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財經 > 正文

2022年北京商業新趨勢“劇透” “千、百、十”計劃鼓勵本地電商企業成長

2021-12-29 08:37:32來源:北京商報  

北京商業的政策走向,關乎每一位消費者的選擇以及眾多商業企業的轉型效果。12月28日,由北京市商務局指導,北京日報報業集團與北京市商業聯合會共同主辦,北京商報社承辦的2022北京商業品牌大會暨2021年度(第十七屆)北京十大商業品牌揭曉活動在云端舉行。直播中,北京市商務局副局長郭文杰在接受《北京商報》專訪時,總結了2021年北京商業新成果,并且“劇透”了2022年北京商業新趨勢。

1.5萬億

北京社零額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2021年,北京消費市場取得可喜成績。郭文杰表示,北京消費規模不斷擴大,預計2021年社零額將達1.5萬億元,較2020年實現兩位數增長,同時消費規模恢復至2019年疫情前水平。

北京社零額增長離不開商品、服務的優化。2021年,北京的16家商場完成了升級改造,22個商圈完成了提質升級。國貿商圈、三里屯商圈國際化水平在不斷提高,SKP單店的銷售規模將突破200億元。環球影城落地開業,帶動了外來消費超過15%,國際化品牌也在加速集聚。前三季度落地了696家首店,其中國際化品牌超過了100家。

同時,北京市開展了生活性服務業數字化升級行動,依托美團建立數字化體系,提升餐飲商戶數字化運營能力。大數據顯示,升級行動開展以來,近6000家商戶單周交易額較升級行動開始前增長了近25%。在生活服務業網點數字化方面,發布生活服務業網點動態地圖,對全市線上基本便民商業網點和6000多個社區(村),從消費、供給、便利性等維度動態監測,可以更精細地規劃全市便民生活服務業務。

郭文杰指出,數字經濟是北京的優勢,也是北京的未來,未來將牢牢地把握北京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重要機遇,全力實施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數字消費創新引領行動,整合新基建、新場景、新供給、新生態等關鍵要素,全力構建數字加消費的新范本,為總消費提升持續賦能。

9萬個網點

織密便民商業網

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消費回歸社區,北京的便民商業設施不斷完善。郭文杰指出,北京便民商業網點保有量已經達到了9萬個。百萬人擁有連鎖便利店(社區超市)現在已經從去年的282個提升到了今年的310個,市民的生活方便性、便利性得到了滿足。

北京的便利消費短板正在補齊。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21中國城市便利店發展指數”指出,截至2020年,北京已連續三年躋身“便利店數量增長率”排行榜的前三位。其中,北京在2019年以21.62%的增長率排名第二,僅次于西安。

通過近幾年的發展,北京已不再是大家眼中的“便利店荒漠”。這背后,又與新型便利連鎖企業在北京的積極布局密切相關。以便利蜂為例,通過查詢便利蜂App“查找門店”里的公開信息,便利蜂在北京的門店數已接近1000家。根據公開資料,便利蜂于2017年在北京線下開出第一家店。截至目前,便利蜂已逐步在全國20多座城市拓展并開設了超2000家門店。

對于商業企業來說,既是優化服務體驗的商機,也是開拓社區業務的商機。京東旗下七鮮超市總裁鄭鋒表示,未來,七鮮門店將主要扎根在京津冀和大灣區兩大區域,并重點開展供應鏈建設、效率提升和團隊能力提升等重點舉措。在北京地區,穩健節奏加快開業步伐,爭取成為北京市民最喜愛的生鮮美食全渠道超市。

“千、百、十”計劃

鼓勵本地電商企業成長

背靠巨大的消費市場,北京成為不少電商平臺爭相布局的“要地”,北京也將培育本地電商平臺。郭文杰指出,今年1-10月,北京的網上零售額約為4128億元,同比增長了22.8%,高于全國8.2個百分點,占社零總額比重達到了34.5%,占比創歷史新高。網上零售已經成為拉動北京消費增長的新動力。

郭文杰表示,北京市將從增量、擴基、培新三個方面著力,進一步加快“互聯網+流通”體系建設,推動北京市傳統零售企業布局線上線下全場景,實現全業態聯動,使網上零售額進一步增長。同時,2022年,北京將再培育2-3家千億級的電商企業,培育3-5家百億級的企業、30-50家十億級的企業,通過“千、百、十”計劃為北京平臺經濟、電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郭文杰透露,電商培新的方向在于“跨境電商”,加快消費回流。近日,王府井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目前已經成立了北京王府井免稅品數字零售有限責任公司,積極開展跨境電商業務各項準備工作。

跨境電商市場的紅利依舊。易觀高級分析師陳濤指出,中國的法律、政策在向跨境電商傾斜,行業基礎設施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目前我國跨境電商海外倉數量已超1800個,去年一年增速就達80%,面積超1200萬平方米。近年來,中國海外倉建設發展非常快,目前超過1800個海外倉分布在俄羅斯、日本、美國、韓國等國家和地區。(王維祎)

·論壇亮點·

數字驅動企業轉型《2021北京商業發展藍皮書》發布

北京商報訊(記者劉卓瀾)作為2022北京商業品牌大會暨2021年度(第十七屆)北京十大商業品牌揭曉活動的重要內容,《2021北京商業發展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也正式出爐。

今年的藍皮書以“開啟數字新生活”為主題,對九大行業及七家企業進行了詳細分析,從多角度、多業態來呈現數字經濟帶來的新活力。

眼下,北京商業的數字化可以用便捷、提速、增收和溫度四個關鍵詞來形容。根據《藍皮書》調查內容顯示,90%的商場借助了數字手段,智慧停車、掃碼支付已成為商場標配;在物流行業,今年的快遞量有望突破1000億件,頭部快遞企業的自動化投入已經十分成熟;在家居行業,數字化進程的加快,可以讓消費者足不出戶一站式搞定裝修。

不過,雖然數字化已經普及,但部分行業仍需找準新方向。《藍皮書》顯示,物流和電商行業的數字化發展十分迅速,也拉動了消費的增長,但實際上,實體商業的數字化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調查顯示,大部分線下餐企和商超采用的多為第三方數字化平臺,數字化的程度不夠深入,容易對企業造成信息落后現象。

同時,家政行業和老字號在數字化的發展上更具前景。據悉,北京有6000多個社區已經覆蓋了消費、供給、便利性等維度動態監測,通過大數據分析來拉動生活服務業的轉型升級。此外,約七成的北京老字號已實現觸網銷售,約五成的北京老字號企業開通線上直播并取得成效。

此外,《藍皮書》中還涵蓋了眾多企業一把手和行業專家對數字化的解讀。報告中指出,經濟加速發展之下,數字化成為了企業刺激消費的有利推手。企業發力數字化對于自身業務能夠找到新的發力點,并且數字化比重仍在不斷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歷屆的北京商業高峰論壇都會邀請眾多商業大咖,對年度商業發展新趨勢展開思想碰撞與觀點爭鳴。與往年不同的是,本屆活動在延續高峰論壇的基礎上,創新性地推出了“金鼎茶話會”的全新IP。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