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智能 > 正文

突然崩了,股價大跌:100 多億沒了

2023-08-19 22:13:58來源:ZAKER科技  

鉛筆道作者丨夏雨

8 月 17 日晚,一段疑似已故女星李玟生前講述參與《中國好聲音》時遭到不公平對待的錄音曝光,引發關注。


【資料圖】

《中國好聲音》通過官方微博回應稱," 近日,部分自媒體賬號在網絡平臺散布經惡意剪輯的錄音‘李玟生前控訴《2022 中國好聲音》’,是對逝者的不尊重,也嚴重損害節目形象,我方表示強烈譴責。" 并表示之后 " 出于對逝者的尊重,我們不再對此事過多解釋 "。

8 月 18 日截至發稿時,《中國好聲音》的制作方星空華文股價大跌 23.43%,報 94.95 港元,市值 378 億,市值蒸發超過 100 億港元。創下了上市以來單日最高跌幅。

去年 12 月 29 日,星空華文在香港聯交所上市。上市之后股價持續上漲,今年 6 月曾達到 518 億港元市值。

2012 年,星空華文的前身燦星文化從荷蘭引進《The Voice of Holland》的節目版權,推出了當時最受歡迎的唱歌比賽節目《中國好聲音》——今年最新一季《中國好聲音》仍然奪得收視率第一。播出 11 季后,《中國好聲音》創下中國季播持續時間最長綜藝節目的記錄,成為公司旗下吸金能力排名第一的綜藝 IP,上市之前三年該節目在公司的收入占比均在 25% 以上。

為星空華文帶來收入的綜藝節目 IP 還包括《這!就是街舞》、《蒙面唱將猜猜猜》、《跨界歌王》等 16 部。按 2021 年收入計算,星空華文是國內最大綜藝節目 IP 創造商及運營商,市場份額為 1.6%。

但近些年,《中國好聲音》" 聲量 " 持續下降,最明顯反映在市場表現上。這檔節目一年能給公司帶來十幾億元收入,數億凈利潤。而招股書顯示,2019 年至 2021 年,《中國好聲音》分別貢獻收入為 4.90 億元、3.24 億元、2.56 億元。毛利率更是從 2019 年的 46.6%,降到 2021 年的 2.2%。

《中國好聲音》也是星空華文市場表現得 " 晴雨表 "。2022 年,星空華文的營收為 8.73 億元,同比減少 22.5%,連續四年下滑。和 2019 年的 18.07 億元相比,星空華文去年的營收規模已經縮減 52%。

根據星空華文 8 月 2 日公告,預期上半年取得收入介于 1.42 億元至 1.52 億元 ( 而于 2022 年同期取得收入 1.83 億元 ) 及凈虧損介于約 1460 萬元至約 1830 萬元 ( 而于 2022 年同期凈虧損約 630 萬元 ) 。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從電視臺起家的傳統長綜藝制作方局限很明顯。遠川研究所總結了星空華文的幾大短板:

綜藝制作方最大的瓶頸在于沒有流量,需要依托電視臺或視頻平臺的流量,綜藝節目的效果又無法預測;節奏快、成本低的中短視頻直接沖擊了綜藝制作商的基本盤;綜藝的模式沒有什么門檻,一檔節目火了之后,會有無數類似的節目出現、用戶很快審美疲勞。

說白了,這行業是 " 城頭變幻大王旗 "。《2021 騰訊娛樂白皮書》顯示,當年綜藝節目播出總量為 193 個,星空華文制作的包括《中國好聲音》、《這!就是街舞》在內的綜藝節目都不在熱度前十的榜單。

星空華文也意識到了自身對《中國好聲音》的過度依賴,有很多新動作,比如進軍元宇宙、成立 Web3 娛樂公司等。當下重要的任務,還是在上市后資金較為充裕的情況下,打造出不說取代、至少接近《中國好聲音》爆款程度的新節目。

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封面圖來自微信圖庫。本文寫作中參考了每日經濟新聞、文娛價值官(陳桐)、 時代周報、猛犸財經、遠川研究所等報道,一并致謝。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