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智能 > 正文

李杰執掌一加 800 天:不玩機海戰術,只想“卷”產品

2023-08-20 06:14:09來源:ZAKER科技  

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何珊珊

8 月 16 日下午,一加中國區總裁李杰現身一加新品發布會。


(資料圖片)

與此前發布會相似,李杰身著白色 T 恤內搭和冷色系全套休閑西裝,并再次念出那句 " 不要溫和的進入賽場 "。

與一加創始人劉作虎不同,在 OPPO 擔任 10 年產品經理出身的李杰似乎更為內斂。在整場新品發布會上,李杰重在講解產品細節,專業名詞高頻輸出,但較少與現場觀眾互動。

這正如李杰所說,其做產品出身,不擅長面對鏡頭。李杰自言每周約有三天,幾乎 60% 以上時間在跟研發產品線開會。

自一加融合 OPPO 近 800 天以來,李杰掌管下的一加變化頗多。

作為線上品牌,一加開始借力 OPPO 的線下渠道,出現在多個城市核心商圈的 OPPO 旗艦店里,一加的用戶也開始共享 OPPO 的售后服務。

本次一加新品 Ace2Pro,延續 " 外觀不大刀闊斧調整,產品細節上精進 " 策略,宣布多項首發技術,例如 1TB 閃存、雨水狀態觸控、天工散熱系統等,但在定價上反而下調 500~900 元不等。

最為不同是,李杰一改過去的一加作風,面對友商對比,在 PPT 上 " 特意加上 " 幾頁產品對比圖,全方位回應。

或許是銷量加持以及對自己一手帶出來的新產品讓李杰有著極高自信。2023 年上半年,一加銷量同比增長 335%,而本次發布會結束后,據一加同步的數據,最新一加 Ace 2 Pro 的 15 萬臺預售機 26 小時售罄。

李杰相比卡價位優先 " 卷 " 產品的模式似乎初見成效,但如何長久保持將成為下一個問題。

時代周報記者發布會現場實拍

擠爆牙膏!走極致價格路線

2021 年 9 月,在 OPPO 已十年之久的李杰從 OPPO 調任一加任中國區總裁,接棒一加手機創始人劉作虎。

在此之前,李杰是低調的產品經理,自 2013 年起先后負責 Find 系列產品規劃及 OPPO 中國區戰略規劃等工作,完整經歷功能機到智能機時代的轉變,對產品設計有充分的經驗。因此,李杰說出 " 同價位優先‘卷’產品力,追求產品極致 " 的策略并不出奇。

此前外界有一種比喻,李杰接棒劉作虎掌管一加,好比庫克于喬布斯后接任蘋果。

但與蘋果一年發布一款新機的節奏不同。在 2023 年的上半年,一加一口氣發布 3 款產品,一加 11 、一加 Ace 2、一加 Ace 2V ,加上 8 月 16 日最新的一加 Ace 2 pro,一年內已有 4 款新產品。其中,面向中端的 Ace 系列是 2022 年 4 月李杰接管一加后,在經典數字系列基礎上推出的,就此開啟一加雙系列時代。

盡管新機發布快速,李杰并不認為這是機海戰術。在接受時代周報等媒體采訪時,李杰表示 " 一加非常明確不玩機海戰術,就數字和 Ace 兩個系列,主要聚焦在 2000 元以上線上市場,堅定讓每款產品都是在這個檔位里面最能打的。"

2022 年年底,OPPPO 開啟雙品牌戰略,宣布未來三年 OPPO 將為一加注資 100 億元,助其坐上 2000 元以上線上手機市場的頭把座椅,一加則背負起 " 中國區 3 年銷量過千萬 " 的指標。

不過,據 IDC 數據,2022 年一加國內銷量為 200 萬臺,距離千萬目標尚有較大距離。

面對銷量壓力,一加選擇下調價格,最新發布的產品在應用多項新技術拉高成本的同時進一步壓縮利潤空間,在上一代基礎上根據不同配置降價 500 元起。

新品展廳人們圍住原神 coser 拍照

價格對發布會的觀眾刺激更為直觀,李杰報出價格時,呼聲一片。但這熟悉的一幕在幾天前的小米新品發布時也出現。不禁讓人猜測在價格的制定上是否有因友商刺激而 " 連夜調整 " 的戲碼。

但李杰明確表示,該價格是早已定好的,并未有 " 連夜說服高管改價 " 這樣的橋段。

李杰對時代周報記者等媒體表示:我們現在就是要把 " 牙膏擠爆 ",定價策略邏輯是,一加要從小變到大,就要爭取更多用戶。定價思路一直非常清晰,主要是為了避免在生命周期當中頻繁跳水對首發用戶不友好,所以首發定價就比較極致。"

一名通信行業分析師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一加從加入 oppo 后定位從小眾高端走向高性價比路線,內部不和 Find 系列搶高端,外部不與蘋果華為拼太多營銷資源,目前應該主打的是 Redmi 的客戶群市場。在今年全球手機出貨量創新低,且上游芯片原材料降價的情況下,降價促銷量是正常手段。"

" 細節狂魔 ":狂卷產品力

在擢取市場的過程中,一加如何借力 OPPO 資源并區別于 OPPO 一直是重要命題。

一加融入 OPPO 前,一加數字系列 2021 年開始與哈蘇相機合作。融合后,哈蘇開始與 OPPO 主賽道為旗艦影像的 Find 系列合作,而一加則在數字系列保留哈蘇合作的基礎上,在 Ace 系列搭載索尼 IMX890 ,最新的一加 Ace2Pro 還宣布全面繼承 OPPO 旗艦影像核心算法和影像引擎。

而一加整體產品定位傾向于強化游戲手機屬性,這有別于 OPPO 的影像主賽道。

在剛發布的一加 Ace2Pro 多項最新技術中,李杰更多以游戲場景來體現性能變化的優勢。一加三大自研黑科技高幀引擎、HyperBoost 2.0 游戲穩幀引擎、靈犀觸控技術,都專為提升手游體驗打造。李杰開局放出的一加性能技術策略全覽圖,著重提到日常使用場景是快、省、久,游戲場面則講究順、穩、清。

以靈犀觸控技術為例,這是一加首次針對游戲汗手、屏幕沾水等場景的觸控痛點進行專項優化。而最新的雨水觸控,可大幅提升濕手操作精準度。

一加和原神合作的主題禮盒

此外,在一加 Ace 2 上,一加和原神達成了三年戰略合作,并投入一億元成立一加 - 原神體驗優化實驗室,新品發布會則再次與原神合作推出主題禮盒。

李杰曾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國內游戲用戶約 6 億多,比重高,是一個重要的核心場景。同時,手機要兼顧日常場景,如拍照、外觀等,如 Ace 系列,我們想做性能和游戲調教得好的主力機。

目前看來,一加的態度還是回歸技術的比拼。李杰發布會現場喊出 " 要拉高行業下限,比起卡價位,更優先‘卷’產品力。"PPT 展示頁面分別打出 " 重構性能想象 "、" 可能是目前最流暢的手機 " 以及 " 一加目前是安卓硬件天花板 "。

性能、流暢、硬件天花板,三個標語的關鍵詞都圍繞技術。

這似乎表明,一加 " 拉高行業下限 " 的方式在于極力重塑劉作虎帶隊時的 " 細節狂魔 "" 形象,包豪斯設計風格、工業藝術品,頂級配置等都是外界早期對一加的評價。

盡管與 OPPO 整合后一加高冷形象逐漸消弭,轉而面向中端新開 Ace 系列,價格不斷下探,從主打海外到開始側重中國市場,但 " 細節精美 " 的產品策略在回歸。

海外代言人

李杰在去年年初接手一加時,曾用三個月時間跟大量一加的老用戶、老同事大量訪談交流,甚至內部進行激烈討論,最終李杰將品牌關鍵特性制定為:" 極致性能 ""、" 質感設計 "、" 旗艦體驗 "。

從性能來看,一加再次喊出 " 淘汰 8G 運行內存 ""。李杰在新品發布會上場就放出大招,從 24G 運行內容的對比測試視頻開始展示。極致的運行內存基礎上,耗電與散熱是老問題。而針對這些問題,一加首發天宮散熱系統和充電 1 分鐘通話 2.87 小時,徹底與 " 充電 5 分鐘通話 2 小時 " 時代告別。

質感設計方面,一加 Ace 2 pro 再次延續 Ace2 系列的路線,外觀設計未有大幅度調整,但在細節和質感的精進上則強調提升。

例如,一加 Ace 2 Pro 攝像頭上對整塊 3D 立體玻璃采用微米級光刻紋理,讓鏡頭與機身融合體驗更好;外殼配色上參考跑車車漆配色采用漫反射工藝設計出 " 極光綠 " 和 " 鈦空灰 " 質感。

時代周報記者實拍一加 Ace 2 pro2 款配色

作為線上品牌,追求線下觸摸才可產生真實體驗的 " 質感 ",似乎有些反常。

但李杰的解釋是:" 作為資深產品經理,我相信大家還是在意質感的,手機是要時刻帶在身上的產品,關于美的需求是人的天然需求,所以質感是用戶痛點也是一加優勢。過往性能手機領域大家更多講性能、參數、配置、價格、跑分,但我們認為產品在質感提升方面會是一個重大機會點,多花成本也要做。"

想當 " 鯰魚 ",專注手機

在劉作虎回歐加控股任職后,OPPO 曾考慮過造車,但很快決定回歸手機及相關產品主業,避免造車牽扯精力和資金,專注在手機技術研發投入。

與 OPPO 態度一致,一加的未來打法上無意擴大產品生態,李杰明確表示:" 一加會專注在手機性能賽道,做細分市場領導者。不會像其他廠商拓展其他品類的產品,或跨界做原先并不屬于自己領域的事情。"

對于手機質感,李杰非常清楚,后臺保活、質感設計、觸控濕手操作體驗等細節,非常難通過線上美圖去做溝通和展示,線下旗艦體驗就變得更為重要。

2021 年據媒體報道,一加在全國共設有 16 家自營核心售后門店以及 12 家授權服務中心,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也僅有一家自營線下門店。而在 2021 年年底,據小米財報顯示,同樣依賴線上銷售的小米開出 10200 家線下門店。

在與 OPPO 融合后,一加迅速借力 OPPO 原有線下店和售后體系。到 2022 年 11 月,一加約入駐 OPPO 5000 家線下門店,下沉國內 2800 個區縣,4000+ 核心商圈,且 OPPO 售后對一加用戶開放服務。

" 一加借助 OPPO 的線下渠道后,對整體表現有比較大的加持和提升,所以接下來會同步去做。" 李杰對時代周報等媒體表示。

一加中國區總裁李杰

除了渠道,OPPO 也為一加帶來技術、效率加持。

李杰此前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外界部分聲音認為,一加與 OPPO 融合后失去很多東西,但從內部真實情況看,成本控制和新技術獲取有更多優勢。例如以前一加只有一兩千名工程師,融合后與 OPPO 一萬多名工程師合作,很多軟硬件架構可復用,研發效率更高,一加可專注做基于目標用戶的產品特征。"

國內眾多手機廠商不僅在線下渠道的開拓日益激烈,手機整體出貨量也面臨巨大壓力。

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數據,2023 年 1-6 月,中國國內市場手機總體出貨量累計 1.30 億部,同比下降 4.8%。智能手機出貨量 1.24 億部,同比下降 7%,國內手機市場狼煙四起。

但 IDC 預計,2024 年市場會真正復蘇,換句話說,黎明前將是搶占市場的重要時刻。

當晚的發布會上,一加公布數據顯示,一加上半年銷量同比增長 335%,是唯一實現三位數增長的品牌,這對李杰來說或許是個可喜的數字。

面對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態勢,李杰表示 " 一加不要溫和走進賽場 ",將充當 " 鯰魚 "。

他的策略是 " 爭取線上 2000 元以上的購買力用戶。" 他認為,手機作為剛需產品,每年在國內仍有 2 億多銷量,要爭取這部分有購買需求有購買力的用戶。

數據證明,一加當前的產品和策略是有效的,發布會結束后,據一加同步的數據,最新一加 Ace 2 Pro 的 15 萬臺預售機 26 小時售罄。

李杰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當前國內外市場面對的客群、商業、市場環境、產品布局策略都有不同。一加中國區業務市場策略、用戶定位都已非常清晰,將按自己的節奏走。"

" 我們認為手機是剛需,一加現在的體量相對于外部這么大的容量的市場來說,依然還有廣闊的成長空間。我們只需要做出更好的產品,爭取更多用戶。" 面對外部環境的競爭,李杰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