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財經 > 正文

布局“專精特新”新藍海 工銀理財推出首只主題理財產品

2022-09-27 10:08:48來源:城市金融報  

近日,工銀理財推出首只“專精特新”主題理財產品。隨著該只理財產品的推出,銀行理財市場“專精特新”主題理財產品在不斷擴容。當前這些理財產品表現如何?要做好該類產品的發行,銀行理財公司需從哪些方面發力?

銀行理財公司正逐步拓展理財產品資源,布局新興領域主題理財產品。

近日工銀理財推出首只“專精特新”主題理財產品,并已開啟募集。隨著工銀理財該只理財產品的推出,目前理財市場“專精特新”主題理財產品已增至24只。

工銀理財推出首支“專精特新”主題產品

在國家大力扶持“專精特新”企業的背景下,銀行理財公司也在積極探索布局“專精特新”新藍海。近日,工銀理財推出首只“專精特新”主題理財產品——“工銀理財·鑫尊利私銀尊享專精特新競爭力優選固定收益類18個月定期開放式理財產品”,目前正處于募集期。

據了解,“鑫尊利私銀尊享專精特新競爭力優選理財產品”募集資金主要投資于科創領域優質企業的債券、股權、非標準化債權等資產,以實現對“專精特新”企業金融支持。該只理財產品屬于固定收益類理財,風險等級為PR3中級。

對于產品的具體配置策略,工銀理財相關負責人介紹,“鑫尊利私銀尊享專精特新競爭力優選理財產品”以固定收益類資產為組合基礎資產,通過配置權益類資產增強收益,配置衍生品緩釋市場風險。具體來看,固定收益類資產部分,通過配置包括科創等領域的優質企業的高等級信用債和高收益的ABS、ABN、優先股等項目類資產,可以獲得穩健的基礎收益。權益類資產配置比例是0-20%,可以通過倉位控制等手段,有效降低風險暴露。此外,在投資策略上,采用類CPPI(固定比例投資組合保險策略),以動態平衡產品凈值、安全墊和權益風險敞口。

據了解,目前“鑫尊利私銀尊享專精特新競爭力優選理財產品”僅面向私人銀行客戶銷售,產品認購起點金額為20萬元,業績比較基準為4.15%-5.15%。

談及工銀理財首只“專精特新”主題理財產品僅面向私人銀行客戶發行的原因,易觀分析金融行業分析師楊玲表示,該類主題理財產品風險承受能力要求較高,傳統理財客戶對產品有著穩定收入、低波動的需求,對“專精特新”等新主題、新概念的了解程度有限,工銀理財通過限制投資門檻篩選風險承受能力高的投資者,有利于產品的穩定運作。

隨著工銀理財該只理財產品的推出,理財市場“專精特新”主題理財產品也不斷擴容。中國理財網顯示,截至目前,“專精特新”主題理財產品共有24只,除工銀理財外,中銀理財、交銀理財、招銀理財均有相同主題理財產品發行,其中,中銀理財共發行了21只,交銀理財、招銀理財則各發行了1只。

在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師劉銀平看來,銀行理財公司發行“專精特新”主題理財產品,一方面可以豐富產品系列,讓投資者從“專精特新”企業的快速發展中獲取收益;另一方面可以對“專精特新”企業提供長期穩健的資金支持。

應提升資產配置及投研能力

“專精特新”企業是指具有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發展特征的企業,而“小巨人”則是其中的佼佼者,《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報告(2022年)》顯示,截至2022年9月,工信部培育了四批共計8997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帶動全國范圍認定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4萬多家,入庫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1萬多家。

楊玲認為,“專精特新”企業呈現鮮明小盤成長屬性,發展質量高,潛在投資回報率高,因此理財公司推出“專精特新”主題理財產品趁勢而起,聚焦“專精特新”企業成長紅利。

不過,由于“專精特新”企業具有高成長性對應的投資風險也相對較高。楊玲表示,“專精特新”企業除了具有高成長屬性,也存在未來發展高度不確定和高風險的特征,因此,當市場波動時,主題理財產品收益也會受到影響。尤其今年資產市場避險情緒加劇導致成長板塊遭受重挫,給“專精特新”主題基金的發展帶來考驗,部分主題理財產品也出現“破凈”的情況。

從已發行的“專精特新”主題理財產品來看,目前該類理財產品主要以混合類為主,產品風險等級為中級以上,在實際產品運作中,凈值波動普遍較大,不少理財產品仍處于“破凈”狀態。其中,交銀理財的“專精特新”主題理財產品凈值在8月中旬出現下滑,至8月31日,已由初始凈值1降至0.9978,近期雖有所回升,但截至9月14日仍處于“破凈”狀態,單位凈值為0.9999。中銀理財的多只“專精特新”主題理財自年初開始凈值出現下滑,4月逐步回升,不過目前也處于“破凈”狀態,例如,截至9月15日,中銀理財-專精特新啟航打新策略混合類(封閉式)202101、中銀理財-專精特新啟航打新策略混合類(封閉式)202104兩只產品的單位凈值分別為0.9858、0.9816。

劉銀平認為,“專精特新”企業的資信一般要弱于在主板上市的企業,且股價波動也要更大,而“專精特新”理財產品大多為混合類產品,權益類資產配置比例在20%以上,凈值資產波動較大,今年股市整體表現不佳,產品“破凈”現象較為常見。

對于未來“專精特新”主題理財產品的發行趨勢及建議,劉銀平認為,“專精特新”企業具備投資價值,未來預計會有更多理財公司發行這類理財產品,不過受投資者風險偏好約束,這類產品的發行數量及規模不會太大。與提升產品收益率相比,投資者更看重的是產品的凈值穩定性,銀行理財公司在資產配置方面要謹慎,在考察企業經營狀況、發展潛力等方面需要投入較大精力。同時,需要進一步加強投研團隊的建設,細分投資領域、深入挖掘新興領域的投資價值。

(李海顏)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