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IT資訊 > 正文

元宇宙搜索第一人?這位谷歌系創業者,掀起元宇宙新風暴

2022-03-18 09:47:01來源:獵云網  

【獵云網(微信:ilieyun)北京】3月18日報道(文/林京)

二十余年前,由硅谷開發的網景網絡導航者瀏覽器Netscape宣布可被任何人下載應用。作為Mosaic的繼任者,它很快就成為PC端廣受歡迎的瀏覽器。

1994年,第一代真正基于互聯網的搜索引擎Lycos誕生,以數據爬取為主的搜索引擎開始走入大眾視野,其主要競爭對手是Yahoo。兩年后,Lycos創造了納斯達克歷史上最快的IPO,以首日3億美元的市值成為第一個上市的搜索引擎公司。

互聯網蓬勃發展的同時,資訊信息內容變得龐雜、臃腫,網民從海量的信息中查找到有價值的信息,更加困難。搜索引擎逐漸成為網民使用網絡的主要入口之一。

與此同時,搜索產品也促進了整個Web生態的蓬勃發展。

以歷史為尺來參考,Qury創始人鄭偉認為,2022年,在元宇宙發展初期,正需要一款類似Lycos的搜索產品出現。

鄭偉在搜索引擎行業“逐夢”十余年,用他的話說,“成年以后,人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做這一件事”。

對于搜索行業,他一直抱有很高的期望,但躬身行業十余年間,他發現搜索行業存在的一個問題是,在Google誕生的23年間里,搜索產品再未出現較大的突破和變化。

“可能今日頭條系列產品的出現,算是搜索產品的一次較大改變,從主動搜尋變為千人千面的被動搜尋。但如當年‘搜索產品促進整個Web生態蓬勃發展,從2000個網站發展到今天20億個網站’的現象,再也沒有出現過?!?/p>

根據智研咨詢發布的《2022-2028年中國搜索引擎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市場分析預測報告》的數據顯示,預計到2028年,全球搜索引擎市場規模將突破4000億美元。搜索行業不僅是風口,放眼全球,伴隨著元宇宙等新型互聯網的興起,搜索產業鏈將會是一個萬億級體量的市場。

作為技術出身的創業者,鄭偉對元宇宙與搜索引擎將如何協同發展,充滿期待。

走出谷歌,做出“搜索”的第三次抉擇

2004年,Google、慧聰、百度等搜索門戶迅速崛起,搜狐、雅虎等搜索門戶網站重新加入搜索引擎的博弈中。互聯網成立以來的第三次浪潮,由搜索引擎點燃了。

也是在這一年,在大學實驗室里,鄭偉開始做關于搜索引擎的各種實驗,并定期參加到一些專業的信息檢索評測比賽之中。

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由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舉辦的比賽,這也是被公認為世界范圍內最權威的搜索測評比賽。當時,在導師的鼓勵下,正在讀博士二年級的鄭偉參與其中,從設計搜索算法、開發系統、實驗和迭代,鄭偉一個人“單槍匹馬”全部搞定,在最后評測中,他所開發的系統在其中一個核心任務中包攬了第一名到第三名。

參賽之后,鄭偉才知道,其他參賽選手都是以團隊形式報名參賽并協作研發。

無論是在實驗室里,還是比賽,不同形式的碰撞與交流,讓他對自己的專業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

從大三下半學期開始到博士畢業,再到進入谷歌工作,十余年時間里,鄭偉把絕大部分生活和工作的時間都貢獻給了“搜索”,專注于這一件事情之中。

進入谷歌之后,擺在鄭偉面前有兩個重要選擇——一是Web搜索組,主要負責PC端搜索內容,另一個是移動搜索組。彼時,前者在谷歌是個龐大的部門,后者還只是一個剛成立的小組,僅有10余人。

移動搜索部門主管是一名印度女性,鄭偉曾與她有過深度交流,雖然尚不明確移動端和PC端區別,但他相信會有很多新的東西可以嘗試,這非常吸引他。

最終,他選擇了移動搜索組。在谷歌的四年時間里,鄭偉負責帶領最核心的幾位算法人員,構建移動端的搜索生態,他們的工作內容包括移動端的搜索、搜索廣告系統、應用商店的搜索和推薦,這是谷歌內部最大的跨平臺、跨產品的個性化平臺,工作極具挑戰性。

事實證明,他的抉擇是正確的。在鄭偉離開谷歌之前,移動搜索部門為谷歌貢獻了近一半收入,團隊成員也已擴展至上千人。

鄭偉喜歡冒險,私下時間里,他習慣參與一些有挑戰性的運動,比如蹦極、跳傘、徒步旅行等,這些都給他帶來“興奮點”。

這種特質也體現在工作上,他喜歡捕捉新技術及產業變革,希望自己保持快速成長,不允許自己處于停滯狀態。

2018年,鄭偉離開硅谷回國創業,一是從個人原因來說,雖然在谷歌的工作非常有價值,各種福利、待遇也比較好,但他覺得個人成長速度放慢了。

二是因為他想做一款能夠讓App生態互聯互通的新產品。

同年,移動互聯網趨于飽和,智能手機中App數量激增,用戶使用時長也已經達到了極限,App發展進入瓶頸期。

基于此,鄭偉創立了一家基于AI的跨設備的移動搜索引擎Qury,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做跨App和跨小程序的搜索。這款產品更像是“微信小程序+谷歌搜索”,改善用戶搜索體驗。

無論是在谷歌,還是獨自創業,他始終在思考的是——搜索行業如何能更進一步發展?

Facebook改名為Meta后,引起鄭偉關注,對元宇宙概念深入了解后,他開始思考搜索與這一全新互聯網生態將碰撞出哪些火花。

搜索產品曾促進整個Web生態的蓬勃發展,網站數量從初期的2000個發展到今天超20億個。如今,搜索引擎能否再現昔日榮光?

2021年底,鄭偉開始進行元宇宙探索,當一些有趣的產品設計被構思出來時,讓他很欣喜,他認為,通過技術、商業邏輯等各方面驗證,這件事可以做!

國內元宇宙搜索第一人?

在《我們信仰互聯網》中,劉韌曾寫道,“如果沒有互聯網作為平臺支撐,我們可能都還是一文不名的傻小子。互聯網不屬于包括精英在內的任何人,所以,它屬于我們每一個人。”

近三十年時間里,互聯網持續滲透公眾的日常生活,也成為經濟發展新引擎。計算機專業出身的鄭偉對此感同身受,對互聯網的進化發展,他有著深厚的信仰。

“互聯網絕對不會停滯或內卷,一定有更大的‘疆土’等著大家去開拓。Web時期的上網沖浪,與現實世界一直處于割裂的狀態。到了移動App時期,人們可以通過移動應用來打車、訂外賣,可以做這些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事情。未來,大家或許可以在元宇宙中生活、學習和工作,互聯網一定是朝著由虛向實的方向發展。”鄭偉說。

但任何一個新的互聯網生態,都需要突破迷茫和質疑,回看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的演進過程,一般都會經歷“吹捧——質疑——發展——內卷”四個階段。

如今,元宇宙的概念,也勢必會沿著此路徑發展,正如大家現在對元宇宙發展的態度一般。

具體從數據層面來看,相比于Web的平面數據,元宇宙數據更加立體,數據之間的關系也更復雜。

“比如元宇宙由很多關聯的宇宙和平臺構成。平臺里有建筑、資產、圖片、視頻等數據,用戶又與這些數據資產關聯,未來這種立體化、多模態的數據量會遠大于現在的Web數據量,這跟現實世界類似?!编崅ソ榻B,這些數據又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限制,所有數據、資產都被數字化,從流動速度、使用效率上來說都更高。

只有把所有數據通過某種方式集中起來,并且實現互聯互通,數據的巨大威力和使用效率才能提升,這也是鄭偉正在做的事情。

搜索的本質是數據中樞,元宇宙搜索引擎就是元宇宙的數據中樞。

鄭偉通過比喻進一步闡述道,正如現實世界中的衛星群一般,元宇宙世界里也需要“衛星”,否則就只能是一個個小村落,每個人的世界局限在自己能走到的地方或者自己有限的認知范圍之內。有了數據中樞,元宇宙世界就變成了互聯互通、無邊無際的城市群。

如果元宇宙最終發展成為完全割裂的一個又一個小的模塊數據,然后被巨頭壟斷,肯定不是公眾所期待的,鄭偉說,之所以選擇在元宇宙萌芽階段就開始做搜索引擎,是因為它是把元宇宙建成一個互聯互通世界的核心工具。

2021年9月,工信部宣布分階段、分步驟進行安全互聯互通,互聯網企業紛紛開始“拆墻”、“破壁行動”,互聯互通也成為現在的新旋律。

從公開信息可以查詢到,目前海外已經出現部分關于元宇宙搜索雛形的產品,比如Decentraland、Sanbox、cryptovoxels等,他們都具備很多最早期搜索引擎產品的特點并且有垂直的搜索功能,但沒有一個兼容任何平臺數據的真正意義的元宇宙搜索引擎。

作為全球首個元宇宙搜索引擎的開創者,這一次,鄭偉開啟了新的冒險。

技術創業者的信仰

都說技術出身的創業者創業很艱難,但鄭偉覺得,堅持創業源于對技術的信仰,“技術創業者需要有信仰,信仰本身是有價值的?!?/p>

對于創業,鄭偉認為第一是選對賽道,第二是快速的個人成長。正如自己當初選擇計算機專業一樣,歷經互聯網的無數次蝶變,到現在開啟元宇宙探索,始終讓他保持興奮。

不能去局限自己,也是他一直在提醒自己的事情,“今天你可以做搜索引擎,明天你也可以去做推薦引擎,但這都建立在技術驅動、數據處理的大方向之上?!?/p>

哪些方向能夠將技術價值發揮到最大化?如何能達到?這是他不斷在問自己的問題。

Web時代,從數據的初期發展到內容的快速增長,從復雜的數據互聯到內容的無限擴展,經歷了多個階段的變遷。

依賴于Web與搜索引擎協作發展的歷史,再參照現在元宇宙與Web的差別,鄭偉對產品制定出了清晰的發展路線——從元宇宙數據由少到多,再到個性化的三個階段,分別設計了不同的產品。

未來,這些一脈相承的產品,也將一步步構建起公司的核心壁壘。

鄭偉說,雖然無法預測產品的未來發展,但可以從互聯網的發展脈絡中,窺見行業未來的必然發展方向和階段,這讓他對當下做的事情更加堅定、更加有信心。

在谷歌的工作經歷和思維模式,也潛移默化地幫助他創業。

谷歌素來宣稱只雇傭最聰明的人,“我不算聰明的,但做事比較專注,就像十幾年一直在搜索行業一樣?!编崅セ貞浧鹪诠雀杳嬖嚂r,需要在40分鐘內寫出一道題的答案,但他只用了一半時間即完成,他的邏輯是通過分析產品痛點快速給出一個初步答案,自己意識到問題并分析出問題,想出來更好的解決方案,然后寫出程序。

后來,他被任命為唯一的面試官回到自己的母校進行校招時,他也格外關注哪些應聘者擁有與他同樣的特質,即遇到一個剛開始覺得很難且完全沒有想法的問題,思考出一個笨辦法來解決,繼而改善這個笨辦法,然后持續提升自己。

這跟創業以及生活都很像,鄭偉說,創業是一個不斷面臨挑戰、解決新難題的過程,你也許不知道最終正確答案,甚至于這個問題有沒有答案,都不得而知。但你需要先給出一個初步的解決方案,即使這個方案不是最好的,然后再去一步步去想辦法迭代。

“現在元宇宙也絕不是‘天上掉餡餅’的事情,他需要一群有信仰的人在里面努力,踏踏實實地對未來的某種終極形態進行追逐,而不是蹭風口?!编崅フf。

英偉達技術專家也曾表示,元宇宙不是一家公司能實現的,需要一個整體的、多家平臺共同努力。

從比爾·蓋茨、扎克伯格,到馬化騰、雷軍、張小龍、丁磊、張一鳴等,國內外技術創業者都曾在互聯網迭代進程中,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如今,移動互聯網走過蓬勃發展的十年,流量紅利也逐漸消失,隨著5G技術和AR/VR技術的不斷發展,元宇宙吸引互聯網大廠和眾多創業者齊聚。而鄭偉所探索的搜索引擎造,勢必會讓元宇宙的“世界”朝著更高效的方向發展。

關鍵詞: 搜索引擎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