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 正文

智能健身鏡市場競爭激烈 FITURE推出低價版“魔鏡”能否突出重圍

2021-11-01 15:26:32來源:中國商報網  

繼獲得大額融資后,智能健身公司FITURE又有新動作。近日,FITURE推出魔鏡MINI,而此前又推出了魔鏡旗艦版,價格均比其第一款產品——魔鏡尊享版低了不少。智能健鏡賽道發展很快,不少廠商想率先占領市場。目前“百鏡大戰”已經打響,FITURE想要突出重圍或面臨不小的壓力。

魔鏡MINI價格低至2599元

10月30日,FITURE旗下的最新款產品——魔鏡MINI上線知名網紅主播李佳琦直播間。“這款產品的外觀像一面鏡子,鏡面會顯示在線直播課程,用戶可以對著鏡子鍛煉,同時看到自己的運動狀態。這也太方便了吧!”李佳琦解說道。

GetAttachment.jpg

李佳琦正在對魔鏡MINI進行講解 (截圖自李佳琦直播間)

據了解,魔鏡MINI價格為2599元(人民幣,除特別注明外,單位下同)。此前,FITURE先后推出魔鏡尊享版和魔鏡旗艦版,目前其天貓官方店售價分別為7500元和3699元。

三款產品的主要區別在硬件上。尺寸方面,魔鏡MINI的尺寸最小;儲存空間方面,魔鏡尊享版的儲存空間最大,為64GB,是其余兩者的2倍。在屏幕分辨率方面,魔鏡尊享版為4k超高清畫質體驗,旗艦版和MINI為1080p高清屏。

FITURE方面向中國商報記者介紹,在AI課程的覆蓋量以及技術提升方面,三款產品基本保持一致。“設備自帶的廣角傳感器會對動作進行采集,通過‘FITUREMotionEngine’TM系統,對比教練的標準動作。如果用戶的動作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魔鏡的屏幕上會有文字提醒。”

雖然FITURE方面對外稱,魔鏡MINI是從一開始就已經規劃的產品,目的為推進產品差異化布局。但也有業內人士向中國商報記者表示,魔鏡尊享版價格較高,但目前市面上性價比較高的同類產品越來越多。對于FITURE而言,走低價沖銷量也是一種應對競爭的策略。

在推出上述產品之前,FITURE已獲得大額融資。據了解,FITURE于2019年3月成立。2019年8月至今年4月,FITURE已拿到近4億美元融資。

智能健身鏡市場競爭激烈

根據艾瑞咨詢發布的《2021年中國智能運動健身行業研究報告》,今年中國智能運動健身行業市場規模預計約180億元,智能健身鏡行業市場規模預計約0.3億元;2025年,智能運動健身行業市場規模預計達到約820億元,智能健身鏡市場規模將達到約112億元。

目前,不少廠商想率先占領市場。今年5月27日,智能運動平臺咕咚推出FITMORE智能健身鏡;5月29日,樂刻旗下的居家健身品牌LITTA推出健身鏡LITTAMIRROR。此外,動魅科技的YUPP品牌、跑步機品牌億健也相繼進入智能健身鏡賽道,其產品售價在2499-4000元不等。

還有品牌在不斷進行產品升級。近日,國產健身鏡品牌Mirror宣布將在11月1日公測其AI動作捕捉系統,包括全身動作捕捉、隱私攝像頭、骨骼點識別等,另外,該品牌還推出“煥新不換機”活動,老用戶可免費升級上述系統。

據了解,Mirror在去年11月由團課健身品牌Justin&JulieFitness推出。目前,其天貓官方店鋪顯示售價為2599元。

國內的科技巨頭也嗅到了新商機。華為、小米、百度都在布局相關賽道。中國商報記者發現,目前國內部分科技巨頭推出的智能電視也可以實現智能健身鏡的功能,例如小米電視6至尊版以及華為智慧屏V65i等。華為產品的銷售人員向中國商報記者介紹,華為智慧屏上方的AI攝像頭可以進行骨骼關節識別,能對用戶的肢體進行精準分析。

外界推測,隨著這些巨頭的強勢參與,智能健身鏡賽道的格局可能會被改寫,FITURE面臨的壓力不小。

FITURE能走多遠

“無論有多少競爭者加入這一賽道,硬件和內容將一直是核心競爭力。”有行業分析師向中國商報記者表示。

據悉,在硬件方面,AI技術目前是智能健身鏡的賣點之一。但健身行業資深自媒體人、懶蝸牛創始人謝靚楷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有些智能健身鏡品牌的AI技術可能還不是很成熟。例如矯正延遲,缺少語音提醒,識別不準確等。

在內容方面,謝靚楷認為各個品牌的智能健身鏡課程內容的差距很大。“課程內容是否優質的標準在于能否滿足目標用戶的需求,激發他們持續使用的欲望。”

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朱嘯虎也曾對外表示,健身本質還是一個內容服務行業,每個廠商都需要去夯實自己在課程內容服務上的競爭力。否則就算是“百鏡大戰”也不過是“百鏡一面”。據悉,去年年底,金沙江創投參與了FITURE的A+輪逾2000萬美元的聯合投資。

中國商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市面上智能健身鏡內置的課程主要來自公司自主研發和第三方版權兩個來源。相比之下,公司自主研發的成本更高。設計一套合格的課程涉及場地、聲光電、教練、后期制作等方面。

“從目前來看,硬件方面的利潤已經比較固定和透明了,現在各廠商的利潤來源主要是付費課程,這和國外已經上市的智能健身公司Peloton的營收模式基本一致。”上述受訪分析師表示,智能健身鏡在中國是否為“智商稅”在一到兩年后就可以看出來。“因為現在的智能健身鏡都會贈送半年到一年的會員,我們需要等會員到期后觀察用戶的反饋,如果用戶被內容吸引,繼續付費,就說明智能健身鏡的內容是成功的;如果到期后用戶不再付費,產品放在家里‘吃灰’,那說明課程內容方面還要繼續打磨。”

據悉,FITURE為了打造優質內容,建立了一個4000平方米的健身內容創作基地。但一些健身平臺已經在居家健身內容領域“摸爬滾打”多年,例如健身平臺Keep,其擁有3億用戶,深耕居家健身內容六年。相比之下,2019年成立的FITURE顯然還算不上健身內容方面的“老手”。

此外,樂刻方面也向中國商報記者表示,其旗下的LITTAMIRROR的迭代已經在推進,主要涉及內容、運營服務的迭代,未來還會結合AI算法,研發一系列沉浸式的游戲課程,實現遠超過線下門店的海量課程供給。另外,樂刻還表示將開源LITTAMIRROR的硬件生態、操作系統及內容服務。

面對眾多廠商競爭,FITURE能走多遠?未來其還將推出哪些新產品以應對市場變化?中國商報記者將持續關注。(記者 頡宇星)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