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汽車 > 正文

大眾確定獨立電池業務,是想再造一個“寧德時代”?

2021-12-11 09:33:58來源:汽車公社  

12月9日,大眾汽車首席執行官赫伯特·迪斯表示,大眾正在為電池部門的部分出售或上市做準備,并已經同意將其轉變為一家歐洲公司,以及為這一舉動提供條件。就此,早在今年6月份就傳出的消息,終歸有了回響,大眾也將就此向著電動化的轉型,更進一步。

回過頭看,最近大眾的動作屬實不小,本次曝出的大眾電池業務上市暫且不談,從內部宮斗改變迪斯權限,到中國新舊掌門的換屆,再到大眾的新五年計劃,確實不禁令人沉思:大眾確實是為了電動化轉型做了很多事。

11月的大眾ID.系列銷量已出,根據統計,大眾ID.系列共交付新車14,167輛,環比10月增長11.2%。要知道,今年整個上半年,ID.累計銷量才18,285輛,比11月單月高不了多少。

有聲音質疑ID.系列借助了多車型戰術,分為ID.3、ID.4和ID.6三大家族,如果按照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則還要更為細分,并且一部分銷量來自于員工內部消化。

但毋庸置疑的一點是,大眾ID.系列連續3個月破萬量的成績,不僅對國內新勢力有了不小的威脅,更是對傳統車企造不好新能源車論調有力的反擊。

再說回大眾電池業務獨立IPO的事兒,其實風聲在今年6月份已經傳出。彼時,大眾汽車集團負責技術的管理委員會成員、大眾汽車集團零部件部門首席執行官托馬斯·施馬爾(Thomas Schmall)表示:至少對于電池業務而言,我們暫時不排除任何可能性;但僅憑一座電芯工廠,不可能在證券交易所上市,整件事情必須與更高層面的規劃進行結合。

而且還有另外一則消息值得關注,大眾在今年3月舉行的Power Day上曾經宣布,計劃到 2030 年與其在歐洲的合作伙伴一起新建6座超級電池生產工廠,成本將達到數百億歐元。而對于中國、美國和墨西哥等其他地區,也有可能增加更多的電池工廠。

當然,在世界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市場主陣地的中國,大眾也是早已埋下了一顆動力電池的種子——國軒高科。根據國軒高科在 2020 年 5 月發布的公告,大眾中國戰略投資了國軒高科約 11 億歐元,并以此取得了國軒高科 26.47% 股份,一躍成為其持股比例最大的股東。

要知道,國軒高科在國內動力電池企業的排名中一直是前五名的常客。而且就在11月份剛剛發布的國內動力電池企業裝車量排名中,國軒高科雖然排在了第四,但就整個市場份額的占比而言,其已經是與第三名的中創新航(中航鋰電)不相上下。

所以,首當其沖的問題來了:當大眾電池業務單獨上市,那么國軒高科應該怎么辦呢?

事實上,面對新時代到來,大眾已經做出了堅定的選擇——全面電動化。以電池業務的分拆為例,其根源無外乎也是出于對電動化轉型的考慮。但在這個過程中,大眾究竟是否想要再造一個“寧德時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將電動化真正地貫徹下來。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