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智能 > 正文

當旗艦手機將開始用上鈦金屬,這意味著什么

2023-08-03 15:17:27來源:ZAKER科技  

雖然目前距離蘋果下一代旗艦 iPhone 機型發布至少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但與以往一樣,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關于它,以及其潛在競爭對手的外觀設計和機身材質爆料出現了。

在這些爆料中最值得關注的一條,自然便是這些新機很可能會 " 不約而同 " 地采用鈦合金的機身框架材質。


【資料圖】

但首先需要說明一點的是,無論蘋果是不是真的會在今年秋季推出配備鈦金屬中框的新款 iPhone,他們都不會是第一家將這種金屬材質運用到手機上的廠商。因為在此之前,包括威圖(VERTU)、Essential 在內的廠商早就已推出過配備鈦金屬框架,甚至是全鈦金屬外殼的機型了。

然而,威圖的手機畢竟屬于只有極少數消費者才能買得起的奢侈品,Essrntial Phone 雖然定位主流旗艦,但在市場上卻也僅僅 " 一代而亡 ",并沒有真正進入大眾的視野。

所以當蘋果、三星、小米等主流廠商的新機,先后被曝出或將采用鈦金屬來打造時,實際上就意味著 " 鈦手機 " 這個概念第一次有機會被大多數消費者所認知,并且有望對整個消費電子市場造成一定的影響。

鋁合金 or 不銹鋼,主流手機的金屬材質有那些問題

那么鈦金屬用在手機上的好處到底是什么,它又會如何影響智能手機行業以及消費者的認知呢?

首先,如果大家熟悉 iPhone 產品線可能就會記得,最近幾年 iPhone 在中框金屬的材質選擇上,一直都執行著 " 區別對待 " 的策略。即定位相對較低的機型使用鋁合金框架,而高端的 "Pro" 后綴產品則會使用拋光不銹鋼框架。

為什么蘋果會這么做?一方面是因為拋光不銹鋼在視覺上看起來 " 閃閃發亮 ",確實比磨砂材質的氧化鋁更有檔次感。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不銹鋼材質的物理強度要遠高于鋁合金,所以也使得 "Pro" 版 iPhone 更不容易因為磕碰在中框上留下傷痕,同時在受到持久性的外力擠壓時,也會比鋁合金中框更靠譜、更能保護機身內部的元器件。很顯然,這就意味著不銹鋼中框非常符合 "Pro" 版 iPhone 的 " 專業向 " 定位。但不銹鋼材質卻有一個天生的短板,那就是它的密度太高,以至于會過分增加手機的重量。所以這也是為什么 iPhone 14 Pro Max 會重達 240g,比機身更大、電池容量也更大的三星 Galaxy S23 Ultra(使用所謂 " 裝甲鋁 " 中框)還要沉的原因。

鈦中框或許利好 iPhone,但可能不見得適用于其他品牌

那么如果用鈦金屬取代不銹鋼來制作手機中框,會發生什么呢?

大家要知道,鈦金屬在強度上其實比優質鋼材是要略低一點的(這就是為什么許多高端潛水表寧愿用鋼外殼、而不是鈦殼或鋯殼的原因),所以換用鈦中框并不一定會讓手機更耐用。

但是在強度只降低了一點點的前提下,鈦的重量比鋼要輕了 45%。這也就意味著當它被用在手機上時,能夠提供比鋁合金高得多的機身強度和耐磨性,同時還有望控制住機身重量,至少對于 iPhone 來說是這樣的。

請注意,我們必須要強調這一點,因為雖然很多朋友可能對鈦金屬有著 " 又硬又輕 " 的印象,但實際上真要論起密度(重量)來,鈦還是比鋁明顯要重一些的。

網傳的 " 鈦金屬 iPhone" 假想圖

所以這就很可能會導致一個有點滑稽的結果,那就是 iPhone 在換用了鈦合金中框后雖然確實能減重,但對于其他那些現在本就用著鋁中框的機型來說,換成鈦金屬即便可以大幅增強機身強度,卻可能會帶來較為明顯的重量增加。

而且鈦金屬中框還有一個難以忽視的痛點,那就是成本。畢竟曾經的 Essentaial Phone 之所以倒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鈦金屬中框的加工難度太大,導致產能和成本都控制不住,最后使得其既不能及時大量出貨、利潤率還受到了影響。或許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從目前的相關傳言來看,除了蘋果之外,其他廠商似乎都只打算將鈦中框局限于單一一款產品,甚至有可能將其作為特別 " 限量版 " 推出,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規避增重和成本的影響。

這似乎也就意味著,雖然這次依舊有著 iPhone 的 " 帶頭作用 " 在發揮影響,但鈦金屬在智能手機上的運用,很可能不會像此前的指紋識別、異型全面屏那么廣泛,它或許注定只會成為極少數旗艦機才用得起、也才敢去用的設計。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