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 正文

加快構建生育友好環境步伐

2023-07-27 16:34:40來源:包頭新聞網  

“我們的目標就是到2025年,積極生育支持政策體系基本建立,服務管理制度基本完備,生育友好社會環境基本形成。”近日,作為第34個世界人口日系列主題宣傳活動,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全科醫學科主任醫師劉可征對我市今年印發的《關于優化生育政策 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進行了解讀。

●依法組織實施好“三孩”生育政策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三孩”生育政策有助于促進出生人口增加,改善人口年齡結構,實現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按照《措施》規定,我市將貫徹實施新修改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及自治區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提倡適齡婚育和優生優育,依法組織實施“三孩”生育政策。加強政策清理銜接,全面清理和廢止不適應當前人口發展形勢的政策措施,取消社會撫養費,將入戶、入學、入職評先評優、晉級晉升等與個人生育情況全面脫鉤。加強人口監測和形勢研判,為市委、市政府調整完善有關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提供可靠的人口數據。

●讓每個家庭都生育出健康的孩子

生育健康的孩子是每個家庭的共同心愿。據介紹,我市將健全以婦幼保健機構為核心,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基礎,綜合醫院、專科醫院、相關科研教學機構為支撐,民營醫院為補充,保健與臨床相結合,覆蓋全市的婦幼健康服務網絡,力爭到2025年,全市本級至少有1所提供產前診斷服務的醫療機構,每個旗縣區至少有1所提供產前篩查服務的醫療機構。將通過促進生殖健康服務融入婦女健康管理全過程,推廣不孕不育診治適宜技術,落實母嬰安全保障制度,推進“月子中心”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等措施,進一步優化生育全程服務。構建涵蓋婚檢、孕前、孕期、新生兒、兒童期各階段的出生缺陷三級預防體系,綜合防治出生缺陷。將規范兒童疫苗接種,加強兒童常見疾病和重大疾病防治,做好兒童基本醫療保障工作,促進兒童體格、生理、心理、社會適應能力全面健康發展。

●減輕家庭生育、養育、教育成本

減輕家庭生育、養育、教育成本和壓力,是破解生娃養娃憂慮的良方。

據介紹,生育方面,我市將全面落實生育保障制度,女職工在享受國家規定產假的基礎上,生育第一個、第二個和第三個子女時產假均有大幅延長。在子女3周歲以前,夫妻雙方還將每年享受育兒假。

養育方面,我市將進一步強化土地、住房、財政、金融、人才等支持政策,推動嬰幼兒照護服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相關規劃,把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費用納入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在配租公租房時,對符合當地住房保障條件且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可根據未成年子女數量在戶型選擇等方面給予適當照顧。將全面落實消除就業性別歧視的法律法規政策,規范機關、企事業單位等用人單位招錄、招聘行為,促進婦女平等就業。監督用人單位在女職工孕期、產期、哺乳期給予特殊勞動保護,履行社保繳費義務。將生育友好作為用人單位承擔社會責任的重要方面,探索建立合理的生育成本分擔機制。

教育方面,將擴大普惠托育機構覆蓋面,將公辦幼兒園和提供普惠性服務的民辦幼兒園建設納入城鄉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設施統一規劃,推進城鎮小區配套建設幼兒園,推行名校辦分校、集團化辦學、聯盟制辦學改革,制定完善多孩家庭子女入學“長幼隨學”機制,以公益普惠為原則,全面開展課后文體活動、社會實踐項目和托管服務,為廣大家庭“減負”。努力建設“全國兒童友好示范城市”,爭取在2025年前成為兒童友好城市建設試點,推動兒童友好理念深入人心。

●保障計劃生育家庭的合法權益

在積極推進“三孩”政策的同時,保障好響應黨和國家號召、實行計劃生育家庭的合法權益同樣不能忽略。據介紹,我市將對全面“兩孩”政策調整前的獨生子女家庭和農村計劃生育“雙女”家庭,繼續實行現行各項獎勵扶助制度和優惠政策。同時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因素,對計劃生育特殊家庭,實行特別扶助制度扶助標準動態調整,確保特殊家庭聯系人制度100%落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應簽盡簽、全市二級以上綜合公立醫院全部開通就醫綠色通道。

(記者:賈慧珍;編輯:張飛;校對:王振偉;審核:賈星慧)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