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 正文

南京雨花臺區:“智慧審計”讓惠民工程“曬”在陽光下

2022-09-14 09:36:53來源:新華日報  

某學校建設工程中的邊坡支護項目出現重大簽證變更未按規定及時報批;某地塊渣土運輸項目合同約定驗收前最高支付總價款70%,現已超進度付款91%……打開系統界面,監管部門可在第一時間將提示信息送達項目建設工程單位和相關主管部門,督促其即時整改,這是南京市雨花臺區利用審計信息系統開展大數據審計的現實場景。

南京市雨花臺區依托智慧審計平臺對接南京市陽光惠民辦“陽光惠民”系統,探索惠民工程項目全過程、數字化監督體系和監管新模式,確?;菝窆こ碳肮こ藤Y金“曬”在陽光下。

南京市“陽光惠民工程”涉及水務、交通、教育、住房等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領域,是民生工程的“防火墻”。去年,雨花臺區陽光惠民工程共有25個,涉及城市更新、中小學校園環境達標改造、水利防汛消險、水質提升、河流綜合治理等方面,總投資8.39億元。雨花臺區陽光惠民辦負責人金和根介紹說,這些項目因“散落”在全區各個街道及部門,傳統審計模式難以實現“項目全面覆蓋、流程全面貫通、數據全面互聯、平臺全面融合”的智能化管理,“為此,雨花臺區積極尋求陽光惠民與智慧審計管理系統對接,通過打破數據壁壘,實現線上智慧化監管。”

“智慧審計系統”是雨花臺區政府推進智慧工程管理改革的一次創新。系統根據項目建設的各種程序、環節,將工程立項、招投標、合同、簽證變更等各類信息數據進行結構化處理,可實現對雨花臺區規模以上政府投資工程建設項目的全程監管。

“陽光惠民牽手智慧審計,掌握好‘真、暢、改’三字訣,對癥下藥解決惠民工程監管長期存在的一些難點堵點問題。” 雨花臺區審計局工程審計中心負責人校菲菲說。

求真務實“真”字訣。依托“智慧審計”系統,對于投資規模超3000萬元以上房建、2000萬元以上道路市政、1000萬元以上環境改造大項目,堅持行政審批局、規劃與自然資源局、項目主管單位、建設單位、第三方機構共同參與的方式,進行數據互聯采集、進度更新填報,實現全天候、全過程無縫監管。對于零散小規模、簡便審批程序工程,則從建設單位、主管單位、第三方機構采集數據,通過智慧備案管理方式,進行項目后評價管理。

精益求精“暢”字訣。南京市陽光惠民辦和雨花臺區多渠道、全方位開展陽光惠民平臺宣傳工作,提升市民對惠民系統的知曉度、認同度和參與度,鼓勵市民隨時隨地隨機對平臺運行的資金和工程進行監督?;菝褶k在街道便民服務中心開設陽光惠民查詢咨詢點,宣傳登錄“陽光惠民”系統方式,方便群眾及時查詢惠民政策、個人補貼和惠民工程進展等情況,并暢通在線舉報渠道。

從嚴整治“改”字訣。完善問題預警機制,建立預警問題清單,對“陽光惠民”工程預警問題進行分級、分類管理,并利用系統內嵌的推送機制將相關問題按級別推送到建設單位、主管部門、監督部門等。對一般業務、管理類型預警問題,推送到建設單位和業務主管部門,建設單位和業務主管部門規定時限內未能履行督辦職責,系統會自動推送到紀檢監察機關進行再監督。對于拒不整改的,將依據調查情況進行問責。對于違紀違法的問題預警,直接推送到紀檢監察機構。

“陽光惠民工程牽手智慧審計系統,可以互相取長補短,共享成果和經驗,實現互利互惠,優勢運行。”雨花臺區審計局局長尹湘麟介紹說,一方面,“智慧審計”平臺和“陽光惠民”系統進行數據整合,可以打通市級財務、工商注冊、勞動保險等數據庫,實現“數據共享、成果共享、一果多用”。另一方面,“陽光惠民”和“智慧審計”進行功能整合,充分放大資金直達、模型預警、政策貫通、資金撥付、宣傳推廣方面的一體優勢,切實提升惠民政策貫徹執行、惠民資金使用管理、惠民項目建設水平。(孫雷 周天全)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