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財經 > 正文

央行降息如期而至 LPR為何“雙降”?

2022-08-24 08:20:46來源:城市金融報  

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降息如期而至,“雙降”!

8月22日,中國人民銀行官網公布的1年期LPR為3.65%,5年期以上LPR為4.3%。其中,1年期LPR較上月下降5個基點,與房貸密切相關的5年期以上LPR則下調15個基點,力度超出市場預期。

那么,央行為何非對稱降息?房貸月供又能減少多少?

為何雙降

央行數據顯示,7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7561億元,比上年同期少增3191億元;人民幣貸款增加6790億元,同比少增4042億元。在不少分析人士看來,這反映出有效需求仍未完全恢復。

從目標來看,此次LPR非對稱且大力度的調整,對刺激社會中長期需求,拉動下半年經濟增長具有直接的作用。中泰證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師楊暢指出,前期下調政策利率(公開市場逆回購利率和中期借貸便利利率),主要是針對7月相對偏弱的經濟數據、金融數據,進一步釋放穩信用、穩經濟的政策意圖,傳導至LPR下行,通過降低貸款利息,降低融資成本,從資金供給端穩經濟的意圖較為明顯。

8月1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完善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發揮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指導作用,支持信貸有效需求回升,推動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和個人消費信貸成本。

作為政策利率,MLF利率的下調與LPR下降有著顯著的聯動效應。8月15日,人民銀行開展4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和20億元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均下降10個基點,分別降至2.75%、2.00%。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認為,7月社融、信貸數據超預期回落,企業、居民信貸需求低迷,主要反映了預期轉弱背景下實體融資需求不足的問題。當前經濟基礎難言穩固,這是降息的前提。而寬信用需要降成本支持。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和個人消費信貸成本有助于提升企業投資需求和增強居民消費意愿,進而擴大社會有效需求。

從政策動機來看,下調LPR意在提振市場信心,特別是居民對于房地產市場的信心。但從實際出發,當前經濟受周期性、結構性,以及心理預期等復雜因素影響,寬松的貨幣政策還需其它宏觀政策綜合發力,才能發揮協同效應。首套房最低利率可到4.1%

按照央行規定,個人房貸借款人和貸款銀行可協商選擇利率重定價(通常周期最短為1年),每次利率重定價時,定價基準調整為最近一個月相應期限的LPR。

數據顯示,2021年12月和今年1月,央行先后將一年期LPR下調了5和10個基點,隨后一直持穩在3.70%;五年期品種在今年1月下調5基點后,又在5月單獨下調了15個基點至4.45%。

值得注意的是,5月15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發布了關于調整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通知明確,對于貸款購買普通自住房的居民家庭,首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限調整為不低于相應期限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減20個基點。二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政策下限按現行規定執行。

這意味著,按照8月22日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那么首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限幅度可至4.1%。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此次降息符合預期,此前MLF降息,使得大家對于此次降息動作不會意外。但降息15個基點,略超出預期,充分說明進一步降低中長期資金成本的導向和迫切性。

那么,8月LPR下調對房地產具體有什么影響:

第一,房貸利率下調空間增大。在2020年8月份的時候,很多銀行都集中將存量房貸批量轉化成LPR。采用LPR定價模式之后,房貸利率會隨著市場貸款利率水平的波動而波動,如果LPR下降了,對應的房貸利息也會跟著下降。

第二,存量購房者到2023年才能開始減少利息。

轉化成LPR定價模式之后,房貸一般會一年調整一次,至于調整的日期是多少,不同銀行規定不一樣,有的銀行是在合同簽署日調整,但大部分銀行則是從新一年的第1月份開始調整。這意味著2023年1月份,很多人的房貸將會迎來新一輪調整周期。

第三,對新購房者而言,降息利好更直接。據計算,如以商貸額度100萬元、貸款30年、等額本息還款方式計算,此次LPR下降15個基點,月供將減少約90元,累積30年月供減少3.18萬元。專家:不排除再次降息可能

央行在7月份發布的《中國區域金融運行報告(2022)》中指出,下一步要繼續深化LPR改革,完善LPR報價機制,不斷提高LPR報價質量,使中央銀行政策利率通過市場利率向貸款利率和存款利率的傳導更加順暢。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在后期美聯儲加息節奏有所放緩、“以我為主”的政策基調下,不排除再次降息的可能。三季度降準的概率不高,但若四季度房地產融資有所改善,寬信用進程加快,在結構性流動性短缺框架有所恢復的情況下,為給銀行體系提供長期流動性、進一步降低負債成本,也不排除會適時進行0.25個百分點的小幅降準操作。

至于未來進一步降息的可能性,李迅雷表示,貨幣政策進一步放松的空間還是有的,主要看接下來房地產銷售能否明顯改善。如果居民收入和投資預期仍然偏弱的話,可能需要繼續下調房貸利率。實現的方式不一定是調降政策利率,也可能通過壓降存款利率、降準等手段。

光大證券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表示,按揭利率對5年期以上LPR基準錨的敏感性已大幅減弱,需要適度提升按揭利率對基準錨的敏感度,避免出現過度壓降點差,進而造成后續長期貸款重定價風險加劇的困境。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未來央行或繼續從存款利率市場化著手,通過進一步降低銀行負債端成本來打開LPR下調空間,從而達到刺激實體部分融資需求的目的。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存款利率或將進一步下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商業銀行的負債端成本壓力。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預計,未來宏觀政策將繼續保持穩增長取向,國內物價走勢整體可控,海外央行政策收緊步伐趨于放緩,LPR報價還有一定下調空間,其中5年期LPR報價將延續更大幅度下調勢頭。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