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深讀 > 正文

主動降杠桿!多家上市公司大股東質押率持續向好

2022-08-30 09:47:43來源:江蘇經濟報  

上市公司質押風險正在得到緩解。8月以來,多家上市公司密集發布大股東部分股權解除質押的公告。從公告披露來看,不少上市公司的大股東對高杠桿問題十分重視,主動降杠桿,質押率短期內持續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仍有一些上市公司大股東質押率偏高,以ST類公司居多。“ST公司往往還伴隨著主營業務低迷、公司治理混亂等問題,后續市場環境一旦發生變化,這些公司的質押風險有可能會加速暴露,相關公司大股東應該增強風險意識。”有券商投行人士表示。

整體質押情況持續向好

“前些年市場整體股權質押規模較大,遇到極端市場行情,融資人往往會存在較高的風險。”前述投行人士表示,上市公司股權質押作為一種常見的融資工具并沒有問題,也是大股東緩解上市公司資金缺口的一個常規操作。但如果遭遇極端事件,加之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質押率過高,或者同一公司的多位大股東都存在高比例質押,就會引發連鎖反應。

近年來,監管部門著力防范化解股票質押風險,要求上市公司不斷強化治理水平,同時也對金融機構高質量、規范化開展業務作出相應要求。“前幾年我們的一個重要工作就是提醒控股股東和其他幾名主要股東主動降杠桿。”某不愿具名的上市公司董秘透露,如今包括控股股東在內的幾名大股東的整體質押情況已降至安全線以內。

該董秘進一步表示,據其了解,不少上市公司大股東確實會存在對資本市場工具認識不足的情況,把股票質押等同于一般性融資行為而忽略隱藏的風險。“好在經過這幾年的經驗教訓,很多上市公司大股東對此都有了深刻認識,對股票質押風險也有了一定的防范能力。”

數據也在印證A股公司整體質押情況出現持續向好的態勢。Wind數據統計顯示,截至8月24日,A股市場質押股數為4037.67億股,市場質押股數占所有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5.32%,市場質押市值為35325.06億元。而在2019年8月30日,市場質押股數占所有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8.76%。同時,A股市場大股東質押股份占所持股份的比例從2019年8月30日的21.11%降至如今的17.47%。

部分公司質押率連降

股票質押風險的化解對上市公司經營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調查發現,不少上市公司正在向外界傳遞大股東努力降低質押風險的信號。事實上,近年來一直致力于降低質押率的上市公司不在少數。從歷次公告中可以看出,這些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自2020年以來質押率呈連續下降趨勢。除此之外,短期內大股東質押率連續降低的上市公司也并非個例。

8月19日晚,賽力斯發布公告,本次解除質押64萬股后,控股股東小康控股持有公司股份累計質押數量為2.7億股,占其持股數量的比例為62.28%。而在上個月中旬,賽力斯也披露了控股股東的質押情況。彼時公告顯示,在解除質押561萬股后,小康控股的質押率為63.82%。

類似的還有金鷹股份。8月19日晚,公司發布公告,控股股東金鷹集團解除質押70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92%。本次提前解除質押后,金鷹集團的質押率為49.67%。根據金鷹股份今年6月初和8月初的提前解除質押公告可知,金鷹集團彼時的質押率分別為58.11%、53.62%。三次提前解除質押后,金鷹集團的質押率在短期內持續下降。

前述券商人士分析稱,通過提前解除質押降低杠桿說明部分上市公司大股東對于風險的意識不斷在加強,或許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部分大股東的現金流開始好轉。

也有市場人士認為,從客觀上來看,質押比例的高低只是衡量風險的一個維度,如果大股東質押融資的核心出發點是支持上市公司主業發展,即便短期內出現了一定的資金缺口,但只要在后期能夠為主業經營帶來有利影響,長遠看不會給公司造成過多負面影響,這些大股東更多是采取“以時間換空間”的方式促進主業發展。

背后風險仍需警惕

需要注意的是,A股整體股票質押風險的降低并不意味著所有高比例質押的公司同樣可以“高枕無憂”。據Wind數據統計,目前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質押率為100%的有58家。其中,今年一季度凈利潤虧損的公司占比過半,當期業績同比下滑的公司更是接近七成。而在這58家公司中,有14家披露了半年報,其中8家公司凈利潤同比下降。“大股東所持股份長期處于全部質押的狀態會給投資者釋放出一系列負面信號。”某券商資深投顧表示,或是大股東對上市公司經營十分激進、貿然加杠桿、亂投項目不務正業,或是公司風控水平有待提升,大股東不顧潛在的流動性風險。如果再加上相關公司近年來業績萎靡不振,更容易讓外界聯想到大比例的質押就是為了變相套現。

在這其中,尤其要注意ST公司。從統計情況看,在上述50多家公司中,有三成為ST公司,且這些公司今年一季度的業績幾乎都在虧損。與業績持續承壓相伴隨的,往往是內部治理紊亂。梳理這些ST公司過往的經營歷程,大股東資金占用、重大訴訟、違規擔保、管理層爭斗、資金鏈斷裂等亂象叢生。

以ST天潤為例,公司8月22日收到的深交所關注函顯示,自2019年3月因違規對外擔保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以來,公司多次出現資金占用、違規擔保等違規情形,且至今仍未解決。同時,公司涉及訴訟的數量及金額較大,數次被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限制高消費企業,持有的現金及資產多次被強制執行。(喬 翔 朱 涵)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