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股票 > 正文

6月以來退市股增至13家 尾部公司被逐步邊緣化

2022-06-23 10:11:23來源:大眾證券報   

6月22日當天,圣萊退、退市中天、騰邦退、退市昌魚、丹邦退、退市羅頓6家公司股票摘牌,自此宣告了它們正式退出A股。據Wind統計,僅6月以來退市股已提升至13家公司,單月退市量創出A股歷史新高,而2022年年內退市股則升至21家,超過了2021年全年退市股總量。

尾部公司被逐步邊緣化

22日,圣萊退、退市中天、騰邦退、退市昌魚、丹邦退、退市羅頓6家公司一同宣布它們在6月22日被摘牌,上述公司均因觸發財務類退市紅線,被交易所強制退市。其中,圣萊退公告稱,公司股票已被深交所決定終止上市。截至2022年6月21日收盤,圣萊退報收于0.79元,下跌8.14%,當天換手率3.53%,成交量5.66萬手,成交額469.15萬元。資金流向數據方面,6月21日主力資金凈流出97.06萬元,游資資金凈流入41.23萬元,散戶資金凈流入55.83萬元。

另外,6月15日,退市中天還收到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發來的《通知書》,申請人北京本度律師事務所以公司不能清償到期債務,并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為由,以債權人名義向北京一中院申請對公司進行破產清算。

對此,開源證券認為,投資者“用腳投票”,頭部企業成交額進一步朝成熟市場靠攏。在全面注冊制穩步推進與退市新規嚴格執行的背景下,質次上市公司的“殼資源”變得不再稀缺,再加上投資者的風險意識提升,“用腳投票”能力不斷增強,從交易層面推動質次尾部公司逐步邊緣化,市場資源進一步向質優頭部公司集中。

單月退市量創歷史新高

2021年,史上最嚴退市新規正式落地,質次上市公司退市步伐已經在加快,去年共有20家上市公司從A股退市。據Wind統計,2022年以來,A股已有退市綠庭、退市西水、東電退、退市中新、退市拉夏、長動退、*ST艾格、退市新億、觀典防務、ST平能等21家公司完成退市,已經超出去年全年的退市量。退市時,上述公司股價區間為0.20元/股至21.88元/股,每股凈資產區間為-8.17元至3.92元。

從退市原因來看,ST平能終止上市的原因為吸收合并,重組后簡稱龍源電力。而其他公司的退市原因則不同,其中*ST艾格在2022年3月4日至3月31日期間,連續二十個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盤價均低于1元/股,成為今年首只面值退市股;觀典防務則是北交所轉板第一股,該公司股票在北交所終止上市后,又集中從北交所市場跨市場轉登記至上交所市場。

另外,退市綠庭、退市西水、東電退、退市中新、退市拉夏、長動退、退市新億、騰邦退、退市中天、退市昌魚、圣萊退、退市羅頓、丹邦退、退市中房、退市明科、退市游久、華訊退、德奧退18家公司因其它不符合掛牌的情形而退市。其中,退市新億是2022年第一家重大違法強制退市股,該公司退市整理期交易的起始日為2022年3月30日,退市整理期為15個交易日,最后交易日期為2022年4月21日。長動退自2019年以來已連續三年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成為2022年首只觸及財務類退市指標的公司。

從單月數據來看,6月以來A股已有騰邦退、退市中天、退市昌魚、圣萊退、退市羅頓、丹邦退、退市中房、退市明科、退市游久、華訊退、德奧退、退市綠庭、退市西水13家公司退市,單月退市量創出A股歷史新高。

“2006年以來,A股退市制度先后經歷了五次改革優化,目前在2020年退市新規的推動下,常態化退市已初現成效。一是退市制度不斷優化,退市標準更加合理,退市流程更加高效;二是退市制度執行更加嚴格,嚴打保殼炒殼行為,質次企業得到有效出清;三是退市制度效果顯著,退市企業數量快速增長,退市渠道逐漸多元化。”對此,開源證券分析師孫金鉅表示。(張曌)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