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IT資訊 > 正文

火中取栗?激進華爾街投資人已在悄悄買入俄羅斯企業(yè)債

2022-03-04 19:46:50來源:財聯(lián)社  

財聯(lián)社(上海,編輯 史正丞)訊,隨著歐美國家不斷擴大對俄羅斯的金融制裁,全球市場對俄羅斯相關的股票和債券唯恐避之不及。但就在市場極度厭惡風險的當下,一些華爾街的投資者卻悄悄買入了大幅折價的俄羅斯企業(yè)債。

根據美國當地媒體周四晚間報道,高盛、摩根大通近幾日一直在買入與俄羅斯企業(yè)有關的債券,此外還有一些專門抄底高風險企業(yè)債的對沖基金也盯上了這個機會。需要說明的是,華爾街大行主動購買債券通常是因為有客戶要求他們這么做,也不排除投行有信心能找到現成的買家。

雖然華爾街金融資本早就習慣于“在危機中掘金”,但在西方國家不斷泛化對俄制裁的背景下,買入相關資產也會給投資人帶來潛在的聲譽風險。

親身經歷1998年俄羅斯金融危機的資深衍生品交易員Athanassios Diplas解讀稱,一系列制裁的目的就是讓這些資產無人問津。雖然并不認為在壓力環(huán)境下尋找套利機會是一個錯誤,但現在的情況和1998年很不一樣。

據知情人士透露,高盛目前主要問價的是礦業(yè)公司耶弗拉茲、俄羅斯天然氣工業(yè)股份公司和俄羅斯鐵路公司在未來兩年內到期的債券,同時也對俄羅斯主權債提出了報價。摩根大通則告知客戶在周四共交易了價值2億美元的俄羅斯和烏克蘭國債,其中也包括客戶要求賣出的部分。

Abrdn新興市場投資經理Viktor Szabo介紹稱,目前俄羅斯美元債正處于高度折價的狀態(tài),主要原因是賣家的心態(tài)是無論如何都要擺脫這一塊資產。根據Advantage的數據,一筆俄羅斯2026年到期的國債,到本周三時只能以票面價值的20%進行交易。

需要說明的是,目前美國政府并未禁止二級市場交易包括國債在內的俄羅斯債券,所以華爾街銀行的行為并不觸犯任何法律或限制,最大的風險仍然是企業(yè)無法按時還本付息。

對于絕大多數金融市場參與者而言,在地緣局勢和制裁進展都存在高度不確定性的當下,保持謹慎仍是主流態(tài)度。Baillie Gifford資管經理Sally Greig表示,由于聲譽風險以及清算和執(zhí)行交易中存在的困難,越來越多的機構正在避開這類資產,眼下并不是一個典型的困境投資場景。

根據ICE的數據,綁定俄羅斯國債的信貸違約掉期(CDS)本周反映出五年內違約的概率達到65%,一年內即出現違約的概率也達到40%。由于俄羅斯目前獲得外匯的能力劇烈下降,這也可能限制相關債務人支付利息的能力。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