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 正文

助力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數字適老只有更“適”

2022-07-13 08:47:37來源:城市金融報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和全國老齡辦聯合印發通知,提出深入開展2022年“智慧助老”行動。通知指出,由全國老齡辦、中國老齡協會指導,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滴滴公益基金會主辦的“全國智慧助老公益行動”,將在去年行動的基礎上,把覆蓋范圍擴大至石家莊、太原、哈爾濱、福州、長沙、南寧、???、貴陽、昆明、蘭州、廈門、大連、青島、溫州14個城市。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老年人的實際需求,幫助老年人提升智能技術運用能力。此舉對于助力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更充分享受數字化、智能化所帶來的便利具有重要意義。

電子支付、網上叫車、外賣點餐……在信息技術與大眾生活深度融合的今天,大部分日常需求都可通過智能手機得到解決。這為生活帶來了諸多便利,特別是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出示健康碼、查詢行程大數據、查驗核酸檢測記錄已成為出入公共場所的基本要求,預約掛號、接收防控信息、采購生活物資等數字化生活場景明顯增多。但是,由于老年人普遍對數字技術學習困難,本應提供便捷的數字技術卻成為老年人在消費、出行、就醫等過程中的“攔路虎”,阻礙了老年人享受數字生活的紅利。

近年來,相關部門聚焦老年人出行、就醫、消費、文娛、辦事等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出臺標準規范,引導適老化改造。不少網站和App運營商也積極回應關切,圖標大了、音量高了、廣告少了、操作簡化了,老年人的網絡應用環境日益友好。

然而,數字適老,沒有最“適”,只有更“適”。和老年人個性化、多元化的海量需求相比,針對老年群體的數字產品和服務仍存在數量不多、種類不全、供給不夠豐富等問題。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互聯網普及率僅為43.2%,相較于73%的全國總體網絡普及率,還有較大差距。因此,要結合老年人的身心特點,有針對性地開發更多有質量、有溫度的數字適老產品,逐步構建老年數字生活的應用場景。這既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補齊民生短板的迫切需要,也是助推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

數字時代,讓老年人不“掉線”,全社會參與能形成更強大的合力。在實際生活中,許多老年人雖然很想融入數字生活,但由于操作使用困難、記憶力減退等因素,常常感到力不從心、手足無措。對此,家庭和社區應當承擔起“數字反哺”的重要責任,通過開展專門培訓、手把手教學等方式,用耐心和熱情幫助老人掃清智能產品的使用障礙。

智慧助老,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面對層出不窮的新技術、花樣翻新的新功能,全社會應當持續努力,不斷消弭數字鴻溝,讓越來越多的老年群體告別“數字失能”,共享數智生活。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