,東北地區氣溫正常或略偏高,沒有明顯階段低溫,大部時段以晴雨相間天氣為主,水熱條件總體對秋收作物灌漿乳熟有利。

從目前來看,今年東北地區的“雨熱配置”狀況如何?

如果從常年平均氣象數據來看,東北地區東部相對容易受到“澇”的影響,東北地區西部則容易受到“旱”的困擾。而今年,降水量“東西不均”的狀況得到了很好的再配置——

過去一個月(7月25日-8月24日)里,遼寧大部、吉林東部和黑龍江東部降水接近常年或偏少3~5成,與上述地區降水偏少的狀況形成對比的是,東三省西部和內蒙古東部大部降水偏多3~8成。延昊介紹,8月24日—26日東北地區的降雨過程也大致延續了這種有利的降雨格局。

再從氣溫上來分析,7月25日-8月24日,東北大部地區溫度接近常年。延昊分析,這樣的水熱條件匹配整體利于作物生長發育。

在這種有利天氣形勢下,目前,東北地區一季稻處于抽穗開花至灌漿期,玉米大部處于吐絲灌漿至乳熟期,大豆處于結莢鼓粒期,長勢較好。大部作物發育期接近常年同期。

不過,延昊提醒,部分地區出現的階段性不利水熱條件。東北地區8月8日-17日氣溫持續偏低,大部地區較常年同期偏低1~2℃,黑龍江東部、吉林東北部偏低2~4℃,造成部分作物發育進程放緩,吉林東部局部開花期的水稻遭受冷害。

未來一段時間,東北地區秋糧生產需要重點防范哪些不利天氣?

根據中央氣象臺預報,未來一段時間,東北地區氣溫正常或偏高,東北地區中北部初霜偏晚,對秋收作物灌漿成熟及收獲有利;東北地區西部降水偏多,階段陰雨和農田濕澇不利于作物正常成熟和秋收,應加強防范。

延昊提醒,東北地區各地加強秋收作物后期田間管理,做好災害防御工作,促進作物充分灌漿和正常成熟;發育期偏晚地區積極采取促早熟措施,降低后期遭受早霜凍風險;降水偏多地區及時排澇散墑,同時防范局地漬澇以及大風、短時強降水等強對流天氣導致作物倒伏受災。水稻產區在冷空氣期間注意灌深水,夜灌晝排,適度曬田以提高水田泥溫,促進水稻恢復生長、提高灌漿速度。另外,各地注意加強作物灌漿期病蟲害的監測與防治工作。(盧健)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