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財經 > 正文

85后買走一半老年保暖內衣 多個保暖內衣種草貼點贊過萬

2021-12-18 17:05:44來源:金陵晚報  

一家網購平臺數據顯示,寒潮來臨前,年輕人紛紛準備取暖衣物,95后、85后買的老年保暖衣物銷量占比62%,近50%的老年保暖內衣被85后(26-35歲消費者)買走了,近四分之一的老年羊絨衫被95后(18-25歲消費者)買走了。

“我宣布,本南京人向保暖內衣投降。”90后白領王琦曾經是堅定的“拒絕秋衣派”,如今也逃不過“真香定律”。她告訴記者,往年冬季她是堅決不穿保暖內衣的,覺得“太土了”“還厚實,尤其是秋褲,穿上后感覺自己腿粗了一圈”,可今年她買了兩套保暖內衣,“馬上就三十了,不能再靠抖啦。”

16日,93年的小馮則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昨晚看到消息要降溫,今早給我媽打電話問她要不要保暖內衣,我一起買了。果然長大了,不知不覺中我和媽媽的角色互換了。”獨自在南京工作的小張前幾天也給自己和家人各買了兩套保暖內衣,“以前從來不穿秋褲,現在只要稍微冷一點,秋衣秋褲必須安排妥當。這次買了加絨的,預備著再降溫就穿。”

記者在某平臺搜索“保暖內衣”后看到,銷量前幾位的商家月銷分別顯示為7萬+、6萬+、5萬+。而在某分享平臺,多個保暖內衣種草貼點贊過萬。

線上銷售火熱,線下熱度也不小。南京三山街附近某內衣專賣店老板則告訴記者,幾年前保暖內衣多是中老年來買,年輕人則多偏愛可愛的珊瑚絨睡衣、家居服。“現在很多年輕人也會在購買內衣、睡衣的時候,買保暖內衣了。而且年輕人不僅給自己買,還會為父母添置,經常一買就是好幾件。”

從“年輕人誰穿秋衣呀”到“買走市場上一半的保暖內衣”,年輕人的愛并非無緣而起。采訪中,記者注意到,很多00后還沒走上工作崗位,便已經開始研究自己的“養生修煉手冊”。大二的小錢每天帶著保溫杯上課、泡圖書館,杯子里枸杞、菊花、紅棗等輪換著來。“我準備讀研、讀博,以后努力鉆研學術,那必須有個好身體呀。”

近日,某研究院發布的《90后養生指南》報告也顯示,超過九成的90后年輕人都在養生,這也意味著10個90后,有9個都在養生,僅有4%的90后不在意養生。

養生成了追求,那么保暖問題自然也引起了年輕人的關注。如何趁機打開年輕消費者市場?不少保暖內衣商家將關注點聚焦到了款型設計上。記者在電商平臺搜索發現,不少商家在售賣時紛紛打出“親膚”“緊身”“無痕”等標簽,還有不少新名詞,如“肌底衣”“熱皮”等。對年輕消費者來說,“大紅秋褲襪里塞”等傳統保暖衣物的形象也已成為過去式,身上穿的保暖內衣雖然“不顯山不露水”,但仍要注重“看不見的精致”。

DT財經今年6月發布的《2021青年消費調查報告》中提到,如今影響年輕人消費決策的核心要素,在于年輕人是否需要這件商品,以及商品是否能夠帶給消費者更好的使用體驗。聚焦到保暖內衣,如能既滿足年輕消費者保暖保命的需求,又輕薄貼身,年輕人自然更愿意買單。

根據網購平臺數據顯示,科技保暖、無尺碼保暖、高端面料保暖商品銷售表現尤其亮眼; 某品牌保暖類產品成交額同比增長3.6倍,含蠶絲及氨基酸的保暖類商品成交額同比增長5倍,羊絨蛋白面料保暖類產品成交額同比增長6.2倍,防靜電功能保暖類產品成交額同比增長7倍。(張安琪)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