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 正文

浙江發布指引外賣必修使用封簽 “外賣封簽”給送餐上了道安全鎖

2022-01-04 15:55:17來源:楚天都市報  

浙江省市場監管局日前發布指引,明確消費者發現外賣封簽不完整或已破損的,有權拒絕簽收。從2022年3月起,浙江每份外賣都必須使用外賣封簽。

民以食為天,吃飽吃好,是所有人提升生活質量的必需,和吃相關的事情,總是格外能牽動人心。外賣現在已經送進了萬戶千家,成為很多人司空見慣的“吃飯”方式,尤其是疫情防控期間,更是幫了很多家庭的大忙,也讓不少餐館渡過了難關。據數據統計,截至2021年6月,中國網上外賣用戶規模已達4.69億,所以,如何完善行業監管,提升外賣服務質量,在方便快捷的同時,保障安全衛生,也是社會關注的焦點。

此前,有部分地方爆出過外賣員因自身情緒或是對差評不滿,往外賣食品里吐口水甚至小便,讓很多經常點外賣的人直犯惡心,憤怒不已,同時也憂心忡忡。雖然涉事外賣員都得到了平臺的處罰,法律的懲處,但對于消費者來說,這樣的事件無疑已經釀成了信任危機,如果這樣的裂縫不去彌合修補,在日常海量的接觸中,兩個群體之間或許就會產生更多,更嚴重的摩擦和糾紛。

用明確的法規給外賣“上封條”這一舉措,顯然針對的就是食品配送過程中被污染、被損壞的情況。統一的封簽更有辨識度和規范性,消費者在收餐的時候,只要看一看封簽是否完整,就能知道外賣是不是保持了出店的樣子。這也讓顧客、商家、外賣員都有更加明晰的標準,去判斷一份外賣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對于外賣行業來說,也是一種規范和警示,約束從業者去恪守職業道德,遵守職業規范,不要因為一時沖動,去做出違法失德,傷天害理的事情,損害整個外賣行業的形象。

而且,這一規定也并不漂浮,對外賣封簽的定義、功能、材質、標識均提出明確要求,連外賣封簽的具體位置都有示例說明,讓商家操作更有規范,消費者也能一眼看明。而且,規定賦予了消費者拒絕簽收封簽不完整的外賣的權利,并且明確了對違反規定,拒不執行的商家的處罰措施。這樣一來,該誰的鍋誰來背,該誰的責任誰來負,對消費者更負責,對商戶和外賣員也是一種保護,相當于給外賣送餐的全流程加上了一把“安全鎖”。

雖然,長遠而言,要減少外賣行業的各種糾紛和矛盾,依然要依靠進一步提升各環節人員的從業素質,通過技術手段加強全流程監管,讓商家、外賣員、顧客之間更多一些信任和寬容。但是,信任是建立在規范的基礎之上,寬容也需要營造良好的氛圍,多一重規范,也是多一些安心和保障。

當然,也有網友擔心,推廣一次性外賣封簽,會提高外賣的包裝成本,讓消費者點餐更貴。但其實,這種封簽自身的成本并不高,在執行過程中,需要監管部門詳細評估,有序推進,小成本做大事,推進網上外賣健康規范發展,讓消費者實實在在得到紅利。

聲音

紅網:給外賣封上簽,意味著對顧客的負責,有效保障外賣在配送中不受污染,也是對商家和配送人員的警醒,切實履行對顧客的安全承諾。(屈旌)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