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IT資訊 > 正文

世界熱頭條丨科技治污 提高藍天“含金量”

2022-10-30 15:50:37來源:中國經濟網  


(相關資料圖)

“打贏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我們用數據說話”,隨著秋冬季節的來臨,氣象擴散條件逐漸轉差,房山區生態環境局的工作人員開始忙碌了起來,除了持續開展施工工地專項執法檢查外,也加強了線上的數據監督。

走進房山生態環境局的監控中心,一個240英寸的大屏幕赫然出現在眼前,屏幕中不僅有房山區工業園區的分布位置,還有油品罐、汽車制造、醫藥行業、化學品庫房等可能產生污染物的圖標,每個圖標上都“飄”著一個數值,數值每隔5分鐘會發生變化。在屏幕的左邊,可以看到TVOC(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濃度均值,以及所在站點的氨氣、硫化氫等氣體的濃度值情況。

房山區生態環境局監測站站長劉輝表示,這是局里去年剛“上新”的工業園區VOC監測平臺,在燕山地區有134個點位,就像“千里眼”一樣,24小時幫助監管人員實時監測工廠的排污情況。“比如這個油品罐頂上的數值突然增高了,說明廠區這個地方的設備可能出現問題,會對大氣環境生產影響,我們的執法人員就會第一時間聯系廠區查看是否油庫揮發有問題,并提醒他們找準問題、及時解決問題”。

據介紹,近年來,房山區不斷加強自動化監測能力的構建,建成了“2+24+550”規模的“區-鎮-村”三級大氣環境PM2.5自動監測網絡系統,92個覆蓋全區各街鄉鎮的粗顆粒物(TSP)自動監測站點和134個VOC自動監測站點,自動監測體系不斷完善,通過線上數據和線下機制的有效融合,企業排污的精細化監管水平大幅提升,逐步實現環境科學監管、精準治污,科技治污卓有成效,PM2.5年均濃度由2015年的96微克/立方米降至現在的30微克/立方米,降幅達68.8%,PM2.5濃度創有記錄以來的歷史新低。房山區的自動監測系統讓全區的環境質量看得見,綠色發展服務越來越好。

未來,房山區還將繼續打造“智慧環保”系統,用衛星遙感、紅外遙測等更多科技設備,讓污染溯源說得清、排污企業管得住、資源數據打得通,形成“點線面、天空地”全方位、全覆蓋、全時空的監測網,測管溯治一體化的“智慧環保”體系。(劉海軍)

關鍵詞: 生態環境局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