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智能 > 正文

2023 年了,紅米手機的「性價比」還能怎樣走下去? 新資訊

2023-07-02 22:24:53來源:ZAKER科技  

在剛去的 618,如果提起 2000-3000 元檔性價比手機,大家除了想起紅米 Note12 系列和 K60 系列外,是否會多了一加 Ace2、2V、真我 GT Neo5 系列、iQOO Neo8 系列等等的呢?

(紅米 Note 12T 官微產品圖)

盡管近年國內手機品牌都在沖高端,但除華為外,其他品牌無論是在銷量上還是品牌均價上,性價比機型仍然是他們的主力,于是在一年一兩款旗艦機型的基礎上,性價比機型基本是一年兩更的節奏,以通過配置、外觀等方面的升級,不斷吸引著消費者的關注和青睞。


(資料圖片)

小米是沖高端和性價比兩個維度的代表,前者押寶原來的小米品牌,后者則是來自龐大的紅米 Redmi 品牌機型,與性價比牢牢綁定在一起。

(紅米 K60 官微產品圖)1999 元是小米公司起家的法寶、策略。2011 年小米 1 發布,雷軍就以 1999 元的價格點燃了性價比市場的第一把火。而這把火,一直燃燒到了現在。(小米 1 官微產品圖)

小米 1 搭載了當時高通最強的 MSM8260,且還是在同時期的旗艦手機運存為 512GB,還賣 4000+ 的時候,如當年旗艦機型 HTC G14 同時期新機近 4000 元,而同年三星 GlaxyS2 更是達到了 5000 價位檔。

當年的安卓旗艦新機基本沒有低于 2000 價位的手機,而小米 1 的 1999 狠狠擊中了市場的薄弱之處,僅在 2013 年 3 月小米 1 的銷量就達到了 100 萬臺。性價比手機的興起,可以說是小米開拓出來的市場。

( 圖源官網)

而小米也不滿足于限制在 1999 元價位段上,小米想要搭載主流的配置,還想出彩,成本必然要提升,小米需要更大的市場,必須要超過 1999。

可是小米 1999 加量不加價已經深入人心,那么要怎么解決這件事情呢?既能讓小米掙脫 1999 元認知的束縛,還能讓消費者在市場上能買到 1999 元的極致性價比的產品,于是在這個時候紅米出現了。

(小米高管盧偉冰官微)2013 年小米正式推出紅米,憑借 799 元的售價和 MIUI V5 系統,預約人數高達 745 萬人。首批發售的 10 萬臺紅米手機僅一分半就全部售罄。紅米的推出是小米進軍下沉市場的一步棋,也是小米進一步從「發燒極客」走向大眾的重要一步。并且,在小米品牌逐步走向高端后,紅米手機則成為小米公司在性價比市場的關鍵。(圖源網絡)

小米和紅米品牌的相繼成功,讓國內手機行業看到了「互聯網手機」模式的可能性,于是魅藍、榮耀、錘子、一加、大可樂、小辣椒等品牌應運而生,想要與小米分一杯羹。

至于,有多少當年小米、紅米的競爭對手如今還能活下來,相信大家也很清楚。

也許是由于競爭對手的不給力,或者市場策略的調整。紅米在性價比的道路上有所松懈,如 K60 系列并沒有用上百瓦快充、滿血版驍龍 8+ 芯片,同時,相對還高的定價也在一加、真我的新機推出后,不得不緊急降價應對,這明顯對于首批購買的消費者并不是好事。

市場上沒有強勁的對手,這也是為什么曾經作為鯰魚攪活市場的紅米失去動力的原因。不過,正如文章開頭所說的,今年以來由于真我 GT Neo 5,一加 Ace 2V,iQOO Neo 8 的產品力強勁,紅米 K60 的價格也回歸到了它本該處在的位置。

(經濟學原理配圖 - 供求關系)

沒有不好的產品,只有不適配的價格。同樣也沒有永遠的性價比,只有競爭,才能讓消費者才能買到物美價廉的好產品,這就是性價比的意義。

但我們也可以在紅米 K60 系列上看到背靠小米的紅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積極的一面,比如小米下放了小米旗艦機型才有的無線充電技術和小米影像大腦 2.0 影像算法給紅米 K60 系列,將小米 13 的 IMX800 索尼大底傳感器下放給了紅米 K60Pro,甚至在紅米 Note12Pro+ 上首發了小米目前最高充電功率為 210W 的快充技術。

紅米手機可以憑借小米手機巨額研發投入產出的實用成果進行嘗鮮,在市場上獲得優勢,也可以通過紅米龐大的用戶體量對剛研發的技術成果進行優化升級,最終在小米旗艦機型上呈現最穩定的效果以確保小米高端旗艦的品牌形象的建設。

這種雙贏的模式,不僅使紅米手機在劇烈的市場競爭中能夠擁有與競爭對手同臺較量的底氣,也使小米手機有了量產技術試驗田,通過紅米機型大量的走量來降低這些高精尖技術的生產成本,使得產業鏈不斷成熟,而最終小米可以憑借這些省下來的制造成本,再次地投入研發,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從而在競爭中不斷地提升產品力,在才是小米能夠在行業中能夠穩固自身生態位的根本所在。

1. 性價比差異化,不只是性能性價比

性價比差異化一定是未來發展的趨勢,就正如在性價比市場上一加主打游戲體驗、真我主打快充、榮耀主打影像手機質感那樣廠商也希望消費者對品牌的印象除了性價比,還能有其他的認知優勢。

所以 2023 年以后的性價比市場一定是多元化的,而非以前只要參數夠硬就可以,只要性能就可以的單一情況了。

這對產品經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否抓住用戶的當下需求,控制成本研發出對應的性價比產品,誰才會成為下一個性價比之王。

在過去,國內游戲市場火熱,王者榮耀等手機游戲大熱,引起了消費者對性能的狂熱追求。

而現在旅游交友盛行,人們對性能需求減弱,更在意手機的質感,影像體驗,榮耀 90 就是最好的代表。

以后性價比之王也許是不同方面的,不唯一甚至有多個的。

(小米官微圖)

2. 廠商與供應鏈攜手并進

正如幾年前,小米宣布與國內屏幕廠商合作,扶持了華星光電,天馬等一眾國產廠商,而深度合作供應鏈產商也為小米贏得了更多的話語權可以對供應鏈技術提出定制的要求和參與。

幾年過去,華星光電的屏幕技術較幾年前突飛猛進,不僅在品控還在屏幕素質上幾乎跟三星旗艦屏幕拉不出差距,要知道在過去國產屏只在中低端機上出現。

而現在,小米系的手機屏幕幾乎是國內最護眼的廠商之一,這就是小米對供應鏈的參與和擁有的話語權所帶來的優勢。

包括盧偉冰還是聯發科的榮譽研發經理,也正是因為這層身份,紅米 K50 在發布天璣 8100 時能做到首發。

通過小米與紅米龐大的出貨體量,小米在定價上也有更大的空間去跟友商競爭,這也是小米自始至終可以通過性價比去競爭的關鍵,價格優勢是至關重要的一環。

(618 K60 降價大促 官微活動圖)

期待手機廠商們能夠在激烈競爭中,改善國內的硬件軟件的生態,真正的去做一些改善產業鏈底層的工作,難啃的骨頭,不啃仍然在。

也只有手機廠商們掌握了更多供應鏈的參與度和掌控權,才能在產品的綜合性價比上做出突破,甚至最終打破相互掣肘的局面,如比亞迪掌握核心電池技術,做到依靠成本優勢,絕地反擊,一鳴驚人,一躍成為新能源車行業的龍頭,到那時真正的手機行業國內的龍頭一哥也會出現。

3. 人們需要性價比手機

手機對人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當今互聯網時代,個人終端連接生活一切,人的衣食住行都需要通過手機去購買或者去支付。手機成為了人的附屬虛擬器官,工作生活學習社交,方方面面都需要它。而越來越多的性能合格又有性價比差異化的手機能夠滿足人們不同的需求出現,而這一切,也都是在實踐雷軍那句話 " 讓每個人都能享受科技的樂趣。"

(雷軍發布會)

4. 紅米手機的未來

而這一切,無論最后的勝者是不是小米,人人都能用上值得購買的手機不被坑,手機產商們良性競爭相互促進攜手進步,打造更好更健康更不單單以盈利為目的的更在意人文關懷的可持續發展的手機生態想必也是雷軍期待看到的局面。

紅米將性價比之路走到現在,在困難和挑戰不斷地調整自己的戰略和方向,作為人們心中性價比手機的標桿,相信紅米會重整旗鼓再次迎接新的挑戰。

科技使生活更美好,永遠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將發生。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