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汽車 > 正文

2023年純電動汽車賽道更擁擠,增程產品能否為理想純電鋪好臺階?

2021-08-18 08:32:18來源:蓋世汽車  

近日,理想汽車成功掛牌港交所,成為國內第二家實現在美股、港股“雙重上市”的造車新勢力。在上市期間,理想純電動汽車相關規劃逐漸清晰,如理想押注的是高壓純電路線,產品定價區間為20-50萬元,將在北京規劃的工廠生產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理想純電動汽車最早要到2023年才推向市場,而2023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已完全退坡,造車新勢力、自主品牌、豪華品牌均將在未來兩年加速布局純電動,市場競爭將更為激烈,屆時理想再推純電動汽車,晚不晚?增程式電動汽車又能否為其純電的到來鋪好臺階?

2023年純電動汽車賽道更擁擠

2020年是被譽為電動汽車個人用戶爆發的元年,伴隨特斯拉國產Model 3的交付,個人消費者對于純電動的認知有所提升。此外,造車新勢力加速交付,比亞迪漢、五菱宏光MINI EV等傳統車企優質純電動車入市,進一步顛覆了純電動汽車的市場流向。根據相關保險數據,今年上半年,純電動汽車個人用戶所有權占比達到77%,且已顯現逐漸走高的趨勢,這意味著純電動汽車市場化進程在加快。

而要知道的是,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將于2022年完全退坡,屆時純電動汽車市場的格局又或將發生新的轉變,未來兩年市場競爭的加劇考驗著每家車企對市場的預判。

與其他造車新勢力不同,理想布局了增程+高壓純電的雙重路線,其認為這兩個解決方案均可為用戶提供可媲美燃油車便利的能源補充體驗。但在其規劃中,理想純電產品預期交付時間要到2023年,而在這期間,蔚來、小鵬等新勢力、自主品牌、豪華品牌均在電動汽車領域有更多新進展。

根據目前已有的消息,未來兩年,小鵬、蔚來均將形成多元化的智能電動汽車組合。其中,蔚來將于2022年交付包括ET7在內的三款基于NT2.0技術平臺的新車型,且將有一款比目前所有產品定價略低的車型,進一步打開市場空間。

在銷量上與理想“纏斗”的小鵬汽車,其赴港IPO的招股書顯示,2022年內小鵬將推出第四款純電動SUV車型,具備高級自動駕駛系統和加強版核心車輛系統。截至目前,小鵬已建立兩個智能電動汽車平臺(David平臺和Edward平臺),為應對未來不斷擴大的產品組合,其仍在加大投入開發全新電動平臺,支撐小鵬在較廣的范圍內靈活生產制造更多不同軸距的SUV和轎車。

跳出本土新勢力企業,從市場角度而言,現階段特斯拉兩款國產車型通過多次下調售價,價格已經切入23.59萬元-37.79萬元這一價格區間。但業內普遍認為,基于未來規模效益提升,成本下降,特斯拉的國產車型未來價格仍有下沉空間。且按照此前消息來看,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已開始對Model 2做生產準備工作,預售價約16萬元人民幣,最快或將在今年廣州車展期間發布。屆時,特斯拉主戰場將由B級車市場,強勢進軍中國保有量最大的15萬元級別A級車市場。

而要知道的是,定價30萬元級別汽車市場中,理想汽車主要競爭對手不僅僅是新勢力車企,還有傳統車企。數據顯示,當前新能源汽車銷量前十車型榜單中,除特斯拉外,其他車型均出自自主品牌,結合此前多家自主品牌2025年規劃都重點提及新能源銷量目標,自主品牌未來在新能源市場的動作不可忽視。而“BBA”等豪華品牌純電動產品也將在2022年-2023年期間加大投放。

綜合來說,我國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將于2022年底完全退坡,市場競爭一觸即發。蓋世汽車研究院預測,伴隨越來越多純電動新品的加入,到2022年中國純電動汽車市場年銷量將達到287萬輛。這意味著,盡管當下理想純電動產品定位及核心競爭并不明晰,但就市場層面而言,其2023年才推出的首款純電動車屆時面對的對手將不在少數。

增程產品能否為理想純電鋪好臺階?

在2023年純電產品正式交付之前,理想仍將在增程式電動汽車繼續深耕。

根據其產品規劃,現階段理想正在基于現有增程式電動汽車平臺上研發X平臺,并將在2022年推出一款全尺寸豪華增程式電動SUV,配備其下一代增程式電動動力系統。理想汽車創始人兼CEO李想對新款車型的市場表現信心滿滿。

從數據來看,理想ONE自2019年12月開始正式交付,其交付量在過去一年間逐漸爬坡,隨后于今年6月迎來中期改款,并在7月創造了交付量歷史新高,達到8589輛。理想汽車也憑借這一款車位居當月新勢力交付量第一。

而按照理想預期,理想ONE將在今年9月實現月交付量過萬。

在理想ONE上市后市場表現向好的過程中,行業內諸如賽力斯、東風嵐圖等品牌相繼布局增程式電動汽車,但截至目前除尚未交付的嵐圖FREE,有華為加持的賽力斯SF5銷量也并沒有很好的表現。從今年上半年國內增程式電動汽車的上險量來看,理想ONE仍占據著增程式電動汽車市場約97%的份額。

在李想看來,增程式的解決方案之所以暢銷,是因為增程式方案可以為用戶提供燃油車般便利的能源補充體驗,消除純電動汽車的里程焦慮,且這一技術在大型SUV、MPV上的應用還將具有5-10年的優勢。

只不過,外界對于增程式電動汽車未來市場發展空間似乎并沒有那么看好。

在我國“雙碳”目標和汽車油耗“雙積分”等多重要求下,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和推動傳統燃油車節能減排是重中之重。業內共識是,想要實現燃油車節能減排,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就是發展混合動力。

基于此,今年越來越多傳統車企均推出了混動產品或發布混動戰略和技術,如奇瑞的鯤鵬動力、長城的檸檬混動、北京汽車的SUPER POWER混動、比亞迪的DM-i,長安的藍鯨iDD等等。

有分析認為,我國混動汽車市場正加速開啟,明后年將是混動產品大年,市場將逐漸放量。蓋世汽車研究院預測,今年我國混合動力市場銷量將達到178.6萬輛,2023年將增至408.3萬輛,從而加速替代內燃機汽車。但這其中,相較于插電式混動、油電混動甚至是48V微混,增程式電動汽車市場增速預計相對緩慢,到2023年市場銷量預計為8.6萬輛,市場份額或將由今年的0.3%提至0.4%。而作為增程路線的代表,理想汽車未來兩年能否延續當下的市場優勢,為其電動汽車的到來做好鋪墊尤為關鍵。

執著于高壓純電架構

2020年,在理想汽車三季度財報會上,當被問及未來是否會推出純電動汽車時,李想稱,在400KW快充技術成熟前,理想汽車不會推出純電車型。但在今年的招股書中,理想最終明確了要打造高壓純電平臺及高壓純電車型。

理想汽車聯合創始人兼總裁沈亞楠日前在采訪中表示,理想汽車未來并不是僅在純電動市場競爭,而是在整個乘用車市場。無論是增程,還是純電,更多地替代燃油車是理想的出發點,所以2023年理想布局支持400kW快速充電的純電動汽車,是想解決用戶的充電體驗問題。

實際上,在理想布局高壓純電架構之前,2019年保時捷首次推出800V高壓電氣架構,引發了車企對高壓純電平臺的研發與布局。隨后吉利浩瀚架構下首款車型極氪001明確采用800V高壓系統,支持大功率直流快充。作為零部件供應商,華為也在今年鮮明地表達了對高壓快充趨勢的堅定,其認為從2021年開始,高壓快充體驗將會成為電動車市場差異化體驗的重要標準。

據了解,在高壓純電架構下,車上的電池包、電驅動、PTC、空調壓縮機等部件都需要重新適配,且電動汽車實現超級快充體驗并非車企一方就可以完成,其中不僅涉及動力電池、電驅動系統等零部件,還需要充電設施、電力供應部門等環節助力。整體來看,實現高壓快充是一個需要產業鏈多環節共同配合的系統工程。

現階段,多家零部件巨頭已開始布局高壓快充技術,如華為具備全系800V高壓快充解決方案、博格華納有高壓液體加熱器產品等。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歐陽明高此前分析,從全產業鏈角度而言,主要高壓零部件在2021年底基本都可以實現量產。在樁端,華為認為到2022年左右,國內已部署的高壓樁基本可以匹配電動汽車批量使用,提前兩年滿足快充的需求。

基于高壓電氣架構和超級快充技術的發展進度,其實不難理解理想2023年才推出純電動汽車的原因。在赴港上市的招股書中,理想汽車稱,其正在開發高倍率電池以及高壓平臺的關鍵部分,如高壓空氣壓縮機等。為促進其高壓純電動汽車的商業化,理想還計劃部署一個由超快充電站構成的高功率充電網絡。由此來看,建成高壓電氣架構,理想未來需要投入大量資金。

日前理想汽車在港上市的目的之一就是為其下一階段的發展儲備足夠的資金,但是理想從暗盤交易到上市首個交易日收盤,股價均破發,而部分港股汽車股,如廣汽集團、比亞迪股份、長城汽車等當日收盤價均走高,這意味著港股市場對剛上市的理想熱情并不高。

在此背景下,理想的融資能否如愿?繼增程之后,又押注了高壓純電,未來的理想能否破局?(張北)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