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汽車 > 正文

首提“獨立后市場配件” 國家標準7月1日正式執行

2022-06-28 10:17:25來源:中國汽車報網  

長期以來,汽車后市場配件流通市場存在著配件品類名稱繁多、行業魚龍混雜、配件真假難辨、流通信息不對稱、基本信息難以追溯等問題,制約了整個產業和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

在產業發展中,標準一向發揮著指導和規范作用。由商務部主導,國家標準委員會批準,北京中后研汽車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黎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承擔編制的《汽車后市場配件流通信息管理要求》(以下簡稱《管理要求》)國家標準已于2021年12月發布,將于7月1日正式執行。

業內專家認為,《管理要求》將會對汽車后市場配件基本信息內容、信息的生成和使用、基本信息追溯等予以規范,為配件流通的信息管理、品牌化發展、基本信息追溯等提供依據。

首提“獨立后市場配件”

在《管理要求》“術語和定義”部分中,“獨立后市場配件”是首次提出的新概念。其源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的《汽車銷售管理辦法》第十七條,其中明確定義了4個種類的汽車配件。

第一類是原廠配件,指汽車生產商提供或認可的,使用汽車生產商品牌或其認可品牌,按照車輛組裝零部件規格和產品標準制造的零部件;第二類是質量相當配件,指未經汽車生產商認可的,由配件生產商生產的,且性能和質量達到原廠配件相關技術標準要求的零部件;第三類是再制造件,指舊汽車零部件經過再制造技術、工藝生產后,性能和質量達到原型新品要求的零部件;第四類是回用件,指從報廢汽車上拆解或維修車輛上替換的能夠繼續使用的零部件。

《管理要求》主要起草人之一、全國汽車配件檢測認證聯盟秘書長劉佩文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考慮到汽車后市場的配件實際應用情況和消費者的使用需求,存在著未經汽車生產商認證,生產與“原廠配件相關技術標準”不盡相同,使用獨立第三方品牌的配件產品。此類產品無法嚴格歸類到“質量相當配件”中。

參考國內外汽車后市場對于配件的應用經驗,以及消費者對汽車后市場配件的性能、質量要求各有不同的實際情況,結合市場、產業發展需要,經商務部批準,特新增了“獨立后市場配件”種類,以滿足汽車后市場配件流通的實際需求。

據劉佩文介紹,“獨立后市場配件”今后將成為第五類汽車配件,而在將來《汽車銷售管理辦法》修訂時,有望被引用,增加進去。

實現配件信息“可追溯”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在用車平均車齡已超過7年,隨著在用車的平均車齡不斷提高,高車齡車輛對維修保養需求的增大,將進一步推動配件需求提升。

隨著對汽車認知的逐步成熟,消費者更加關注持有成本、區域便利性、配件質量、殘值等后市場服務問題,對售后服務支出逐步提高,接受后市場服務的意愿明顯增強,中國汽車后市場配件市場發展潛力巨大。據預測,2022年行業整體規模將超過8000億元。

如此巨大的市場規模,長期以卻來存在著“信息不對稱”、“信息不透明”的現實問題。

“汽車配件市場存在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生產廠家將大量的汽車后市場配件生產出來之后,被中間商買斷,之后中間商再貼上自己品牌銷售給消費者。”在劉佩文看來,流通環節中不必要的中間商,導致了生產廠家和C端市場不能直接接觸,產品也不可追溯,不利于生產廠家做大做強。

要想鼓勵優質企業脫穎而出,逐步淘汰假冒偽劣,就必須實現信息的透明,即信息可追溯,讓消費者知道生產廠家是誰,是由誰銷售到市場的。

《管理要求》就著重解決了信息可追溯的問題。在配件流通信息內容中,為了方便消費者對配件辨識及配件追溯,同時為避免增加市場主體負擔,便于配件編碼工作普及推行,將配件流通信息內容分為基本信息和銷售信息。要求進行信息追溯的配件基本信息包括消費者應當知情的配件種類、產品信息和生產商信息。

配件流通信息主要由配件生產商及配件銷售商生成。其中配件生產商生成配件基本信息,按標準的要求提供追溯二維碼,便于配件的溯源防偽;配件銷售商生成銷售信息,在銷售配件時與購買者簽訂銷售合同并另附產品銷售清單,便于消費者對配件流通信息的檢查核對。

在配件流通信息的使用上,《管理要求》對配件銷售商、汽車維修企業、終端用戶都提出了要求,從而使配件基本信息能夠無障礙地溯源,有力地保護消費者,促進配件消費。

對配件基本信息追溯的確定依據是依照全球物品追溯的原則,要求“源頭賦碼”,同時按市場實際需求確定追溯的配件品類。賦碼就需要先進行“編碼”,對于品類繁多的汽車配件而言,這是一項巨大的工程。因此,從實際情況出發,《管理要求》僅要求將汽車后市場常用的113個配件品種,通過追溯二維碼對配件基本信息進行溯源防偽,并按照國際通行編碼技術要求編制,配件制造企業按本標準實施無需進行重大技術改造和成本投入即可完成。

宣貫檢測認證同步開展

“獨立后市場配件”有了官方定義,也有了信息追溯管理辦法,但需要讓相關配件企業積極參與進來。

為此,相關政府部門以及參與編制的有關行業組織和企業將會采取在全國多地培訓的方式,對標準進行宣貫工作。重點針對江蘇、浙江、上海、廣東、湖北、山東、吉林、重慶、廣西、湖南等汽車配件生產基地,按城市逐一宣貫。

企業參與進來之后,還缺少一個關鍵的環節,即檢測認證,解決汽車配件“合格還是不合格、質量好還是不好”的問題。

為此,有關行業組織和企業發起成立全國汽車配件檢測認證聯盟,聯盟成員單位包括國家級汽車及零部件檢測認證中心、國家創新中心、科研院所、汽車保險公司等。

對于獨立后市場的發展而言,《管理要求》的出臺及施行意義重大。據了解,本標準按照國家對汽車后市場流通管理的相關法規、要求,提升汽車后市場配件流通信息透明度,推動建成相互配套協調的配件流通信息追溯體系,重點對汽車后市場流通數量大、安全性要求高、高價值的部分配件進行溯源防偽,使流通信息追溯標準化、常態化、長效化,能夠精準有效地擴大配件的采購渠道,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更好地為消費者服務,促進汽車后市場行業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