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股票 > 正文

國企改革板塊掀起漲停潮 中成股份9日8漲停

2022-05-31 08:46:34來源:大眾證券報   

自上周中航電子和中航機電同時公告合并消息后,A股國企改革板塊開始受到資金關注。5月30日,國企改革板塊的炒作進入階段性高潮,超50只相關個股掀漲停。其中,中成股份9日8漲停,股價創3年多來新高;錢江水利連續5漲停,特力A4連板。

消息面上,5月27日,國資委印發《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質量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提到“打造一批核心競爭力強、市場影響力大的旗艦型龍頭上市公司”和“培育一批專業優勢明顯、質量品牌突出的專業化領航上市公司”的具體目標。《方案》還明確了各企業集團公司需于2022年8月底前將工作方案報送國資委,2024年底全面驗收評價。

此前,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委員、秘書長彭華崗表示:“確保2021年年底前完成三年改革任務的70%以上、2022年‘七一’前基本完成”。

就在國資委《方案》印發前一天,中航機電和中航電子兩大軍工央企公告宣布重組。資料顯示,兩家公司皆為中航機載下屬公司,本次合并將在6月13日前披露初步方案,隨后經過董事會審批,股東大會投票最終落地,預計前后一年左右。若合并完成,新公司低位或對標航發動力,目前國企改革想象空間已經進一步打開。

值得一提的是,近一個月以來,包括國資委主任郝鵬在內的國資委領導先后調研了中國農發集團、中國建材集團、中國電建集團以及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四家企業。直接關聯農發種業、中牧股份、中水漁業、天山股份、寧夏建材、祁連山、中材國際、中國巨石、北新建材、凱盛科技、中復神鷹、中材節能、國檢集團、瑞泰科技、中國電建、南國置業、中國鐵塔等17家上市公司。

“《工作方案》從推動上市平臺布局優化和功能發揮、促進上市公司完善治理和規范運作、強化上市公司內生增長和創新發展、增進上市公司市場認同和價值實現四個方面,提出14項具體工作舉措,涵蓋推進上市、公司治理、日常運營、資本運作、科技創新、人才培養、風險防控、市場表現等上市公司改革發展的關鍵環節。”平安證券研究所所長助理、首席策略分析師魏偉分析認為,在系統性的《工作方案》下,央企及地方國企的證券化率有望提升,并在2022年全面注冊制的推動下有望迎來更多優質企業的上市。

此外,魏偉指出,國有企業的改革向縱深推進,央企上市公司起著率先模范作用。一是建議關注優質的龍頭央企,做大做強的同時也有望進一步加大對投資者的回報力度。二是建議關注資產證券化率有望進一步抬升的國有企業。三是建議關注國有企業的科技化和低碳化轉型,以及相關制造業的產業鏈機會。

從國資委的數據統計顯示來看,其實自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施以來,共有86家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引入持股超過5%的積極股東,2020年以來,中央企業向控股上市公司注入優質資產24宗,涉及資產金額2653億元。另外,截止到2022年5月27日,國資系統自2020年以來共有99家企業在A股上市,其中41家企業在主板上市,57家企業在創業板、科創板、北交所上市,IPO募集資金3242億元。

(記者 劉揚)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