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財經 > 正文

國家標準委等六部門聯合印發《氫能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3版)》今年上半年氫能行業上市公司盈利情況分析

2023-08-10 18:10:05來源:互聯網  

國家標準委等六部門聯合印發《氫能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3版)》

近日,國家標準委與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生態環境部、應急管理部、國家能源局等部門聯合印發《氫能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3版)》。這是國家層面首個氫能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建設指南。

首個氫能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出臺 專家:標準統一對于行業規范發展意義重大


(相關資料圖)

《指南》系統構建了氫能制、儲、輸、用全產業鏈標準體系,涵蓋基礎與安全、氫制備、氫儲存和輸運、氫加注、氫能應用五個子體系,按照技術、設備、系統、安全、檢測等進一步分解,形成了20個二級子體系、69個三級子體系。

中關村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創新產業聯盟秘書長盧琛鈺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指南》是我國《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2021-2035)》(下稱《規劃》)規劃任務的分解和呼應。在氫能產業1+N 政策體系中,《規劃》是1,而《指南》則是N分之一,也是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主管部門落實《規劃》的應有之義和應盡職責。多部門聯合發布《指南》,確定出未來三年氫能產業標準化工作的重心,既是表明各部門支持氫能產業發展、細化和補齊政策的態度,同時也是產業發展的風向標。

據悉,我國目前已經初步建立氫能產業標準體系,發布和正在制定中的國家標準近150項,已發布的行業標準近50項,其中以2008年成立的全國氫能標委會、全國燃料電池及液流電池標委會歸口標準為主,還包括汽車、氣瓶、鍋爐壓力容器、氣體等標委會歸口的部分標準。除此之外,還有相關的地方標準和團體標準約150項。

“此次發布的《指南》,從體系框架來說,包括了全產業鏈,但從三年內擬制定的30項重點標準,以氫能標委會為主,兼顧其他標委會部分重要標準;以國行標為主,未涉及團體標準和地方標準,而有些技術領域和應用方向,比如液氫和液氫重卡、氫能叉車等,在氫能產業的先行地區很快就會有標準化的需求,可能需要團體標準先行先試,地方標準先行規范,最終也還需要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統一規范。” 盧琛鈺表示。

他認為,《指南》主要還是指明方向,確定當前標準研制的重點,吹響了氫能標準化工作三年攻堅的號角,也一定程度上顯示了國家部委對于支持氫能產業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盧琛鈺說,標準化工作有三方面的重要意義,一是規范行業發展,尤其是產業化初期,很多環節技術和產品還處于不斷完善,各類示范和應用項目開始啟動,測試、評價尺度未必統一,也難免會存在泥沙俱下、魚龍混雜的情況,標準的統一對于行業規范發展意義重大;二是引領行業發展,新的產業發展過程中,新技術不斷涌現,產品也不斷迭代,科技與標準化如能協同發展,對于新技術的推廣和各類項目技術路線的選擇,也具有引領和指導的作用;三是支撐行業發展,尤其是五大城市群的示范,需要標準來支撐產業的健康發展和商業化的形成,而氫從危化品到能源產品,也還有很多政策性的堵點,也需要標準的突破來帶動政策的調整,支撐產業快速發展和商業化推廣。

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中國氫能行業深度分析及發展研究報告》統計分析顯示:

今年上半年氫能行業上市公司盈利情況分析

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8月9日76家氫能行業上市公司披露了2023年上半年業績預告,31家公司業績預喜,占比逾四成。其中,10家公司2023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有望同比翻番。

估值方面,截至8月9日,氫能板塊最新動態市盈率為20.16倍,65只概念股最新動態市盈率低于板塊整體估值水平,占比逾三成。劉有華表示,氫能板塊經過近期回調后,當前板塊估值處于較低位置,板塊存在反彈需求。

機構對氫能行業上市公司關注度上升

7月份以來,機構對氫能行業上市公司的關注度逐漸上升。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8月9日,7月份以來共有36家氫能行業上市公司獲得機構調研,其中,科新機電期間參與調研的機構數量最多,達到128家,九豐能源、寶豐能源、凱美特氣、方盛股份、英威騰等5家公司期間也均受到30家及以上機構扎堆調研。

未來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和投資機會在哪?欲了解更多關于行業具體詳情。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