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智能 > 正文

00 后暑假打工生存指南:一小時 4 塊錢,玩轉資本家

2023-08-16 14:10:47來源:ZAKER科技  

文 | 五環外 OUTSIDE,作者 | 劉奕然,編輯 | 車卯卯

經濟獨立,是很多大學生的終極夢想。


(相關資料圖)

暑假來臨," 無所事事 " 成為大學生們最恐懼的生活狀態,放假在家口袋空空,唯有大把的時間可以揮霍,宅在家里的時間越長,焦慮就會隨之成倍增長。

找份暑假工開始成為很多 00 后的第一要務,忙碌充實、自由短期、還能順便賺點快錢。

當第一批 00 后開始整頓職場之際,未畢業的大學生們也十分期待成為 " 暑假工俠 ",賺錢是次要的,靠多送一塊麥樂雞、把中杯做成大杯來 " 玩轉資本家 ",才是暑假工的主線任務

對工作的一切不滿,都將成為顧客奶茶里滿滿的小料。

他們原本對這個暑假有著詳盡的計劃,包括上崗后的為人處事、摸魚技巧和工資怎么花,只是沒想到,第一盆冷水從找工作開始就已經被潑下。很多人即便對就業難有所耳聞,但沒想到連暑假的兼職也這么難找。

青春不再沒有售價,00 后開始被幾塊錢一小時的暑假工量化。

01 大學生暑假工,當代實用主義急先鋒

00 后大學生,似乎已經成長為最務實的一批年輕人。

作為一個盛產各類 " 特種兵 " 的群體," 不怕吃苦不怕挨累 " 是當代大學生的顯著特性,人均掌握了 " 苦中作樂 " 的核心技能。

高能量和體力是年輕人的特性,面對極低的時薪,他們會率先自嘲為 " 廉價勞動力 "。

在很多人眼中,成為暑假工和窮游一樣,都是豐富人生體驗的素材,哪怕工作一個月 1500 無休還是愿意火速上崗。

" 放假也沒錢出門玩,在家躺著被爸媽看不順眼,還不如出門打工,充實有錢賺。"

工作沒高低,00 后成為率先實踐這個概念的一批人,無論在哪個學校讀什么專業,都不妨礙他們急著在暑假為自己找份 " 體力活 "。

暑假工,00 后心中充實人生的方式(圖源:網絡)

找工作就找自己熟悉并喜歡的,暑期開始,有無數大學生涌入餐飲行業。

奶茶店成為很多人的首選,上手快、工作氛圍適合年輕人、能蹭上員工福利實現 " 奶茶自由 "。只是沒人告訴這些剛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永遠不要把打工這件事想象得太美好。

如果早 9 到晚 9 的工作時長不足以將人勸退,那切不完的橙子、熬不完的珍珠、挖不完的芒果一定可以。

鐵打的工作步驟,流水的暑假工。在奶茶店工作,每天都像一場現實版的經營類小游戲,區別在于酸痛的肌肉、不停催單的外賣小哥和更加不講理的顧客。

00 后暑假工會將所有戾氣,融進每一錘 " 暴打檸檬 " 的制作過程中。

入身餐飲行業,人就像一個不停打轉的陀螺,只有在打卡下班后才能停止旋轉,并要負責打掃店內的衛生。餐飲行業的短工時薪從 6 元一小時到 12、3 元不等,人員缺口大又好上手,每個暑期,餐飲行業中都吸納了市面最多的學生工。

但當雇主在慶幸自己在收獲廉價勞動力的同時,命運也為他們暗暗標好了價碼,人工成本縮減的同時,自家后廚的配方很可能早被抄底。

在暑假工層面,這個世界不存在商業機密(圖源:網絡)

暑假工圈流傳著 " 三不進 " 經驗總結:不進餐飲、不去刷單、不要進廠。

" 集中營 " 是大學生進廠后的普遍感受,去過廠內工作的暑期工,會向后輩傳遞傳遞 " 永遠不要進廠 " 的忠告。

入住工廠 8 人寢宿舍后,會立刻開始懷念學校宿舍的 4 人上床下桌。繞過學生工壓價和黑中介抽成后,進入工廠后的生活直接簡化為 " 手動著,人木了 "。

成為嚴格意義上的流水線一員,習慣 " 有腦訓練 " 的大學生似乎很難適應這份 " 無腦工作 ",除了機械的工作內容,也有逃不過的組內人情世故,得罪組長轉天就會被安排更辛苦的工作,短期工也會被長期工排擠。

暑假工進廠最開心的只有兩天,被錄用的那天,和簽離職單走人的那天。

所有 " 進廠避雷貼 ",都是嚴格意義上的血淚教訓。

在網上搜索 " 暑假工 " 時,會發現畫廊、咖啡廳、書店和電影院檢票員,是暑期臨時工中最為緊俏的 " 體面工作 "。工作環境好和清閑是最大的硬實力,但只有極少數大學生才能找到這樣的工作。

如果脫離一、二線及省會城市外,相近的職位就會迎來另一輪的斷崖式下跌。

職位稀缺程度,甚至會讓身在其位的幸運兒惴惴不安(圖源:網絡)

幸運者總是少數,一天賺 80 已經算得上高收入暑假工。

賺著最低時薪的大學生們,總會想辦法化身 " 暑假工俠 " 來試圖虧死資本家,如同打滿每個經手的冰淇凌甜筒。

02 暑假找工作要素:天時地利人和

成熟打工者的必修課,是要學會如何粉飾自己簡歷上的 gap 空白。

而只想打短工的 00 后學生,要學會從面試時就謊稱自己是長期工開始。很多大學生不好意思張口,即便邁過第一步成功入職,也面臨無法為自己找到合適的借口離職。誠實作為一種優良品質,第一次成為涉世未深群體的求職阻礙。

事實證明,不少正式長期工的試用期的八折薪資,還要比暑假工高上一大截。

穩定作為雇主的重要考核標準,想打短工的大學生們在未畢業時期就已經陷入求職劣勢,即便時薪只有幾塊錢一小時。

試用期不給工資、直聘變成 " 直騙 "、工資的一半被中介抽走的情況屢見不鮮。00 后在這樣的窘境下,逐漸開始對求職市場產生信任危機。

互相粉飾試探,是未畢業大學生尚未參悟的求職潛規則。

聰明的大學生們,率先將求職目光瞄向大品牌,麥當勞、瑞幸、優衣庫接連成為暑假尋找短期工作 00 后的最佳庇護所。

冒充長期工對未畢業大學生來說,是枚不知何時爆發的心理炸彈(圖源:網絡)

大品牌的優勢,在于突破了求職限制,麥當勞、肯德基在三、四線城市依然有職位提供。

大學生中曾經盛傳,去麥當勞當兼職也是向麥門效忠的方式,甚至有人去麥當勞兼職的目的就是為了 " 半價員工餐 " 的福利。

關于大型餐飲就業體驗褒貶不一,就經驗者談,打這場短工是否愉快,絕大程度上取決于店長和同事是否好相處。無論如何,在麥當勞當過暑假工,也能四舍五入算在 500 強外企實習過。

大企業不養閑人,連鎖快餐店也會面臨 " 兼職多,排班少 " 的問題,暑假工更是會最快招滿。

線上投遞簡歷成功率低于線下,機會總是留給愿意多動腦筋的大學生,也有人通過外賣對話框求職成功的先例。

" 員工福利 " 對大學生來說,就是實打實的軟性補貼。瑞幸一天兩杯員工飲的市價,有時甚至會超過一個暑假工一天的工資。

優衣庫是苦力暑假工的典型代表,短工兼職圈內更是直言不諱的將其稱之為 " 辛者庫 "。要求多、口號響,據說 00 后暑假工在優衣庫兼職一周后做夢都在吟唱 " 歡迎光臨 "。

" 上班累不累 " 問題下是一片廣泛的沉默(圖源:網絡)

" 一小時 16 元,還要負責收拾衛生 " 沖上熱門社會新聞,但當深入探究到 " 暑假工 " 的群體時會發現,工作強度和薪酬已經占據了隊伍中的前列。

越大的品牌要求越多,越以服務、便利著稱的品牌,背后就有越多崩潰的暑假工。

大家在找工作時最容易忽略的,就是作為顧客時體驗感好的品牌,背后往往擁有一群最疲憊的打工者在維護。

保障,對暑假工來說始終是相對的,至少在大品牌工作試用期能確保拿到工資。

在顧客臉上看到笑容,一種僅限年輕人的成就感

所有的線下暑假工,都是對年輕人體力和耐力的比拼,線上更像是一場對于分辨能力的考驗。

零經驗的大學生,在網上找到簡單、好上手、來錢快的工作,需要天時地利和人和。

線上客服和派單、刷單的坑人套路,從互聯網興起那天還是始終換湯不換藥。

區別更大是話術上的改變,從 5 年前的 " 不需要經驗,學生、寶媽空閑時間都能做 ",變更為 " 姐妹們,別再出門打暑假工了 ,我幫大家找到了線上搞錢方法 "。

小紅書上有無數關于暑假工的筆記,00 后們意識到 " 暑假工就是廉價工 " 的底色后果斷辭職,在這樣的跑路貼文下,總會有無數人蹲守。

" 來當水軍,一天幾十,夏天姐妹們賺個冰淇淋錢,感興趣私 "、" 聽說給人評論就有錢賺,立刻跑路。"

每個 " 帶我 " 背后,都有一個焦急的待上崗暑假工

5 年前相近評論區下,會有當年的一連串的大學生打下 " 求帶 ",如今上鉤的還是同一年齡段的年輕人。

03 青春沒有售價,暑假工一小時 4 元起

傳聞暑期是中小商家老板一年中最喜歡的季節,因為在這個時段總有大量的暑假工可供挑選。

"00 后整頓職場 " 的背后真相,是新一代年輕人面對不公平待遇絕不忍氣吞聲的底線,但如果被禮貌和平等對待,他們也將是最為乖巧的 " 職場順毛驢 "。

這套標準在暑假工中依然適用,只要年輕人們能在工作中獲得相應的認同感,無數雇主也將在這個夏天收獲了自己的 " 最佳雇員 "。

對工作尚有激情是暑假工的常見現象(圖源:網絡)

但快樂打工者總會是少數,互聯網中鋪天蓋地的 " 暑假工避雷 " 中,被當成軟柿子捏是最為普遍的現象。

錄用后排班少、要求暑假工隨叫隨到、老員工摸魚任務壓在暑假工身上,日結月結金額上永遠扯不清的糊涂賬,都是暑假工面臨的直觀問題。

暑假工站在苦力分配的最底端,被徹底工具化。常常拿最低的工資,干最累的活,站最久的班。所有新人踏入工作都會不知所措,人人都強迫自己試圖在試用期過程中快速成長。

" 工資已經很低,拿這么點錢就不能讓我再受氣了 " 是 00 后暑假工的共同心聲。

在身心俱疲下,變身 " 暑假工俠 " 是他們的一場絕地反擊。

主打逆反心理的 00 后大學生,會在披薩上加倍鋪滿芝士、一份漢堡套餐送出十幾包番茄醬、在肉松小貝上裹上半斤肉松、把店內空調開到最低。

" 提前吃到成年人的苦 "、" 覺得自己沒有價值 " 和 " 把青春廉價出售 " 的現實遠超了大家的心理預期。

兼職暑假工成為他們認清社會的第一步,一個個試用期將現實平攤在大家面前。

做暑假工,永遠和顧客站在同一條線。(圖源:網絡)

不難發現,Z 世代年輕人身上有著一種脫離年齡段的 " 務實感 "。

作為從未踏足社會的未成年人和在讀學生,其中很多人也許對于 " 經濟下行 " 和 " 就業難 " 并沒有清晰的實感。

對于象牙塔外的世界,也許只聽說 " 上屆學長畢業后沒找到工作去賣了二手車 "、" 大學生畢業很難找到專業對口工作 "、" 應屆生的宿命就是去電話推銷,打完 500 個電話才算正式成年 "。

工作不好找,要抓住眼前一切可以抓住的,即便時薪只有 4 塊錢。

放假在家,暑假找一份工作可能只有最樸素的出發點:什么都不做時間終歸也會浪費掉,能賺一點是一點;同學都在打暑假工,自己沒法在家里看著別人賺錢,即使一天只有 40 塊,也不會平白從天上掉下來。

打暑假工的意義在于開拓眼界,或者經過錘煉后才能真正懂得唯有讀書高。

亦或者有著最平常的短期小目標,在能自由出門旅行的第一年中,打工攢一個月的旅行基金爭取在暑假結束前也能當上一回 " 特種兵 "。

最重要的是不用手心朝上,用自己的努力賺點錢,用自己的錢給自己買喜歡的禮物,無論衣服、球鞋還是二手平板。

最坦誠的快樂,詮釋辛苦打工的終極意義。(圖源:網絡)

不用拋開學歷和專業來看待 00 后,他們早已經親身驗證工作本沒什么高低。

現代生活中早就不存在什么 " 體面的工作 ",丟不掉的 " 長衫 " 只是因為兼職工作服要押金 200。

04 結語

在暑假期間賺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多年以來始終是年輕人的共同夢想。

夏忙冬歇,假期外有學業壓力,寒假有半數時間在忙著籌備過年,在讀大學生們會將 " 打工賺錢 " 的希望都積攢于夏季。

找暑假工像是一場激烈的躲避球游戲,學習躲過壓榨員工的店長、欺負新人的老員工、莫名其貌的手續費和總想二輪壓榨的中介,開場就是地獄難度,即便如此還要削尖腦袋才能爭取到上場的資格。

一半靠努力一半憑運氣,很多人打了一假期苦工,在假期結束的時候仔細一清算,刨去交通和飯補," 第一桶金 " 的概念早就被拋之腦后,最終還算倒貼錢才打完了這趟工。

但這一切對 00 后大學生來說都還算可以承受,人生主打體驗,體驗再糟糕也只是人生的支線任務。

畢竟暑假工最大的員工福利,實際上就是隨時可以辭職跑路,還遠遠沒到中年人的無奈人生階段,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