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深讀 > 正文

聚焦主業瘦身強體 鎮江國企改革邁上新臺階

2022-08-26 10:15:35來源:新華日報  

位于長江邊的龍門港,鎮江港發集團年產500萬噸機制砂生產線,正在將長江鎮江段航道疏浚所產生的疏浚砂加工成人工砂石材料,并通過港口直接向外“發貨”。該集團董事長荊天翔告訴記者,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啟動后,集團拓寬綠色產業布局,今年上半年再利用疏浚砂195.15萬噸,實現利潤6300萬元,同比增長250%。

“在鎮江‘跑起來’的過程中,國有資本是核心力量、關鍵力量,國有企業要勇立潮頭、勇于突破、勇于攻堅,全力邁上新臺階、展現新氣象。”鎮江市委書記馬明龍說。鎮江國有經濟占全市經濟的四分之一,該市成立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任“雙組長”的國企改革領導小組,列出122項改革任務并全部如期完成。截至今年6月,鎮江市屬國有企業資產總額達5020億元,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15.42億元,利潤總額17.25億元。

聚焦主業瘦身強體,

激發活力實現利潤突圍

今年6月,由恒順集團經營的“酸甜抱抱旗艦店”在天貓平臺推出菠蘿、百香果和荔枝三種口味輕醋果味氣泡水,短短一個多月,銷量已經超過2000份。恒順集團董事長杭祝鴻介紹,作為全國最大醋企,恒順集團剝離非飲食類企業,將戰略資源聚集“做深醋、做高酒、做寬醬”三大核心主業,3年來累計投入研發經費1.2億元,開發全新產品56個,改進優化產品60余個,其中檸檬料酒首年銷售額達566萬元,油醋汁系列產品上市8個月銷售額達1100萬元。

“鎮江國企發展,必須采取專業化戰略,矢志不渝‘對著一個城墻口沖鋒’。”鎮江市市長徐曙海說,國企改革就是要完善現代企業制度、聚焦強化激勵約束、構建市場化經營機制。該市建起“三重一大”決策清單、黨委前置研究討論事項清單,確保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董事會“定戰略、作決策、防風險”和經理層“謀經營、抓落實、強管理”有機統一,有效制衡,運轉高效。

聚焦主業,推動產業集團市場化轉型。鎮江國資系統經過重組整合,成立了綠色資源、朱方建設、智慧停車、索普新材料等8家專業化公司,今年上半年8家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7億元,同比增長45.9%,利潤總額1.5億元,同比增長2倍。

瘦身強體,實現能者上庸者下。潤州區屬國有平臺公司聘請專業咨詢公司對平臺公司業務現狀、運營潛力、發展方向等進行分析診斷,擬訂平臺公司組合方案,有序開展競聘上崗,其中原中層管理崗位中,15人退居二線,未競聘成功者9人,淘汰率達13.4%。這樣的競聘上崗,鎮江每一家國有企業均在推行。全市9家市屬企業606名各級管理人員,通過競爭上崗人數337人,比例超過55%。

從“管資產”到“管資本”,

盤活資本凸顯改革效益

7月7日,威騰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迎來科創板上市一周年。作為揚中市首家本土A股上市公司,一年來威騰電氣在手訂單不斷攀升,今年一季度,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29億元,同比增長24.1%。

“當時投資的8000萬元,現在增值到3億元。”鎮江國有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家軍告訴記者,6年前,集團子公司國投創業投入8000萬元支持威騰電氣發展,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并陸續吸引了中信金石、省“一帶一路”基金等多家知名機構進行后續投資,助力企業成功上市。

“在重大項目投資方面形成戰略協同,充分發揮資本作用,加快資本與產業融合發展。”鎮江市委常委、副市長周凱說。鎮江國控組建金投集團,先后籌集13億元資金通過創投形式賦能實體產業,目前創投項目中已經有3個IPO上市,5個通過定增、專項基金等途徑上市,投資和公允價值變動收益超10億元。

上市公司做大做強做優,離不開資本市場。在鎮江市國資委幫助下,江蘇索普實施重大資產重組,將集團公司醋酸及衍生品、硫酸等核心優質資產裝入上市公司,資產證券化水平從不到10%提升到70%以上,首次成功非公開發行可交換債券15億元,用于未來產業布局的優化升級。7月8日,江蘇索普披露2022年半年度業績快報,公司上半年實現的營業收入約為43.53億元,同比增長11.08%。

央企招商合作共贏,

貼心服務產生“最大效益”

6月21日,央地合作的中交港發裝配智造科技項目在鎮江新區簽約落戶。該項目總投資5億元,由央企中交集團一級子公司中交一公局集團與鎮江市港發集團組建合資公司攜手推進。項目建成后預計可年產20萬立方米裝配式盾構管片,年新增銷售額5億元。

鎮江始終把對接央(國)企、吸引央(國)企投資作為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手段,將招引成果鍛造成為鎮江產業轉型升級的“加速器”和經濟發展的“增長極”。

在第五屆國際低碳(鎮江)大會上,鎮江市政府與華電江蘇公司簽訂總投資258億元的綜合能源項目,包含韋崗青山湖抽水蓄能項目、光伏新能源項目及煤炭應急保障項目三大子項目,其中總投資200億元的韋崗青山湖抽水蓄能項目已被國家能源局列入抽水蓄能規劃。

“推行‘多證合一’改革,開辟央(國)企落戶的‘綠色通道’。”鎮江市國資委主任周毅介紹,該市進一步規范央(國)企合作聯盟運作,組建鎮江央企國企發展促進會,努力營造“成本最低、信譽最好、回報最高”的投資環境,目前在鎮央企90家,落戶項目103個,總投資超過2500億元。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