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汽車 > 正文

跨國車企積極發布碳中和目標 自主車企稍顯被動

2021-11-17 07:38:49來源:中國汽車工業信息網  

全球汽車產業進入“去碳”時代,主要跨國車企陸續公布企業實現“碳中和”的時間表,中國車企僅長城汽車明確碳中和目標。

“碳中和”已經成為全球最為關注的發展話題之一,2020年以來,中國、歐盟、美國、日本和韓國等相繼發布碳中和宣言。

汽車作為碳排放大戶,成為各國“去碳”的重要板塊。在此背景下,全球主要跨國車企陸續為實現“脫碳”制定長遠規劃,并公布企業實現“碳中和”的時間表。

其中,起亞汽車剛于11月11日發布了“可持續移動出行解決方案供應商”企業愿景,并將“2045年碳中和戰略”作為實現這一愿景的關鍵任務(基本前提)。總體目標是在2045年之前將碳排放水平減少97%(較2019年),并積極探索抵消方案,不僅在汽車使用階段,還將供應、生產、物流、回收等全價值鏈每一階段實現凈零排放。

起亞認為車輛使用階段在碳排放總量中占比最大,將把這一階段碳排放量最小化作為實現碳中和的關鍵前提,并以中長期未來戰略“Plan S”為基礎,擴大電動化轉型。起亞計劃以歐洲市場為開端,到2035年在歐洲實現產品線全面電氣化,到2040年在其主要市場實現僅銷售電動化車型的目標,并以此消除車輛行駛時產生的碳排放。

在供應階段,起亞汽車承諾與供應商合作,從零部件供應階段開始減少碳排放。該公司的目標是,在2022年前為合作企業創建碳排放監測系統,并將根據結果數據為供應商提供解決方案。

國內外主流車企實現“碳中和”計劃

不難發現,相比主流跨國車企,中國車企對于脫碳戰略稍顯被動,僅長城汽車發布“碳中和”時間點。在在2021年6月的中汽協年度論壇上,車企集體呼吁盡快出臺汽車業“碳中和”目標和細則。對此,有行業專家提醒車企不要坐等政策“倒逼”,要主動啟動“碳中和”的商業化進程,盡早實現技術突破,以搶占未來的市場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在11月10日落幕的第四屆進博會,首次參加進博會的嵐圖汽車與國際材料巨頭科思創、PPG舉行了“可持續發展材料應用”合作意向簽約儀式,共同探索低碳可持續發展原材料在汽車整車及其零配件上的應用和推廣。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