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股票 > 正文

滬深A股低開高走 新能源板塊領漲

2022-01-25 08:04:38來源:大眾證券報   

周一,滬深A股低開高走,旅游、電氣設備、化工板塊領漲,食品飲料、醫藥、傳媒板塊跌幅居前。1月24日,上證綜指上漲1.54點,漲幅為0.04%;深證成指上漲52.25點,漲幅為0.37%;創業板指上漲21.75點,漲幅為0.72%;滬深300指數上漲7.43點,漲幅為0.16%。對于短期市場,業內人士認為,盡管上周五美股大幅下跌,但周一A股韌性較強,不過隨著春節長假臨近,市場交投趨于清淡,兩市成交額大幅減少。投資者在操作上應繼續規避高位題材股風險。

新能源板塊反彈

美股近期接連下挫,上周五,美股三大指數集體收跌。標普500指數、納指均創2020年3月下旬以來最大周跌幅。納指今年1月至今累計已下跌11.99%,創下自1972年以來最差。業內人士認為,美債上周收益率大幅上行,利率上升通過降低了企業未來利潤的吸引力,繼續對科技股和高成長股施加下行壓力,繼而對納指的走勢形成下行壓力。

受到納指走弱拖累,A股創業板今年以來也持續走弱,創業板指2022年以來下跌8.01%。不過,周一受到新能源板塊走強帶動,創業板指低開后震蕩上行,收出小陽線,上漲0.72%,走勢強于主板市場。個股方面,創業板指成份股權重股最大的寧德時代1月24日上漲2.02%。

從板塊來看,鋰礦、鹽湖提鋰、有機硅、數字貨幣板塊位居概念板塊漲幅前列,新冠藥、免疫治療、仿制藥板塊跌幅居前。個股方面,紅星發展、藏格礦業、永興材料、贛鋒鋰業等多只個股漲停。

業內人士認為,以鋰電池為代表的新能源板塊反彈,主要是它們近期調整幅度較大,股價上出現修復性反彈。

疫情主線持續走弱

在傳統熱門“賽道”股反彈同時,1月24日以新冠疫情為代表的醫藥、醫療板塊持續大跌。以龍頭股九安醫療為代表,該股繼上周五跌停后,1月24日一字跌停,跌停板上的封單不減反增,截至收盤,封單超過3868萬股。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九安醫療的連續跌停,打擊了抗疫主線的炒作。一方面是相關個股累計漲幅過大,另一方面,相關消息面的變化也對該主線形成打壓。最近,《柳葉刀》上線的一篇對“新冠大流行”前景預測的文章引起廣泛關注和討論。幾乎在文章發布同時,英國、法國等紛紛表示將逐步放松防疫限制,文章成為近期的重磅炸彈,并引發A股新冠檢測板塊集體大跌。

《大眾證券報》記者注意到,新冠藥板塊1月24日平均下跌5.03%,個股方面,海特生物、拓新藥業、上海凱寶、精華制藥等多只個股大幅下挫,其中,精華制藥更是跟隨九安醫療一字跌停。

數字貨幣板塊1月24日雖然表現較強,但個股分化有所加大。龍頭股金財互聯止步七連板,連續兩日放出巨量,一些表現較好的個股更多是低位補漲品種。

短期加大防御力度

業內人士認為,盡管周一A股韌性較強,但春節長假臨近,市場交投趨于清淡,投資者在操作上應繼續加大防御力度,規避高位題材股風險。

華西證券一分析師認為,近期增量資金入市動力不足,市場情緒或歸于清淡。融資資金連續5周凈賣出,融資買入額占A股成交額比為6.67%,自2020年以來首次降至7%以下,位于近三年以來的低位;A股股權風險溢價位于2010年以來中位數以上,近五日A股市場成交額亦呈現縮量,表明節前A股市場風險偏好小幅降低。臨近春節,A股受到美聯儲貨幣政策擾動和長假前消息面不確定性影響,增量資金入市動力不足,仍呈結構性行情特征。

海通證券認為,過去20年A股春季行情從未缺席,穩增長政策背景的春季行情如2012年、2014年底-2015年初、2019年。這次穩增長政策明確,春季行情背景類似前三次,價值和成長有望輪番表現,如低估的大金融地產和新基建的硬科技。(湯曉飛)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