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汽車 > 正文

天天微資訊!小鵬科技日:「決勝」智能下半場

2022-10-26 08:32:27來源:鳳凰網汽車  

對科技圈來說,2022年注定動蕩。


(資料圖片)

大盤下跌,中概股流血,資本市場融資收緊。在創新消耗最多的賽道里,每家企業都面臨著洗牌與生存戰爭。

當新汽車戰爭進入下半場,小鵬率先劃出自動駕駛、智能化、機器人與飛行汽車四大賽道。只有交出一份可落地答卷,才能保持領先身位。

在2022年的1024小鵬科技日上,以“從預見,到不止遇見”為題,“困難”、“落地”和“愿景”,成為重要的三個關鍵詞。我們能看到有量產自動駕駛最前沿的方向,有語音交互大于屏幕的落地方案,有更接近機器狗“小白龍”,真能“上天”的飛行汽車。

自動駕駛,迎難而上

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先拋出了一道行業難題——高精地圖。

他直言,在過去小鵬的規劃中,城市場景的高級智能輔助駕駛,應該在2022年一季度下旬推出,到二季度可以擴展幾個城市,但到了第三季度,依然存在非常多的問題。

何小鵬提出的問題,實際上是每家自動駕駛企業都面臨的難題。

以目前量產車的技術進度而言,自動駕駛依然受成本、天氣與性能影響。單靠一輛車的感知能力,很難應對復雜的路況,對環境信息做出真正智能化、合理的全局決策規劃。

因此,高精地圖+激光雷達的技術路線,成為諸多車企的首選。但在目前政策法規的范圍內,僅允許對部分高快速公路、封閉園區的高精度地圖的開放審圖號,一般城市道路的高精度地圖審圖號依舊難以獲取。

同時,高精地圖缺乏行業規范,現有玩家都在“野蠻生長”中搭建自己的體系。地圖更新也是以半年為單位,讓智駕系統很難落地。例如,廣州市上半年共公示改造500次,折合成每天都有近2起。如果地圖無法做到實時更新,則很難保證自動駕駛系統的安全性。

尤其是在各大車企發力的城市場景中,車輛行駛道路很復雜,有多層可變車道,標線磨損很快,交通參與者不設限,同時樓宇密集,對信號傳輸也有很大挑戰。可以說,種種因素都制約著城市場景高等級智能輔助駕駛的落地。

負責回答這個問題的人,是小鵬汽車自動駕駛副總裁吳新宙博士。

他先強調城市場景對智能駕駛發展的意義,并指出,小鵬堅持自動駕駛“第一性原理”,只做高頻與剛需的場景。

有數據表明,用戶的總用車里程中,城市道路占比高達 71%,換成用車時長維度則可以占到90%。同時,每天僅有25%的用戶出行會通過高速,而城市道路則是100%。

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小鵬汽車的城市NGP及LCC增強版采用全新技術架構,包括定位、感知、預測、規控等方面能力全面提升。

相比高速NGP,城市NGP的代碼量提升至6倍,感知模型數量提升至4倍,預測/規劃/控制相關代碼量提升了88倍。

城市場景的落地,只是智能輔助駕駛下半場的開局,小鵬G9搭載的XNGP智能輔助駕駛系統,則具備全場景智能輔助駕駛能力,也是實現無人駕駛前,輔助駕駛的終極技術形態。

小鵬要做什么?

第一,打通全場景輔助駕駛,無縫連接城市道路、高速和停車場等場景。

第二,智駕系統可以做到無圖有圖通用,避免被高精地圖“卡脖子”。未來,XNGP將在無圖區域也支持轉向、掉頭、變道超車、繞行障礙、避讓行人和非機動車等動作。

第三,解決Coner Case(邊角案例),通過仿真系統,生成大量的同類型數據,進行快速迭代訓練。通過定向采集和仿真結合,一年內累計解決1000個以上Corner case(極限場景),高速NGP事故率降低95%。

最終達到“追上老司機,超越老司機”的目標。

落地,攻關最難點

為了實現這一能力,小鵬汽車大幅升級硬件。在G9為首的全新平臺上,小鵬采用508 TOP算力+雙激光雷達+800W像素高清攝像頭,并應用能力再次提升的軟件架構以及全閉環、自成長的AI和數據體系。

基于新車,吳新宙展示了全新一代感知架構——XNET。

這一新架構具備多相機/多幀采集能力,會把來自每個相機的視頻流,直接注入深度學習網絡。讓它直接輸出三維靜態/動態。

他表示,在靜態場景中,XNet有超強的環境感知能力,基本等同于實時生成“高精地圖”。同時,XNET可以生成車道線、停止線、人行道、可行駛距離等等,是克服無圖場景最核心的能力。

在動態場景下,新系統也擁有更強的360度感知,變道成功率更高。

吳新宙直言:“最困難的地方是最靠近本車的地方,都是傳感器的弱點。”例如,激光雷達有1m內的盲區,毫米波也存在同樣問題,且攝像頭單幀有明顯的邊界。

為此,小鵬采用了前融合動態檢測方案,讓系統更加穩定的凈車物體檢測能力,變道成功率也會更高。

技術的背后,是龐大的數據采集、標注、訓練和間距的部署工作。

談到這里,就要引入深度學習技術的概念。在自動駕駛系統的研發過程中,需要把大量的案例“喂”給系統,讓它在不斷訓練中學會自行判斷。

但在學會之前,系統需要的數據量非常龐大。同時,在自動駕駛場景中,很多時候需要人工先把需要識別的人、事、物“框”起來。

為此,小鵬打造全自動標注系統,標注效率是人工標注的45000倍,同時,自城市NGP研發積累的極致工程化能力,讓動態XNet 所需的122%的Orin-X 算力,優化后僅需9%。

通過軟硬件體系的升級,小鵬第二代智能輔助駕駛系統XNGP的發布計劃也排上日程。

2022年,小鵬將交付即有高速NGP、記憶泊車、LCC、智能泊車等功能。

2023年上半年,發布城市NGP,支持廣州、深圳,新增首發上海;在全國范圍開放紅綠燈識別并直行通過路口的能力。

2023年下半年,在大部分無圖城市開放變道、超車、左右轉功能。

2024年做到全場景打通,實現從車位到車位的智能導航輔助駕駛能力。

此外,吳新宙還帶來慣例的“One More Thing”——小鵬汽車Robotaxi。

小鵬G9成為國內首個通過自動駕駛封閉道路測試的零改裝量產車,目前已獲得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許可。

吳新宙表示,希望在2023年或2024年在廣州開啟小鵬自己的Robotaxi測試運營,讓其與輔助駕駛的主線形成良好的協同和反饋,反哺輔助駕駛。希望在2025年,Robotaxi和硬件能力的發展可以實現“會師”,進入高階自動駕駛階段。

全場景語音2.0

講完自動駕駛,何小鵬重新上臺,帶來行業首個全車全時的語音交互功能——全場景語音2.0。拋開術語不談,在1024上展示的功能,已經能夠給用戶帶來“更像和人對話”的體驗。

首先,這款系統可以同時精確處理四路音頻。也就是說,用戶可以隨時、隨便說。并且支持全場景語音,在沒有網絡的情況下也能服務。

同時,新系統支持跨音區的上下文對話,而且系統可以辨別閑聊和指令。在此基礎上,新一代語音功能可以做到更快、更準。語義識別的準確率>96%,從發出指令到執行,延時1秒以內。在演示視頻中可以看到,基本可以做到無縫對話。

在介紹機器人時,何小鵬談到,在這一領域,沒有人真正做到量產。在過去6年的機器人研發中,他也一直在思考,機器人如何滿足大家的需求,做到成本、安全和科技三者兼顧。

飛行汽車與新一代“小白龍”

在本次科技日登場新一代“小白龍”,與上一代相比,機型造型更加科幻,擁有未來風格。頭部集成了AR投影,對機器人交互形式的探索。

同時,“小白龍”還進行了架構升級,身體及腿部的“骨骼”借鑒了汽車領域的輕量化設計思路,相比初代更堅固,且更輕盈。

同時,何小鵬還描繪了一套小鵬生態體系,智能機器人在研發過程中,動力系統、自動駕駛、人機交互、研發體系等技術方面,可以互相賦能,

本屆1024,萬眾期待的小鵬匯天,也發布了飛行汽車最新構型。它具備機臂折疊收納系統,可進行陸行和飛行模式的切換。

在機臂折疊收納狀態,它的尺寸和常規汽車相當,能夠在開放道路自由行駛;可進行陸行和飛行模式的切換。

何小鵬表示,在法規、環境允許的條件,飛行汽車可以做到下垂直起降,飛行跨越擁堵、障礙、河流等,滿足人們短距離低空出行的需求。

當前,小鵬匯天飛行汽車已完成試驗樣車的成功首飛,這是全球首個真正的電動垂起飛行汽車。

要讓約2噸重的試驗樣車成功起飛,需要克服飛行控制、動力等多方面困難,業內無成熟經驗可以借鑒。可以說,小鵬匯天通過全棧自研達成挑戰,讓飛行汽車的研發有了實質性的突破。

就本屆1024而言,小鵬汽車的出行生態已經搭建完畢。智能化方面,自動駕駛打出“最后一代”的旗號,也介紹了汽車、機器人與飛行汽車可以做到數據互補與協同。這屆1024,無疑為出行領域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