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 正文

民族特色展演在北京火“出圈”

2023-08-13 07:27:24來源:包頭新聞網  


【資料圖】

伴隨著歡快的音樂聲,身穿紅色演出服的演員在廣場中間歡快地跳著舞,紅色的衣服猶如一團火,象征著包頭市各族兒女紅石榴般的手足情。8月11日,中華民族共同體體驗館內蒙古體驗區包頭市展演活動現場的人絡繹不絕,演員們的表演也由屋內搬到了屋外。

游客們聆聽悠揚的馬頭琴。

歡快的舞蹈過后,包頭市藝術劇院的演員白音寶力高、敖登高娃、門德表演了男女聲二重唱。精彩的演出引來中央民族歌舞團離退休人員的陣陣掌聲,紛紛舉起手機拍照、錄像。觀看完室外演出后,中央民族歌舞團參觀團又走進包頭展區,體驗非遺剪紙項目,了解中華醫藥(蒙醫藥)。每到一處,他們都認真聽介紹,不時拍照留念。一位中央民族歌舞團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來參觀蒙藏學校舊址并欣賞了包頭的展演,感覺非常好,大家表演的歌舞很有感染力。”另一位參觀團成員姜國華興奮地說:“看到表演,就想起我們在內蒙古慰問演出的情景,表演非常精彩,你們能到北京來,我們非常高興,感謝你們為弘揚民族文化,增進民族團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所作出的貢獻。”

幾天來,北京的高溫天氣并未影響到演員們的熱情,只要有游客來參觀,演員們便輪番上臺演出,馬頭琴、呼麥、長調、歌曲、舞蹈,將包頭人民最熱情、最豪爽的一面展現給全國各地的游客。

馬頭琴演員門德說:“非常榮幸也非常高興有機會來北京參加演出,我要在這個小小的四合院中,讓更多的人通過馬頭琴了解包頭、認識包頭、愛上包頭。”

(文/圖 記者:梁晶晶;編輯:吳存德;校對:王振偉;審核:王雪仙)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