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股票 > 正文

這家大型銀行,要關閉 21 家分行!約 1000 名員工將被解聘

2023-06-04 10:20:21來源:ZAKER財經  

據央視財經報道,近日,美國摩根大通銀行宣布,將在年底前關閉第一共和銀行的 21 家分行,因為摩根大通要把收購的這家銀行整合到其業務中。


(資料圖片)

摩根大通表示,客戶的存款和享受到的服務,不會受到分行關閉影響。

第一共和銀行是自 2008 年金融危機以來,美國關閉的規模最大的銀行,于 5 月被監管機構接管并出售給摩根大通。

摩根大通將關閉第一共和銀行 21 家分行

據央視財經援引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報道,摩根大通沒有透露將被關閉的 21 家分行的具體地點,只表明這些分行距離其他第一共和銀行分行的位置,只有很短的車程。此外,這些分行的交易量相對較少。

報道稱,第一共和銀行共有 84 家分行,為了迎合富有客戶的需求,在佛州棕櫚灘、加州比弗利山莊,以及康涅狄格州格林威治等富人區都開設了分支機構。摩根大通還表示,客戶的存款和享受到的服務,不會受到分行關閉影響。

據悉,共有大約 100 名分行員工受影響。此前,摩根大通發布消息稱,第一共和銀行約 1000 名員工將被解聘,此外還要在全行范圍內裁減約 500 名員工,人員主要集中在技術和運營方面。存款流失高達 1020 億美元

在勉強支撐了兩個月后,風雨飄搖的美國第一共和銀行終究還是沒能逃脫倒閉并被接管收購的命運……

美東時間 4 月 24 日美股盤后,第一共和銀行公布財報,出現巨額存款流失。截至一季度末,第一共和銀行的存款僅有 1045 億美元,較去年年底的 1765 億美元環比暴跌約 720 億美元,降幅超過 40%,存款凈流出遠超市場預期,考慮摩根大通等大行存入的 300 億美元,第一共和銀行實際流失存款高達 1020 億美元。

隨后該銀行股價出現斷崖式暴跌,目前已停牌。

當地時間 5 月 1 日,美國加州金融保護與創新部 ( DFPI ) 表示,監管機構已接管了第一共和銀行,這是本輪美國銀行業危機中第四家倒下的銀行,同時也是美國歷史上第二大的破產銀行。

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 ( FDIC ) 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位于加州舊金山的第一共和銀行今日已被加州金融保護和創新部門關閉,該部門指定 FDIC 為接管方。

為了保護存款人,FDIC 正與俄亥俄州哥倫布市的摩根大通銀行簽訂一項購買和承擔協議,以承擔第一共和銀行的所有存款和幾乎所有資產。

聲明指出,摩根大通已提交了收購第一共和銀行所有存款的報價。作為交易的部分,第一共和銀行在全美 8 個州的 84 個辦事處,將在今天正常營業時間內作為摩根大通的分支機構重新開業。第一共和銀行的所有儲戶將成為摩根大通的存款人,摩根大通將有權利完全訪問其所有存款數據。

根據 FDIC 的聲明,第一共和國銀行的總資產約為 2291 億美元,總存款約為 1039 億美元。除了承擔所有存款,摩根大通也同意購買第一共和銀行的大部分資產。

摩根大通表示,將向 FDIC 支付 106 億美元,同時 FDIC 將提供損失分擔協議,涵蓋所收購的單戶住宅抵押貸款和商業貸款。作為交易的一部分,FDIC 還將以未披露的固定利率為摩根大通提供 500 億美元的五年期融資。

比硅谷銀行更大的金融機構

據財聯社報道,長期以來,第一共和銀行以專注于富裕階層這一理想客戶群并取得快速增長而聞名。其以相對較低的利率發放巨額抵押貸款,以吸引和留住富有的客戶,但這些貸款的價值在過去一年已大幅下降。

截至去年年底,該行的持有至到期類證券的賬面虧損約為 48 億美元。此外,其房地產抵押貸款的公允價值比賬面價值低約 190 億美元。

由于第一共和銀行的絕大多數存款,和硅谷銀行一樣都沒有保險——也就是說,超過了 FDIC 設定的 250000 美元的上限。這加劇了分析師和投資者對其特許經營權的擔憂。儲戶也競相擠兌,因為他們將面臨無法收回所有資金的風險。

根據美聯儲此前發布的報告,截止去年底,美聯儲將第一共和銀行的規模列為美國商業銀行的第 14 位,排名尤在第 16 位的硅谷銀行之上。

銀行業危機遠未結束

整體而言,目前美國銀行業危機風險依舊可控,但銀行業危機遠未結束。硅谷銀行、簽名銀行、第一共和銀行倒閉后,西太平洋合眾銀行、阿萊恩斯西部銀行和第一地平線銀行等也面臨風險。

更糟糕的是,此前的危機解決方案成了不好的 " 榜樣 ",陷入困境的銀行必須先倒閉,從而獲得政府援助,然后買家才會出手。

第一共和銀行此前連續數周努力尋找私營部門買家,但卻無人問津,最終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不得不接管了這家破產銀行,并與摩根大通達成了最后的收購協議。摩根大通表示,將向 FDIC 支付 106 億美元,同時 FDIC 將提供損失分擔協議,涵蓋所收購的單戶住宅抵押貸款和商業貸款。作為交易的一部分,FDIC 還將以未披露的固定利率為摩根大通提供 500 億美元的五年期融資。

對此,MRV Associates 培訓銀行家和監管機構的金融風險顧問 Mayra Rodr í guez Valladares 分析稱,在第一共和銀行的案例發生之后,銀行不會再想在 FDIC 接管之前收購任何其他銀行。FDIC 接管后價格會更便宜,股價會下跌,而且也不會遭遇并購談判中一些常見的麻煩。

此外,接下來銀行業還將面臨更多挑戰,美聯儲也意識到了銀行業對商業房地產市場風險敞口的問題:" 一些銀行對商業房地產抵押貸款的風險敞口可能比平均水平更為集中,因此如果商業房地產環境惡化,這些銀行的損失可能會高于平均水平。"

面對外界對商業地產債務的擔憂,美聯儲已加強了對商業地產貸款表現的監控,并擴大了對商業地產集中風險較大的銀行的審查程序。

在國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趙偉看來,即使硅谷銀行等中小銀行的破產不具有代表性,如果放任自由,風險的傳染也足以使之成為新一輪危機的 " 導火索 "。美國銀行業面臨三大風險:第一,負債側存款的流動性風險;第二,資產側長久期資產的利率風險;第三,商業地產貸款的信用風險。它們的共同背景是高通脹背景下美聯儲的緊縮政策及其產生的經濟衰退壓力。

銀行業危機遠未結束,長期影響也將逐步顯現。

趙偉認為,隨著美聯儲加息周期臨近尾聲,并且中長端無風險利率已經明顯下行,利率風險或趨于下行。但在此過程中,長久期證券類資產占比較高的銀行仍面臨破產風險。

安聯首席經濟學家 Ludovic Subran 也警告稱,投資者將面臨一段坎坷的旅程。" 我不認為我們正在重演全球金融危機,但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動蕩時刻肯定會更頻繁。"

在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杜陽看來,銀行業危機的沖擊主要分為三個方面。第一,銀行業危機會惡化信貸環境,造成融資成本上升,進而加劇歐美經濟衰退風險,沖擊全球經濟復蘇進程。

第二,銀行業危機會引發避險情緒上升和恐慌情緒蔓延,造成全球金融市場劇烈波動。同時,危機會對風險偏好產生下行壓力,美元、黃金等避險資產價格或迎來上漲。

第三,歐美銀行業危機會引發資本在全球范圍內的重新分配,亞太地區或面臨機遇。當前,亞太地區金融體系較為穩定,全球經濟格局或將呈現更為明顯的 " 東升西降 " 局面,以中國為代表的亞洲經濟體將為全球經濟復蘇注入新的活力。

美國銀行業危機也將改變美聯儲貨幣政策路徑。以 3 月硅谷銀行破產為分野,美聯儲政策立場或逐步從單一的壓制通脹轉向平衡通脹與金融風險。趙偉分析稱,未來一段時間內,抗通脹在美聯儲決策中的優先級將趨于下行,金融穩定和最大就業的優先級趨于上行,并將在 2023 年底占主導地位,促使美聯儲降息。

與此同時," 緊縮不足 " 與 " 緊縮過度 " 的天平正在轉向后者。趙偉認為,5 月大概率為最后一次加息,接下來降息時點或早于美聯儲的 " 基準情景 "。美聯儲不需要等到通脹回到 2% 才降息,商品 " 去通脹 " 已基本完成,服務 " 去通脹 " 下半年或加速。勞動力市場邊際轉弱的信號持續增強,經濟周期的頂點漸行漸近。隨著金融不穩定性的上升和銀行信用收縮的加快,降息可避免美國經濟從溫和衰退演變為深度衰退。

來源丨央視財經、21 世紀經濟報道(吳斌)、財聯社

SFC

本期編輯 黎雨桐

21 君薦讀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