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汽車 > 正文

6月全球車市:17國銷量齊漲,日本反超印度

2023-08-05 08:49:16來源:蓋世汽車  

回顧2022年6月,芯片持續短缺、供應鏈限制、原材料成本飆升、通貨膨脹等諸多挑戰嚴重沖擊了全球汽車市場,導致全球汽車市場銷量普遍呈下跌的趨勢。隨著供應鏈限制等問題有所緩解,汽車制造商提高了汽車產量,完成了積壓已久的訂單,全球汽車市場在2023年6月保持了轉好的發展態勢。

全球車市:17國銷量齊增長


(資料圖)

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中國6月汽車產銷分別為256.1萬輛和262.2萬輛,環比分別增長9.8%和10.1%,同比分別增長2.5%和4.8%。今年第一季度,中國車市整體處于負增長狀態,但隨著多重利好因素的推動,車市狀況持續轉好,上半年累計銷量增長9.8%至1323.9萬輛。

不過,就中國汽車市場來看,當前外部環境依然復雜,一些結構性問題依然突出,消費需求依然不足,行業運行仍面臨較大壓力,企業經營仍有諸多挑戰,中汽協指出,需要保持政策的穩定與可預期,方可助力行業平穩運行。

相比之下,美國6月輕型車銷量預計同比增長21%,主要得益于被壓抑的消費者需求和強勁的車隊交付量。美國汽車行業從嚴重的芯片短缺和新冠疫情中復蘇,許多汽車制造商面臨的零部件短缺問題繼續得到緩解,因此為經銷商和車隊客戶提供了更多的轎車和輕型卡車。不過,一些分析師預計,盡管被壓抑的需求得到釋放,但隨著高利率和價格的可負擔性削弱了需求,美國車市下半年的銷售速度將有所放緩。

歐洲汽車市場的表現也令人驚喜,不僅銷量連續11個月保持增長,而且實現了高達19%的同比增幅,其中歐洲四個主流車市(德、法、英、西)的銷量都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此外,挪威6月新車銷量同比增長4.5%,但上半年的累計銷量卻下降2.9%。挪威公路聯合會(OFV)將銷量下降歸因于“消費者面臨的不確定性”。

隨著半導體等關鍵零部件長期短缺的情況有所緩解,積壓的訂單為上半年的歐洲車市注入了活力。不過,隨著歐洲電動汽車的需求激增,供應鏈僵局可能會卷土重來,消費者可能會因生活成本上升和全球經濟增長放緩而削減支出,這給歐洲汽車行業的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

日本新車市場在6月份繼續保持強勁的復蘇勢頭,銷量同比增長20%至392,719輛,連續第10個月保持增長,主要得益于半導體供應改善以及車企大幅提高產量。到了上半年,日本新車市場同比增長17%,主要得益于豐田、日產和馬自達等車企大幅提高了在日本的產銷。其中,豐田上半年在日本的銷量增長了33%,達到878,215輛,日產在日本的銷量為250,705輛,同比增長10%。強勁的復蘇勢頭也使日本反超印度,成為全球第三大車市。

在其余車市銷量向好發展的情況下,越南和泰國的新車銷量均同比下滑5%,馬來西亞銷量微跌1.7%。其中,為了提振越南新車銷量,越南政府決定自2023年7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對在當地生產和組裝的汽車減免50%的注冊費。

泰國新車銷量下滑的關鍵負面因素是金融機構,尤其是卡車金融機構在汽車貸款審批過程中的嚴苛性。相比之下,泰國新車產量增長18%。基于上半年的數據,泰國工業聯合會(FTI)宣布將用于本地銷售的產量已經從90萬輛下調至85萬輛。

根據相關汽車咨詢機構發布的數據,6月份,全球輕型汽車年化銷售速率上升至8500萬輛,這是今年以來的最好成績。然而今年上半年,全球輕型汽車銷量較2021年同期低8.5%,這表明全球汽車市場還有很長的復蘇之路。

新能源車市:中國產銷和市占率創新高

首先,從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來看,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依舊處于快速增長的階段,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分別為378.8萬輛和374.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2.4%和44.1%,市場占有率達到28.3%。中國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李春臨在7月31日透露,截止到今年6月底,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超過1620萬輛。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市場占有率、保有量均創歷史新高。

歐洲電動汽車市場(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也在需求的提振下保持了活力,特別是純電動汽車市場。6月份,歐洲純電動汽車注冊量為208,882輛,同比大漲55%。今年1月至6月,歐洲純電動汽車累計注冊量同比大漲45%至93萬輛,接近百萬輛大關。值得關注的是,在歐盟市場,純電動汽車的市場份額從10.7%飆升至15.1%,首次超過了柴油車(13%),這對于一直推行電動化轉型的歐盟來說,是一大利好消息。

其中,作為歐洲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德國6月電動汽車銷量逼近7萬輛,市場份額從去年同期的26%下滑至24.6%。但德國純電動汽車銷量大漲64%,市占率從14.4%增至18.9%。德國電動汽車市場的變化主要受到政府削減電動汽車激勵措施的影響。

德國的經濟形勢不容樂觀,2023年第一季度GDP萎縮了0.5%,系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差表現(不考慮新冠疫情的影響),主要的原因來自高通脹和高利率。具體到總體商業信心,德國汽車行業(德國最大的就業來源)對未來的預期變得黯淡,連續第五個月下滑,接近2008年的水平。

IFO主管Oliver Falck報告稱,為了平衡收支,汽車制造商正尋求提高價格,“這些價格上漲將主要影響高端汽車市場和電動汽車”。汽車行業變革需要投資,而投資是由經濟穩定和可預測性的條件培育的。

再來看歐洲電動化轉型最快的挪威市場,也面臨著相似的難題。挪威6月電動汽車銷量為1.4萬輛,同比增長6%,市場份額超過90.9%,其中純電動汽車銷量增長9%,市場份額為82.2%。今年6月份和上半年,特斯拉Model Y仍然是挪威最暢銷的汽車。今年到目前為止,挪威幾乎每四輛新注冊的乘用車中就有一輛是特斯拉Model Y。

挪威公路聯合會預計,“我們預計,由于目前的利率水平和價格上漲帶來的財務挑戰,一些人將不得不推遲購買新車。”但鑒于挪威總體上仍然是一個非常富裕的國家,因此挪威依然會有消費者購買新車(特別是純電動汽車)。

此外,隨著更多低價位車型和更多樣化的細分市場車型出現,挪威的純電動汽車市場的份額將繼續穩步增長。而這些低價和其他細分市場車型的上市速度將決定挪威向純電動汽車轉型的最后階段。

總的來看,今年上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和汽車出口的良好表現有效拉動了市場增長,近期中國政府也提出要鞏固和擴大新能源汽車發展優勢。歐洲電動汽車市場上半年也實現了增長,主要受到純電動汽車需求激增的推動,但是高通脹和高利率可能會影響消費者信心,給電動車市的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

但是,總的來看,分析師依然看好中國、歐洲乃至全球的電動化轉型。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的數據,2023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預計將再創新高,達到1360萬輛,其中大約75%為純電動汽車。此外,國際能源署預計,到2030年,電動汽車在中國、歐盟和美國汽車總銷量中的平均份額預計將增長到60%左右。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