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技 > 正文

北京冬奧會日益臨近 綠電輸送主通道完成“體檢”

2021-10-02 18:58:32來源: 科技日報  

10月1日凌晨1點20分,隨著北京延慶-中都換流站正負雙極換流閥解鎖成功,直流系統恢復運行,北京冬奧會綠色電能輸送主通道——張北柔性直流工程經過首次年檢后順利帶電運行。至此,來自張北的清潔能源再次入京,為即將到來的北京冬奧測試賽和北京2022年冬奧會及冬殘奧會100% 綠電供應提供強力支撐。

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介紹,隨著北京冬奧會日益臨近,作為北京冬奧綠色電能輸送主通道的張北柔性直流電網開展投運以來的首次年檢,這也是北京冬奧開幕前唯一一次全面“體檢”。其中,北京受端換流站±500千伏延慶換流站自9月10日開始年檢,來自全國39家參檢單位的近600名電力檢修人員,37輛作業車,分赴25個作業面,開展7865項例行檢修試驗、9項特殊性檢修、27項重點檢查驗證、16項隱患治理,有效確保站內設備安全穩定運行。

張北柔性直流電網工程是助力國家“雙碳”目標實現的重大標志性工程,也是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工程,創造了12項世界第一。張北柔直電網由張北、康保、豐寧和北京4座換流站和666公里的輸電線路組成,2020年6月正式投運,將張北新能源基地、豐寧儲能基地與北京負荷中心隔空“牽手”,每年可向北京電網輸送約140億千瓦時清潔能源,約占北京年用電量的十分之一,助力北京冬奧場館在奧運史上首次實現100%清潔能源供電。

為了高質量、高效率完成此次年檢,在國網公司統一部署下,國網北京電力歷經10個月精心籌備,統籌協調推進各項任務。

“我們不僅要給全站設備進行‘體檢’,還要給它們‘治病’,平均每天要完成350多項檢修項目,大到451噸的換流變,小到一根頭發絲細的光纖,我們都要進行細致的檢查,確保設備健康水平達到最優”。國網北京電力柔直調相機運檢中心副主任趙璧介紹。

此次年檢,國網北京電力還首次在現場使用了閥塔防塵罩、電子圍欄,創新研制了換流閥放電桿,全力解決現場作業的難點和痛點,切實提升了安全管控水平和檢修質效。檢修人員還通過使用內窺鏡、利用高倍清晰彩色鏡頭,將觀察到的缺陷及損傷部位反饋到終端,進行凍結、錄像、放大、分析、測量等處理,提高對缺陷判斷檢測的準確性。檢修中還運用了鷹眼無人機開展設備智能巡檢,高清攝像頭能夠對構架上的金具、母線、絕緣子、避雷器、套管等高空設施存在的問題拍照留底,也能夠對日常肉眼及攝像頭無法近距離監控的設備盲區作一次大檢查,并根據檢查結果逐項進行隱患排查。

位于換流站閥廳的柔性直流換流閥是延慶換流站的“心臟”,創造了多項世界第一,是新型電力系統中交流電與直流電靈活轉換的核心,24座閥塔共有3168個子模塊、26000多個水管接頭、1500多個主通流回路接觸面和7606根光纖,風電、光伏等綠色電能通過直流線路匯集到這里,通過換流閥轉變為常用的交流電。

國網北京電力柔直調相機運檢中心周凱解釋,為了確保綠電可靠傳輸,換流閥在運行過程中設計了一定的冗余度,個別子模塊若發生故障則自動退出隊列,不影響整體方陣的陣型和節奏。他介紹,年檢期間,檢修人員要對換流閥子模塊進行細致的功能檢測,并對故障旁路的子模塊進行更換、分析、處理。(瞿劍)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