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汽車 > 正文

蔚來“遲到”的赴港上市

2022-03-02 08:02:49來源:汽車公社  

“坦率說,我們企業(yè)一開始做公司的時候,對資本運營沒有太多經(jīng)驗,我們想法很簡單,就是瞄準汽車產(chǎn)業(yè)的變革機遇,做面向未來的車,把企業(yè)做好,把產(chǎn)品做好,沒有專注于搞資本運作,所以從一開始就沒有搭建VIE架構。”

大約一年多以前,專訪某二線新勢力創(chuàng)始人時,談及“蔚小理”紛紛成功赴美IPO,十分坦誠地表達了自身的差距與不足。的確,趕在大局突變之前,牢牢抓住機遇與風口,必然是三家頭部新造車位于資本市場,所做最正確的事情。

也正因如此,才為公司后續(xù)研發(fā)、制造、產(chǎn)品、營銷、服務等多維度的發(fā)展,籌得了更多底牌。最為直觀的體現(xiàn),就是逐一季度財報中,現(xiàn)金及現(xiàn)金等價物的漸漸充沛。

基于這樣的背景,必須承認的是,僅以時間節(jié)點作為評判標準,2018年9月就已成功位于紐交所“敲鐘”的蔚來,無疑領先于理想、小鵬。二者的赴美上市時間,分別為2020年7月與8月。

之后,隨著中國新能源市場總量的迅速膨脹,三家新勢力造車迅速收獲了終端用戶的認可,年交付量持續(xù)走高,美股股價也一躍到達頂點。

但很快,由于整個大盤的震蕩、價值回調,加之全球汽車市場疫情、缺芯等不利因素的影響,再次大幅度跌落。所以為了均攤風險,尋找新的“資本窗口”,已然成為“蔚小理”必須要做的事情,而目標則被鎖定在“港股”。

但這一次,順序略有不同的是,2021年7月,首先成功IPO,實現(xiàn)“雙重主要上市”的變?yōu)榱诵※i。接下來的8月,理想也成功“敲鐘”。而曾經(jīng)率先上市的蔚來,卻變?yōu)榱寺浜蟮拇嬖凇?/p>

一時間,外界開始對于其IPO受阻的原因,開始了各種各樣的猜測。而從彭博社給出的消息,有知情人士透露,雖然同年3月蔚來就已提交申請,但大概率會將其上市計劃,推遲至2022年。

具體原因,則是由于蔚來收到了港交所關于其股權結構的問詢,包括2019年建立的用戶信托基金。

據(jù)一份相關備案文件顯示,公司創(chuàng)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斌于2019年,曾將5000萬股公司股票轉移給一家蔚來用戶信托基金,使部分用戶“有機會討論和建議如何使用這些股票帶來的經(jīng)濟效益”。但同時,李斌繼續(xù)保留投票權。

無法回避的是,如此“小插曲”的出現(xiàn),一定程度上拖慢了蔚來赴港上市的進程,也為其后續(xù)走勢,蒙上了一層不確定性。

殊不知,歷經(jīng)兜兜轉轉,終于就在昨天,蔚來官方宣布,已正式通過香港交易所聆訊,獲得在港交所主板“二次上市”的原則上批準。

同時,本次上市將采用“介紹上市”的方式,公司計劃于2022年3月10日開始掛牌交易,股票代碼為“9866”。

看到這里,必然會有讀者感到疑惑,究竟何為“介紹上市”?

簡單來說,與我們所理解IPO的不同之處在于:不會發(fā)行新股,只是公司股東將本身的舊股申請掛牌買賣。同時,不會涉及融資。

“本次蔚來通過介紹上市登陸港股,目的是為公司投資者提供備選的交易地點,緩釋地緣政治風險,擴大投資者群體,在這些上市的目的仍然可以達到的同時,不稀釋現(xiàn)有股東的利益。”

這樣一段解釋,出自蔚來官方。而在我眼中,與小鵬、理想不同,蔚來之所以采用“介紹上市”的方式,很有可能是一種退而求其次的選擇。

用戶信托基金問題尚未徹底解決之前,面對風向隨時可能發(fā)生變化的資本市場,急需率先搶占相應的賽道,將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之后,再去考慮融資,也不遲。

當然,上述觀點,只是個人的推測。另一種可能,本次獲得港交所聆聽,已然能夠證明蔚來自身所存的“小插曲”,得到了較好的解決。最終,“蔚小理”接連赴美上市后,再次形成了齊聚港股的局面。

另外,對于“遲到”的蔚來而言,從最新的招股書中能夠看到,其同樣向新加坡證券交易所主板,提出“介紹上市”申請,具體日期正在審核之中。

至于略顯急迫的根本原因,更想借用路透社報道中所說的一句話進行闡述,“主要還是為了拿到更多資金,以滿足技術開發(fā)和擴大銷售網(wǎng)絡的需求,進而更好地在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競爭。”

作為參考,截至目前,蔚來2021全年財報尚未公布,僅以Q3財報數(shù)據(jù)來看,賬面剩余現(xiàn)金流維持在470億元人民幣。

與之對應,截至2021年末,蔚來員工數(shù)量超15,000人。其中,研發(fā)部門共計4,809人,總員工人數(shù)相比2020年,同比增長95.9%。

Q3研發(fā)支出11.9億元,環(huán)比增長35.0%。2021年前三季度,累計投入研發(fā)費用超27億,全年預計投入50億元。

而今年,ET7、ET5、ES7三款產(chǎn)品的推新與交付,NAD自動駕駛系統(tǒng)的落地與體驗,累計建成1300座換電站,包括基盤繼續(xù)擴大的海外戰(zhàn)略,每一項都要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

所以,需要做什么,究竟怎樣做,顯而易見。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