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技 > 正文

“引江補漢”工程落地夷陵 助力提升南水北調供水能力

2021-09-16 14:48:29來源:三峽晚報  

日前,經國務院批準,“引江補漢”工程已在夷陵區正式落地,建成后,能夠顯著提升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的供水能力,助力流域實現聯通,夷陵區工程沿線工、農業及生活用水也能得到保障,生態環境與社會壓力將得到有效緩解。

“引江補漢”工程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后續水源,對于完善國家水網、優化水資源配置總體格局具有戰略意義。依據規劃,取水口位于夷陵區龍潭溪,出口位于十堰市丹江口市,夷陵區境內輸水線路向北經太平溪、鄧村、霧渡河、樟村坪等四鎮,全長約65公里,于樂天溪分水口分水。為確保工程的順利實施,夷陵水利人通過分水口,調整全區水利資源的分配,緩解時間、空間水系分布不均問題,減少水旱災害的防御壓力;補充東風渠水量,滿足夷陵東部地區鄉鎮工業、農業和城鎮生活用水需求,以水資源提升經濟發展上限;全程采用隧洞自流輸水,最大限度降低對生態環境影響,構建綠色水生態。

目前,夷陵區水利部門已組建兩個小組六個專班正在全區4鎮7個村內,開展輸水總干線工程施工占地、棄渣場占地、實地人口、房屋和土地的調查測量。預計本月底將全面啟動范圍內的現場調查工作。

【延伸閱讀】

“引江補漢”工程指用長江之水來填補漢江,緣于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上馬。

工程旨在從長江干流中開挖一條人工運河,向其第一大支流漢江“補水”。主要任務是滿足漢江興隆以下生態環境用水、河道外灌溉、供水及航運需水要求。

輸水總干線取水口位于長江三峽庫區左岸龍潭溪,出口在丹江口大壩下游漢江右岸安樂河口,途經宜昌、襄陽和十堰,計劃施工總工期為108個月。

工程建好后,每秒200個流量的長江水流,將從丹江口市三官殿辦事處套口橋流出,源源不斷地注入壩下的漢江。(鄭嵐)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