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汽車 > 正文

天天速看:松下電池,還能抱緊特斯拉大腿嗎?

2023-05-20 08:47:39來源:汽車公社  

作為日系電池的獨苗,松下電池的壓力并不小。

日系電池“獨苗”松下,再次傳來消息。5月18日,松下公司表示,公司計劃到2030年通過在北美新建兩家,或更多工廠來提高4680電池的產能,以滿足不斷增長的電動汽車市場需求。

殊不知,也就是在幾天前,松下承認4680電池量產困難,將特斯拉的降本之夢,再次推遲了1年多。特斯拉的飛速發展,助力松下在過去幾年的騰飛,但此時的松下,似乎有點跟不上特斯拉的進度。


【資料圖】

松下老矣,尚能擔當重任?

松下與特斯拉之間的故事,很有意思。早在2010年的時候,松下就以3000萬美元,入股特斯拉。

2011年,雙方簽訂首份合作協議,約定未來4年,松下為特斯拉Model S車型供應6.4億顆18650電池。兩年后,雙方續約,將合作數量提升到18億顆,松下成為特斯拉獨家戰略供應商。

但令特斯拉沒能想到的是,松下竟然沒能跟上節奏。彼時,特斯拉Model S因電池產能問題,周產量僅有550輛,極大程度的限制了特斯拉的發展。

所以特斯拉想了辦法——把松下帶到美國。

2014年8月,松下和特斯拉簽訂合作協議,規定松下在特斯拉超級工廠里生產和供應圓柱形鋰電芯,以及投資機械和工具。

2016年,特斯拉Giga工廠落地美國內華達州,工廠總造價50億美元,其中松下投入16億美元,目標是在2018年產量35GWh。

就此雙方進入到蜜月期,2017年初,松下聯合特斯拉推出新產品21700鋰電池。該電池相較于18650電池,單體容量提升35%,能量密度提升了20%,成本下降約9%,后裝載在Model 3上,引起一股21700電池熱。

但再到了2018年,特斯拉中國工廠建廠計劃實施,兩者的隔閡越來越大。

沒錯,特斯拉做了渣男,引入了LG新能源和寧德時代。

2019年,豐田與松下宣布成立合資公司。另一邊,特斯拉也被傳出正在接洽中國工廠的潛在電池供應商,包括力神、寧德時代等。

進入2020年,特斯拉在發布四季報時,正式官宣與LG新能源,以及寧德時代達成合作。而松下,也與大眾、福特、豐田、奧迪等多家整車廠商,建立聯系。

時至今日,在特斯拉的加持下,寧德時代坐穩世界第一的交椅,而松下雖然過得還行,但卻不復曾經風光。

據韓國市場調研機構SNE Research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寧德時代依舊一騎絕塵,以35%的市場份額,雄踞世界第一。

比亞迪則以21.5GWh的動力電池裝車量,以及115.5%的增幅,正面擊敗LG新能源,成為世界第二大動力電池企業。

至于松下,則還要排在LG新能源之后,被韓系電池廠商“夾擊”。盡管坊間傳聞,松下的電池制造技術依舊一流,產品質量一致性方面也十分出色,但在市場份額方面,松下的表現,確實“心有余而力不足”。

事實上,今年以來動力電池市場的格局,正在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尤其是碳酸鋰價格,從暴跌,到反彈,使得整個動力電池產業鏈,變得動蕩不安。

一方面汽車市場價格戰愈演愈烈,車企們對于動力電池的成本,更加在意;另一方面,產業鏈利益分配不均,動力電池上游原材料價格的居高不下,將供應商們打成眾矢之的。

而此時此刻,夾在車企與上游原材料供應商之間的動力電池企業,也倍受煎熬。松下也不例外,只不過它更難受的一點在于,對特斯拉這種大客戶的依賴較重,以至于市場占有率不斷被分攤。

而4680電池的再次延期,似乎預示著松下與特斯拉之間,再起波瀾。所以說,此時再建工廠擴充產能,來得及嗎?

特斯拉,大概率不會等。

【注意:文章版權歸屬汽車公社,嚴禁未經授權私自轉載,否則追究法律責任,需轉載請聯系官方微信號:汽車公社】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