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玩不起“低價”?
本 | 表外表里,作者 | 周霄、譚鳩云,編輯 | 曹賓玲
京東正在顛覆自己。
(資料圖片)
過去,其倡導 " 多快好省 "," 好 " 排在 " 省 " 前面。但劉強東一回歸,就嚴肅強調:" 低價才是唯一基礎性武器。"
在落地執行上,也相當果決。以百億補貼為例,有京東員工感嘆:過去類似級別的項目,從立項到上線起碼要耗五六個月,現在只花了一個多月。
京東的轉變,并不難理解。環顧其四周,阿里、拼多多、抖音無不虎視眈眈,留給京東的生存空間越來越逼仄。
活下去,才有故事可講。但如此生死攸關的一戰,京東的打法令人困惑:大張旗鼓對標拼多多的百億補貼,被機構發現價格依然更貴;" 貴就賠 " 的承諾,也被消費者投訴。
企業內部,關于 " 低價京東 " 的爭論也喋喋不休。甚至連劉強東也不敢拍板:" 我很多年沒有管業務,今天沒辦法給兄弟們提供一個特別具體的答案。總之,這場仗究竟怎么打、打多久,目前看不到京東的標準答卷。而戰略清晰、戰術模糊,對一家轉型期的公司來說,并不是好事情。
當下的京東,究竟是情急之下的孤注一擲,還是孤勇者的破釜沉舟呢?
" 平價 + 服務 " 的折中路線,踩不準時代脈搏
傲嬌的京東、阿里,終于都低下了高貴的頭顱。
前幾年,即便 " 魔鬼之師 " 拼多多來敲門,京東、阿里也只是推出特價版 APP 京喜、淘特應戰,主站依然高冷。
但如今,前有劉強東痛斥兄弟 " 夜郎自大、沾沾自喜,以為掌握了定價權,絲毫不關注我們的低價優勢 ",后有馬云高喊 " 回歸 ",各大電商集體向拼多多看齊。
實際上,拼多多還是 9 塊 9 搶手機的老樣子,并不是現在的拼多多讓京東、阿里更忌憚,而是其所代表的零售趨勢不容忽視。
可以看到,零售行業作為宏觀經濟的晴雨表,在不同的宏觀周期里,會托舉出不同的零售模式。
比如,2014 年前后,隨著國內經濟高速發展,居民消費信心空前高漲,消費逐漸成為拉動經濟的 " 第一大馬車 ",不少溢價較高的品類與行業也因此乘風而起。投射到電商行業上,主打品質化、優質服務的京東,吃到了更多紅利:收入增速不僅大幅跑贏社零,還遠高于阿里,市場份額也節節攀升。(當然,也有平臺發展階段不同的影響。)在此刺激下,整個零售行業都抄起了京東的作業,加碼布局高端化,如天貓正是在彼時興起。但眾所周知,如今的消費風向變了。" 兩折吃海底撈 "" 花一半的價格做家裝 " 等平價消費話題在社交平臺上熱度高漲," 不促不買 " 成為新常態。
由此一來,拼多多、淘特等主打低價的平臺逐漸成為年輕人的新寵。以拼多多為例,消費者 " 真香定律 " 下,用戶數激增,收入高漲,市場份額不斷抬高。
反觀老玩家京東,則陷入增長困局。可以看到,近 2 年京東 MAU、DAU 增長不斷放緩,2022 年全年 GMV 同比僅增長 5.6%,市場份額有所下滑。如此背景下,京東下場打價格戰的野心一目了然:改變貴價心智,迎合大眾 " 省著花 " 的心理。正如劉強東在去年內部會議中的反思:京東應服務多層次消費者,既要考慮有錢人,也要考慮普通人。
但這句話也包含另一層意思:既要滿足價格敏感用戶,也想留住高凈值人群。
基于此,京東打起了 " 差異化的平價 + 服務 " 的算盤。據晚點 LatePost,京東百億補貼的目標是保持約 90% 的商品與拼多多百億補貼商品價格持平,其中 10% 更能搶占用戶心智的商品更便宜。
京東內部人士也對財經故事薈說:" 把價格的最低水位和對手拉平,靠著更好的口碑和更好的服務,讓用戶選擇我們。"
這并非京東的空想,日本萬代南夢宮、Goldwin 等 " 小貴但精致服務 " 的品牌已經驗證過,在宏觀經濟小幅復蘇、消費信心初步扭轉時,消費端會出現追求平價與講究服務并存的階段。
但問題是,國內消費復蘇雖然穩中有進,但消費者依然緊盯著價格、優惠力度,捂著錢包過日子。因此,京東提出的 " 平價 + 服務 " 的組合,雖然實現了 " 大象轉身 ",卻并沒有完全踩中時代的脈搏。更何況,這個策略在落地時,也有些變形。
事實上,京東已經打出了殺傷力最強的一顆子彈——在 " 百億補貼 " 頻道內,電腦數碼、家用電器、手機通訊被置于前列;且 3C 電子類產品也是補貼金額最高的品類,東風證券統計顯示,3C、數碼、手機三大核心類目占 SPU 總數接近 50%。
然而,海豚投研數據顯示,即便百億補貼占比最高的家用電器與手機品類,也只是 GMV 從常規渠道轉移到了 " 百億補貼 " 渠道,并未帶來更多的增量。
回看消費者的反饋,抱怨的焦點主要在履約速度與售后服務上——這正是京東低價轉向的 " 副作用 "。
此前,京東 POP 商家(第三方商家)如果使用京東物流,商品會被打上 " 自己人 " 的標簽,從而獲得更多流量支持。但高昂的物流成本,勸退了許多手頭不寬裕的商家。基于此,劉強東在京東物流的經營管理會上強調,不再要求商家必須使用京東物流," 他們想用極兔或者通達系快遞,就讓他們用。"
如此一來,價格雖然打下來了,但其他物流相比京東物流,時效性和服務是大打折扣的。習慣了京東速度的消費者,突然 " 由奢入儉 ",當然很難接受。
售后服務也是類似的道理,剁椒 TMT 走訪觀察顯示,試水的商家中,沒有接入京東官方售后體系的經銷商大約占了一半。
總的來看,為了迎合消費趨勢,京東試圖發揮自己的服務優勢,實現更省力的低價轉向。但在具體落實層面,與大環境并不十分契合,且服務牌并沒有打動消費者。
當然,這些都是短期的挫折,以京東的執行能力,并非跨不過去。真正棘手的是,平臺趨向貴價的生態循環是很難扭轉的。
割自營的肉喂 POP 商家,但刺激效果有限
據國投安信統計,在京東,占比僅 5% 的自營店鋪,貢獻了 55% 的 GMV,而剩下 45% 的 GMV,由其余 95% 的 POP 商家競爭(2021 年數據)。
兩種模式的生存環境,不言而喻。這種差別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京東數十年的品質化戰略一步步塑造出來的。
如下圖,在品質和低價兩種主張下,京東和拼多多在流量分配、商家權益傾斜機制和準入門檻上,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選擇,導致 " 品質高、價格貴 " 的商家更適合在京東生存,而拼多多則形成了 " 便宜才是硬道理 " 的叢林法則。
具體以京東為例,《中國物流與采購》雜志曾提到,同樣一款商品,POP 商家花 100 元買到的流量資源,自營只要 30 元就能買到。自營業務享受到更多的流量扶持,就更容易積累銷量和好評,躋身搜索排名前列。不僅如此,在京東最吸引消費者的物流和售后服務,以及入駐和運營門檻上,POP 商家都處于弱勢。
如此機制導向下,POP 商家只能打起十二分精神經營,甚至有商家幾乎是錨著自營店鋪打 " 游擊戰 ":廣告投放上,撿漏自營,自營沒投什么關鍵詞就投什么詞;活動運營上也比自營更賣力。但費盡心機,轉化率可能也不給力——有數據顯示,一個商品的轉化率,POP 商家下單率在 3% 左右,而自營的下單率在 20% 左右。
這使得京東的 POP 商家只有幾十萬家,而淘寶和拼多多這一數字都是數百萬量級。
因此京東重回低價,勢必要從改變游戲規則,即真刀實戰割自己的肉,成全 POP 商家開始。
據報道,京東內部將低價戰略細化為改善平臺規則、流量分發機制、優惠機制、采銷機制四大方向。
以流量分配機制為例,實行自營和 POP 商家平權,以低價為第一指標。比如,劉強東要求:"之后的流量分發中價格權重占比不能低于 50%,這是底線要求。"京東拿出了誠意,商家自然聞著紅利涌入,數據顯示,2023Q1 京東新增商家數量同比增長了 240%。
這種向好趨勢持續下去,對京東來說,意味著破局貴價循環、打造新生態指日可待。
但在商業世界,有所成就往往需要有所割舍。尤其對京東這一類自營起家的電商平臺來說,自營和 POP 商家左右手互博一直是需要盡量避免的雷點。
比如,亞馬遜無論在流量機制還是售后處理上,始終更偏向自營商家。但京東在低價導向下,自營業務與 POP 商家之間的微妙平衡被打破了,二者站到了同一起跑線上。
為了趕超自營店鋪,實現薄利多銷,POP 商家可能會竄貨、亂價。據第一財經了解,已有品牌方要求代理商下架相關商品 " 退出比價 "。
而自營為了保住銷量,也不得不 " 舍命奉陪 ",加入價格內卷。此前,瀘州老窖就曾因京東自營多次降價銷售 "52 度國窖 1573" 系列產品,宣布與其暫停合作。
品牌調性和價格體系面臨威脅,商家當然不樂意。正如一位自營供應商所言:" 在京東,品牌追求的是溢價,而不是銷量。如果只追求銷量、流量,還不如走微商或者是自己的直播間。"
更尷尬的是,即使京東犧牲一部分自營利益,POP 商家繼續參與的熱情也沒有 " 非常強烈 "。
" 京東之前有過幾次補貼活動,但是效果不是很好,有時候補貼部分可能還需要商家來承擔,我們也在觀望。" 一家服裝品牌品牌負責人如此對剁椒 TMT 說。
如下圖,此次百億補貼采取公開競價模式,在競標價格上再由京東進一步進行補貼。有商家透露,自己的到手價是競標價加上官方補貼,但只有部分商品能拿到平臺補貼。
換言之,從商家角度看,京東此次百億補貼 " 官補 " 和 " 自補 " 的比例,有些過于靈活了。當然,以 " 官補 " 撬動商家 " 自補 " 的不止京東一家,拼多多和淘寶的百億補貼,也很考驗大家的數學和邏輯學。
但淘寶和拼多多有足夠大的流量池子,反觀京東,過去為了追求品質、格調把許多中小商家 " 拒之門外 ",SKU 豐富度不足,難以滿足用戶的 " 逛 " 需求;并且內容化探索也有限,缺乏刺激消費的場景。
有商家向媒體抱怨:" 京東最明顯的問題便是給新品牌留存的手段非常少,因為沒有內容引流,在不買量、不找其他渠道引流的情況下,數據其實不好。"
更有商家進一步透露:" 大促期間,假設我手里有 10 萬營銷預算,投到天貓可以帶來 20-30 萬轉化,投到京東也就十多萬左右。"
因此,當熱潮褪去,想要 POP 商家繼續掏腰包參與百億補貼,京東必須拿出更大的蛋糕才行。
轉向徹底但路徑模糊,京東還要迷惘多久?
" 低價已經成為京東內部的一種氛圍,甚至是一種政治正確。" 有京東內部人士向媒體透露。
外界看到了京東的決心與魄力,但對低價戰略如何落地是模糊的。實際上,在京東內部,關于低價戰略的分歧也很大。
一位京東人士向晚點 LatePost 透露,京東的核心高管們,有的認為主站應該迎戰抖音和快手,有的把美團作為第一競爭對手,還有的認為狙擊拼多多才是最重要的,甚至連劉強東也在思索中。
因此,就如何實現 " 低價 " 這一戰略,京東更多時候是摸索著前進。但含糊的路徑,很容易加劇分歧與內耗。
以采銷改革為例,員工績效考核指標從平臺收入和利潤轉向銷量,鼓勵員工引入更多低價產品。
然而,消費者上京東往往就是沖著自營商品來的。一位京東采銷人員告訴 36 氪," 相同的坑位給到自營商品,GMV 轉化就是比第三方商品高。" 采銷人員無法沖業績,改變意愿自然非常低。
此外,京東還實行采銷分離,避免內部員工用流量坑位、營銷工具等與商家議價,騰挪出降價空間。
但如此一來,業務上從對接一人變成對接多人,不僅溝通成本增加,KPI 的劃分更令人發愁。據 36 氪了解,去年京東的高管會上,多位高層都表達對這些方面的擔憂。
這些由下至上的種種問題,都需要一個明確的方向來指導行動。
在這一點上,阿里顯然要精明一些。馬云提出的 " 回歸淘寶、回歸用戶、回歸互聯網 " 戰略思路,可以對號入座到扶持中小商家、提升用戶滿意度和黏性、探索新營銷模式等一系列措施上,高層一錘定音,打工人老老實實完成 KPI 就行了。
并且這就是在阿里生態上糾偏而已,再怎么折騰,也還在舒適圈。
但京東,卻是徹底轉舵。市場最擔心的地方就在這里——對任何零售模式來說,低價和品質化總是不可兼得的,京東這種顛覆性改革,很可能會模糊平臺品質化調性," 換血 " 用戶心智。
" 京東如果放棄主站的基調和用戶群體,有可能得不償失;如果只是板塊內起防守反擊,性價比策略外溢到主站拉動整體銷售額的作用終歸比較有限。" 有投資人擔憂道。
如此一來,京東無疑會陷入 " 騎虎難下 " 的局面:一方面,低價勢在必行,但另一方面,如果具體方案存疑,定位導向模糊的問題遲遲不能給出確切答案,百億補貼的持續推進會侵蝕更多利潤。
畢竟從過去兩年財報來看,京東的收入雖然穩健,但利潤的增長還是要算上 " 降本增效 " 的功勞。
招商證券曾預測,京東的百億補貼計劃將會使其 EBITDA 利潤率從 3.2% 下降至 2.4%。從這一維度來說,京東的任務不僅更艱巨,能夠糾結、試錯的空間也不如同行寬裕。
目前來看,其內部已經傳遞出 " 破釜沉舟 " 的訊號:今年元旦起,副總監以上以及相對應的 P/T 序列以上全部高級管理人員,現金薪酬全部降低 10%-20% 不等,職位越高降得越多。
但這種 " 行軍打仗先減糧草 " 的做法,本身就有待商榷。
更何況,對于京東百億補貼,拼多多也積極應戰起來了。其 2022Q4 電話會議提到:拼多多將勇敢地面對這樣的競爭,包括在某些時候競爭的異化。
今年 618 期間,拼多多對 3C 電子品類、官方旗艦店扶持力度加碼,也基本是貼著京東在打。
總的來看,如何修復改革措施遇到的各種落地 bug,消除低價轉向會改變平臺調性的顧慮,以及如何應對百億補貼下激增的開支,是京東需要深思的問題。小結
京東其實是一家善于打仗的公司。
猶記得 2012 年,劉強東以 " 未來三年京東商城大家電零毛利的代價 ",誓要從國美和蘇寧口中撕下大家電品類的一口肉。時至今日,在家電零售領域,京東依然是當之無愧的霸者。
只不過,現狀京東已從進攻者變成了守擂者,時代也不是當年與蘇寧打價格戰時的時代。
整體而言,京東的低價戰略轉向,仍處于探索期:選擇 " 平價 + 服務 " 的中庸路線,踩不中市場節奏;拉攏第三方商家,卻狠狠傷了自營兄弟的心;面對剪不斷理還亂的局面,內部力量難以擰成一股繩。
但改革付出的短期陣痛在所難免,長期依然勢在必行。
畢竟在危機四伏的環境里,京東留在原地,會陷入只防無攻的被動局面,主動出拳,或許還能搏擊出一片新天地。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
京東玩不起“低價”?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本|表外表里,作者|周霄、譚鳩云,編輯|曹賓玲京東正
-
高溫紅色預警!北京今日大部分地區最高氣溫將超 40 ℃!河北這些地方最高氣溫將達 43 ℃,還沒入伏,為啥天氣這么熱?
中央氣象臺7月6日06時繼續發布高溫橙色預警:預計7月6日白天,華北中東
-
暑期劇集營銷,熱門劇贏家通吃|今日熱議
文|犀牛娛樂,作者|胖部,編輯|樸芳7月2日,空降騰訊視頻的《玉骨遙
-
高盛被指“掀桌子”,百頁報告看空數只銀行股,是否夸大其詞?A+H 兩地如何反應?
財聯社7月6日訊(記者閆軍)7月5日,有關高盛下調國內銀行個股評級的小
-
當前觀察:致命周期降臨,旺仔牛奶們快坐不住了
旺仔牛奶在2022財年收入不增,反而呈兩位數下滑,雖維持在百億級規模,
-
世界熱推薦:沒上市的二線互聯網公司,都急了
調整期后的互聯網巨頭,今年以來明顯復蘇。拼多多業績大增,騰訊控股、
-
拳皇98連招技巧(拳皇98怎么連招
hello大家好,我是城鄉經濟網小晟來為大家解答以上問題,拳皇98連招技
-
社論丨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打造完整且有韌性的產業鏈供應鏈 環球滾動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在《求是》發表署名文章《加快建設以實
-
適合定投的基金有哪些?基金定投周期多久最好?
適合定投的基金有哪些?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指數基金、ETF聯接基金等都適合做定投,債券基金和貨幣...
-
什么叫除權?為什么股票一除權就虧了?
什么叫除權?除權也叫向股東配股,是指股份公司因向股東送紅股等,股份增加,每股股票的實際價值減少,需...
-
新股市值配售是利空嗎?新股市值配售怎么算?
新股市值配售是利空嗎?不是利好,也不是利空。配售股跟股票的漲跌沒有什么關系。想買這只股票的話,可以...
-
歌手李玟出道30年:紅發熱辣背后,她把悲傷留給自己 天天觀焦點
7月5日晚間, 李玟去世 詞條登上微博熱搜榜,1小時閱讀量突破7億。圖片
-
焦點信息:字節繼續變“硬”
字節跳動再度涉足硬件領域。日前,根據《晚點 LatePost》報道,字
-
世界觀天下!小鵬MPV內飾首曝 高端大氣上檔次
小鵬MPV內飾首曝高端大氣上檔次近日,一組小鵬首款MPV小鵬X9的諜照曝光
-
奔馳新款GLE將7月10日上市 全系48V配置更豪華
奔馳新款GLE將7月10日上市全系48V配置更豪華今年2月份,梅賽德斯-奔馳
-
方程豹首款車型定名豹5 或40至60萬 年內交付_焦點短訊
方程豹首款車型定名豹5或40至60萬年內交付網友:仰望青春版
-
6月銷量超14萬輛,奇瑞哪來的能量?
6月銷量超14萬輛,奇瑞哪來的能量?奇瑞集團今年以來的增速一直位居全
-
內外變化不小 全新奧迪Q7渲染圖曝光
內外變化不小全新奧迪Q7渲染圖曝光近日,全新奧迪Q7的渲染圖曝光,新車
-
2023年5月標致5008銷量如何? 在SUV車型中排名怎么樣?_焦點簡訊
近日,2023年5月份乘用車銷量數據出爐,眾車網行業監測數據表明:標致5
-
每日熱議!明年各生肖的運勢如何,十二生肖與人生運勢
害太歲之年謹記言多必失,肖羊者宜有先難后易的心理準備,不宜將目標訂
-
愛笑的人也會抑郁么?怎么和抑郁癥患者相處?一文了解-滾動
不要說“這算個什么事兒”“小心眼兒”“人家的處境比你還難,也沒有抑
-
熱頭條丨聰明的管理者,是怎么用 OKR,實現高績效的?
對于每一個想要創造高績效的管理者,總會遇到這些難題:如何設置合適和
-
谷歌“量子霸權”實現了?幾秒計算量相當于傳統超算 47 年!
量子計算機被科學界廣泛認為是計算能力提升的關鍵點,其擁有的前所未有
-
美聯儲會議紀要:幾乎所有官員都預計年內繼續加息-天天快資訊
當地時間周三(7月5日),美聯儲發布了6月貨幣政策會議紀要。會議紀要
-
圈內刷屏!又有 140 家中資銀行位列全球 1000 強,工建農中包攬前四,中美歐大行瓜分前 10
一年一度的《銀行家》世界銀行1000強榜單昨日再度在國內銀行圈內刷屏。
-
65% 創業者,都患過抑郁癥
20億?王興用20億幫了王慧文?!不愧是上下鋪的好兄弟!就在6月29日,
-
今晚剛發布這手機,有點硬! 前沿熱點
PS:剛發布的榮耀X50,文末有我們的上手視頻。感興趣的直接下滑查看。
-
我國首個開源桌面操作系統“開放麒麟 1.0 ”正式發布 熱消息
品玩7月5日訊,據央視新聞報道,7月5日上午,我國首個開源桌面操作系統
-
微信輸入法來了,其他輸入法接得住嗎? 天天時快訊
幾天前,微信鍵盤在更新中更名為微信輸入法。不知道你們會不會跟果子一
-
宣講團走進北京汽車博物館 倡導快遞外賣從業人員守法文明出行
倡導大家及時自主淘汰違規電動三、四輪車,號召相關行業企業強化交通安
精彩推薦
閱讀排行
精彩推送
- 【環球時快訊】你發現沒?蘋果從...
- 辰安科技(300523):7月5日北向...
- 今天國際(300532):7月5日北向...
- 長城汽車2023年1-6月銷售52萬輛...
- 中信股份(00267.HK):7月5日南...
- 紫薯一次可以吃多少(紫薯一次能...
- 7月5日基金凈值:嘉實研究阿爾法...
- 吳江輝履新南昌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
- 日本前首相菅義偉訪印,視察印度...
- 今年北京市普通高中招生規模約8...
- 北京通過首家企業個人信息出境標...
- 助企擴大用工規模 強化困難人員...
- 誰會是下一家 3 萬億企業?投...
- 被逼到墻角的火山引擎
- 字節繼續變“硬” 今日熱門
- LG Ultra Fast IPS 電競顯示器搶先體驗
- 來了,這就是當下性能最強的安卓...
- 歌手李玟去世
- 延續透明設計!Nothing Phone(...
- AITO 問界,不負十萬熱愛
- 最新快訊!問界背后,華為牽手汽...
- 激進的 Temu,正經歷陣痛
- 天天快看點丨電動車的底,讓自己...
- 又玩“快閃”,智能汽車上演行情...
- 李玟抑郁癥輕生去世 終年48歲 ...
- 給父母買醫療保險一年多少錢?怎...
- petct商業百萬醫療險報銷嗎?怎...
- 世界熱訊:給父母買什么保險好呢...
- 焦點快看:買了兩個意外險可以重...
- 中韓尊耀一生臻享版終身壽險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