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科技 > 正文

頭條焦點:“超人”李嘉誠和“倒霉蛋”許家印:一個年入4500億,一個百億資產30天后被拍賣

2023-05-15 10:24:03來源:天天在線  

一個意氣風發,一個連遭重錘。

作者 |唐吉訶德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來源 |天天財經116

最近在AH股里,最火的板塊之一莫過于銀行。

香港聯交所5月11日資料顯示,李嘉誠基金會減持郵儲銀行2249.30萬股H股,總金額約1.22億港元。這次減持后,李嘉誠基金會持有的郵儲銀行H股由20.03億股降至19.80億股,相對應的比例則從10.08%降至9.97%。

在李嘉誠的不斷減持下,今年3月末,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通過450億元定增入股郵儲銀行,成為內資股第二大股東。

郵儲銀行于2015年12月引入十家境內外戰略投資者,2016年9月在香港聯交所上市,成為2016年全球最大IPO。當時除了國資重倉持股,李嘉誠、李澤鉅父子也是郵儲銀行的主要股東,父子二人通過金融衍生工具(PLN)進行交易,持有22.67億股,通過設定對賭價實現旱澇保收。

去年9月是李嘉誠基金第一次披露減持郵儲銀行,當時以每股均價4.71港元出售了5萬股,涉資約23.55萬港元。另據郵儲銀行2022年年報顯示,今年以來李嘉誠共減持2.04億郵儲銀行港股。

這邊忙著減持郵儲銀行,李嘉誠旗下的長實集團也沒閑著,最近又有新動作。

超42億擬私有化英國產托龍頭

根據長實集團的公布,其將向在倫敦交易所上市的產托公司Civitas Social Housing提出全現金收購要約,擬涉及總額4.85億英鎊(約超42億港元),并在完成收購后取消后者上市地位,展開私有化計劃。

值得一提的是,4.85億英鎊的出價實際上比Civitas的凈資產6.62億英鎊要低26.7%。Civitas董事長他建議其股東無論如何都要接受這一報價。

Civitas是英國大型社會產托基金公司,這項收購計劃需要得到這家產托公司不少于75%股東的同意,還要獲得英國競爭和市場管理局的批準。

概要來說就是,李嘉誠家族將拿下英國又一“現金牛”資產——政府廉租房供應商,由于該公司的收入來源于出租給英國政府收租,因此其長期營收非常穩定。

基于上述原因,該交易公布后被當地的《泰晤士報》等多家媒體廣泛報道。

由于該交易的重要性,多家英媒也在今天大幅報道了這一消息。

眾所周知,李嘉誠家族在英國的布局全面開花。

如2019年8月用46億英鎊全資收購了英國最大酒吧集團和釀酒廠格林王。據今年5月初公布的2022年度的集團財報顯示,格林王2022年收入達到21.8億英鎊,營業利潤從2021年的1860萬英鎊上升到1.926億英鎊,投資額幾乎翻了一番,達2.423億英鎊。

此外,格林王酒吧集團還收購了英國烤肉品牌Hickory"s Smokehouse及17家門店,并單獨購買了其他3家餐廳,交易金額達3470萬英鎊。格林王首席執行官認為,長實集團擁有強大的平臺來實現增長,并將繼續投資新品牌的發展。

目前李嘉誠集團在英國的最大電訊商組建在即。只不過這次的主導人從李嘉誠換成了他的長子李澤鉅。

長江和記:為退出英國電信市場鋪平道路

本月初,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長江和記旗下的電信運營商Three UK,和英國另一家主要電信運營商沃達豐,即將達成價值150億英鎊的合并協議。

這項交易已于去年10月披露了相關信息,沃達豐將持有合并后新集團51%的股份,剩余的49%由長江和記持有。

這意味著長江和記或將因此退出英國電信市場。

具體結果如何,將會在本月公布。這筆交易將直接締造出一家英國最大的電信運營商,總客戶達2800萬人——超過英國總人口三分之一,鑒于此有可能會被官方力量阻攔。

20多年前,李嘉誠主導賣掉電訊公司而坐穩華人首富寶座,如今同樣是電信業務,主導人從父親變成了被英國經濟管理專家麥理思夸贊“一點都不像世界級富豪的公子”的李澤鉅。

兩個月前,長和系公布了2022年全年業績報告。集團在50多個國家與地區的業務觸角遍及基建、電訊、石油、地產、酒吧、醫藥、港口等數十個行業。長實、長和兩大核心企業累計實現營收約5135億港幣,稅后純利潤583.63億港幣。

和李氏家族的意氣風發比起來,恒大許家印這邊則繼續被重錘。

許家印的噩夢:汽車黃粱夢醒

最近在阿里資產拍賣平臺上,恒大集團持有的新疆廣匯實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累計16.02億元的股權將被司法拍賣,總起價約99.33億元,開拍時間為6月8、9日。

廣匯集團創建于1994年,旗下有廣匯能源、廣匯汽車、廣匯物流、合金投資4家A股公司和港股上市的廣匯寶信。

早在三年前,恒大就稱持有廣匯集團股權要賣給上海國資申能集團,去年又曝出2020年-2021年,恒大用廣匯集團的股權質押給盛京銀行融資,由于還不上錢被盛京銀行告上法庭,所質押的股權面臨被強制執行。

2018年6月25日,恒大集團以67.46億港元入股法拉第未來,成為FF第一大股東,但這“戀愛”談了四個月就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分手”了。同年9月,恒大與廣匯集團簽訂合作協議,成為廣匯集團的第二大股東,一起汽車銷售等領域開展全面戰略合作。從2018年下半年一直到2019全年,恒大通過“買買買,合合合”在短時間內完成整合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對恒大來說,廣匯集團在不在手中已經無關緊要,因為現在恒大造車已面臨停產風險。

資金危機是恒大汽車無法躲避的難題。如今16億股權將被司法拍賣,恒大汽車想要活下去,至少還需要近300億元,在資金緊缺的情況下,恒大汽車也多次傳出經營不良的消息。產品少、交付數據差也是一大問題,恒馳5到今年3月22日僅交付了900輛。從恒大汽車現在的發展來看,想要獲得資本青睞十分困難。

恒大曾經“要力爭在3 -5年內成為世界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的黃粱夢,是時候該醒了。

編輯 | 杜仲

排版 | 秦心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