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 正文

監管部門出手 將可轉債交易關進“價格籠子”

2022-06-23 09:42:06來源:城市金融報  

相信通過監管部門持續不斷夯實制度基礎,維護公平交易秩序,可轉債市場炒作的虛火將得到有效控制,可轉債市場未來將更好發揮出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

可轉債市場迎來監管新規。6月17日,滬深證券交易所發布《可轉換公司債券交易實施細則(征求意見稿)》并向市場公開征求意見。在筆者看來,實施細則劍指可轉債市場炒作,進一步規范和完善了可轉債交易與轉讓以及投資者保護等相關制度。

可轉換公司債券,是一種兼具“股性”和“債性”的混合證券品種。它為上市公司募集資金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在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優化融資結構、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但值得注意的是,近段時期,一些公司可轉債出現價格大幅波動,監管部門對多只可轉債進行重點監控,并對違規行為作出處罰。例如,上交所發布的對鄭某某炒作永吉轉債的紀律處分顯示,5月17日,鄭某某短時間內多次通過大筆高價申報的方式實施異常交易行為,導致永吉轉債上市首日尾盤價格偏離正股大幅波動,轉股溢價率畸高,嚴重擾亂該債券正常交易秩序。上交所依規對該投資者作出限制其名下證券賬戶交易本所債券3個月的紀律處分決定。6月份以來,上交所對永吉轉債、東時轉債等異常波動可轉債持續進行重點監控;深交所對異常波動的泰林轉債等可轉債進行重點監控。

要打擊違規炒作行為,維護市場正常交易秩序,更好保護投資者合法利益,離不開制度的保障。

此次可轉債新規著重完善了相關交易規則。例如,針對過去可轉債交易規則的特點,此次細則制定的過程中,統一采用債券交易規則作為上位規則依據,并對重要條款如首日漲跌幅限制、申報價格范圍限制、最小價格變動單位等進行了統一,從交易規則上將可轉債交易關進“價格籠子”。

“價格籠子”是指在連續競爭階段,投資者進行價格申報委托交易時的有效申報價格范圍。“價格籠子”制度可以避免主力資金因自身資金優勢而大幅度上調申報價格,增加封板難度,防止股價虛報上調和惡意下調,抑制暴漲暴跌。

“價格籠子”還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例如,鑒于可轉債價格與正股的聯動性,為防范可轉債偏離正股炒作,此次新規規定向不特定對象發行的可轉債匹配交易首日實行+57.3%和-43.3%的漲跌幅,次日起實行±20%的漲跌幅限制。同時,為防止上市后的首個交易日可轉債價格出現大幅波動,明確上市首日繼續采用盤中臨時停牌機制。再如,結合漲跌幅調整,增設了可轉債價格異常波動和嚴重異常波動標準,并明確了異常波動、嚴重異常波動情況下上市公司的核查及信息披露義務。根據新規,連續3個交易日內日收盤價格漲跌幅偏離值累計達到±30%的,屬于交易異常波動,交易所將分別公布其在交易異常波動期間累計買入、賣出金額最大的5家會員證券營業部的名稱及其買入、賣出金額。

新規還強化了投資者保護。鑒于一些可轉債產品設計較為復雜,投資經驗少的投資者參與可轉債交易很容易遭受損失。為加強對投資者保護,新規對可轉債這一品種專門提出適當性規定,對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以及會員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提出了原則性要求,對新參與的個人投資者增設“2年交易經驗以及擁有10萬元資產”的準入要求。

相信通過監管部門持續不斷夯實制度基礎,維護公平交易秩序,可轉債市場炒作的虛火將得到有效控制,可轉債市場未來將更好發揮出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