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二十多歲,開始規劃養老
文 | 開菠蘿財經,作者 | 金玙璠,編輯 | 魏佳
97 年出生的林冉是一名即將研究生畢業的醫學生。她學的是護理專業,在廣州一家養老機構實習時,看到太多老年人的狀態后,開始擔心自己的 " 老后生活 "。
(資料圖片)
" 他們有的每個月拿著兩三萬的退休金,有的是高校退休教授,有的有兒有女 …… 但他們都認為,想要一個體面的晚年,很難。人固有一老,我到了這個年紀該怎么辦?"
對于她這個 95 后,老人們的忠告是,養老規劃,得早做打算。
最近,林冉開始了解個人養老金、商業養老保險,但具體怎么購買、怎么選,都需要花時間做功課。她把自己的疑問發布到社交平臺上,隨即引發了一批同齡人的 " 共鳴 "。
有人問 " 攢多少錢才夠養老 ";有人說 " 自己和老公三十多歲才買養老年金保險,后悔沒早點準備 ";有 90 后已經在了解養老社區的費用;有人找到了一起 " 旅居養老 " 的小伙伴,趁著五一假期提前體驗了一把;有人和閨蜜花幾十萬把老家的平房改造成民宿,相約 20 年后 " 抱團養老 "……
他們討論著這樣那樣的養老方式,背后折射出一個社會性問題:不但中年群體的 " 預備養老 " 迫在眉睫,養老焦慮已經蔓延到了 90 后甚至 00 后大軍中。
商業銀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都看到了這背后的廣闊市場。前段時間,很多手拿大鵝毛絨玩具的地推人員出現在北京地鐵口、寫字樓下,招呼來往的年輕人 " 開通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 "," 掃碼送大鵝 " 的話題一時間沖上熱搜。
作為養老產業中的關鍵一環,保險公司也在花費大量時間做市場調研。例如國內首家中外合資壽險公司——中宏保險的外方股東宏利金融,就啟動了一項調查亞洲多個市場消費者康養需求的調研,迄今已連續進行四年。今年 4 月,中宏保險發布了 2023 年宏利亞洲關懷調查(以下簡稱 " 調查 ")的中國地區調研結果,這份 " 調查 " 反映出,國人的養老焦慮的確更加普遍和年輕化了。
統計數據之外,開菠蘿財經也和多位為養老而迷茫的年輕人聊了聊。從他們的經歷中,我們可以觀察年輕人在養老方面的真實壓力和焦慮源頭,以及 90 后、00 后是怎么做 " 養老投資 " 的。
90 后在焦慮,95 后在迷茫
這份 " 調查 " 結果,讓我們對當下年輕群體的養老規劃和觀念變化有了明確感知。
在將 " 退休儲蓄 " 作為個人重要財務目標之一的受訪者中,2/3 的年輕人(25 至 34 歲)認為自己需要用十年或者更長時間完成退休儲蓄,還有 7% 對于什么時候能夠完成退休儲蓄尚無概念。
雖然對多數年輕人而言,完成退休儲蓄的目標還顯得很遙遠,但另一方面," 調查 " 顯示,有超過 7 成的年輕人對養老規劃態度積極。這樣的調查數據透露出,絕大多數年輕人對養老是迷茫又焦慮的狀態。
單立莉剛過完 32 歲生日,如今她更加焦慮養老問題了。
她和丈夫結婚后一直是丁克,8 年前就定下了 " 以店防老 " 的養老方案。這些年,兩人靠著幾間商鋪的租金,還有理財收益,一點點充實 " 小金庫 ",計劃靠這筆錢解決晚年的養老問題。
但近兩年,租金收入嚴重縮水,理財也賠了不少,加上去年底今年初,雙方父母接連生病,手術費加醫藥費花了三十多萬,錢反而越 " 攢 " 越少。
現在,不管是父母一丁點的身體變化,還是打理商鋪的中介的一通電話,都會讓他們感到不安。兩人原定的五一旅游計劃,也不得不在焦慮中無奈取消。
對于養老這件事,單立莉原本覺得已經想得很清楚,但現在卻開始發愁:" ‘以店防老’的想法是不是過于理想化了?現實生活中的變數太多,得想想更保險的法子了。"
相比之下,比她小 8 歲的林冉談起養老話題,更是迷茫。
回想當初為什么選擇到養老機構實習,林冉說," 其實我是想知道養老機構真實的樣子,提前‘感受’下老年生活。"對于變老、養老,她形容自己的認知是空白的,是一種對未知的恐慌。
這么想的人并不在少數,林冉在社交平臺發布的帖子引起了熱議,同齡人對這個話題有很多話要說。她干脆建了一個養老交流群,累計有兩百多人加進來,年齡最小的還不到 20 歲。
在養老這件事上,為什么人們尤其是年輕群體越來越焦慮了?
" 養老,還得靠自己。" 田宇和愛人是一對 " 北漂 " 的東北夫妻,有一個 3 歲的兒子和一個剛出生的女兒。" 上一代人的觀念可能是‘養兒防老’,但我們 90 后已經不這么想了。有了孩子,不想成為孩子的‘負擔’。"
他發現,由于缺乏參考,越是年輕的人,對未來養老就越是焦慮迷茫。
田宇舉例說,像自己的爺爺奶奶是拿著退休金在農村養老,遇到生病住院時,幾個孩子會一起出錢出力;而父母只有他一個孩子,主要靠多年的積蓄和退休金養老;35 歲到 50 歲的人就會因為人口老齡化、少子化的社會現實遇到養老難題;到了 90 后這一代,擔心退休金不夠花,也不想指望孩子。
如果把眼光放得更廣,養老是全球性難題,同為亞洲國家的日韓,養老問題更加嚴峻,也不能作為國內年輕人的養老參照。" 年輕人不足,養老金減少,物價上漲,太多老人退休后為了生計還得努力工作。" 從事養老產業的英子說。
" 攢錢 " 防老,多少才夠?
" 養老焦慮每個人都有,與單身或者結婚、丁克還是有娃,都沒有直接關系。" 在交流群里聽完大家的想法后,林冉得出這個結論。
她發現,很多 95 后甚至 00 后已經著手規劃養老,一些人剛二十歲出頭就開始做 " 思想準備 " 和現金儲備," 趁著年輕,先攢錢再說。"
英子是一名 00 后,因為工作的關系,早早開始考慮未來養老的事情。她目前的計劃是不生孩子,大概率也不結婚,最大的目標就是在 " 少壯 " 的時候努力打拼賺錢,希望能提前退休、安度晚年。每個月,她都會強制自己存下一筆錢。她身邊也有不少同齡人開始為養老做儲蓄。
" 調查 " 也證實了這一現象。數據顯示,在以 " 退休儲蓄 " 作為首要財務目標之一的年輕人中,多數人的第一選擇還是靠現金儲蓄或銀行存款來實現。
既然自己養自己才是王道,那就得手里有錢,問題是," 想體面養老,需要存夠多少錢?主要考慮哪些花銷?" 在社交平臺上,太多年輕人提出這樣的疑問。
北京師范大學金融研究中心的教授鐘偉曾提出一個觀點:類似京、滬、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預備 1000 萬元養老也未必夠。他給出的解釋是,通貨膨脹,讓一個人少壯時候積攢掙下的錢,老來不足以安度晚年。當然,各方對 " 千萬元竟不夠養老 " 的觀點意見不一。
這個問題的確很難有標準答案。因為需要多少養老資金,不但完全因人、因地區而異,還取決于養老方式。
在林冉的交流群里,很多人提到了居家養老、社會養老院、高端養老社區。" 居家養老要找保姆,費用不低;社會養老院條件參差不齊,普通的就像住醫院,高檔的不一定住得起;高端養老社區可以一并解決照護、醫療問題,但至少 200 萬打底。"
也有一部分人考慮抱團養老、旅居養老。過去幾年,為了提前找到適合自己養老的城市,周海離開了上海,到大理、伊犁、青島這幾座城市,邊工作邊旅居。" 平均每月花費不到六千,這個生活成本和我能接受,但‘勸退’我的是醫療,公立醫院體驗差,私立醫院價格貴。"
不少有明確養老規劃的 90 后,普遍認為居家養老更適合自己。
田宇夫婦兩人按照 60 歲退休、平均壽命 85 歲,以一線城市的消費水平算過一筆賬:25 年居家養老,需要的費用包括餐食、水電煤氣、物業 + 供暖、打車 + 車輛保養、上網 + 通訊費、每季服裝 + 每年旅行一次,平均每個月 6000 元,25 年就是 180 萬。
這只是理論上的數字,實際金額可能會更高。" 因為我們算賬過程中,是默認 100 多萬的房貸 30 年還清,而且沒有算上生病吃藥住院的費用,興趣愛好的支出、親朋好友辦事隨禮、孩子的壓歲錢,還有 70 歲以后雇保姆的費用。" 田宇補充說," 對了,25 年里,房子是不是要重新裝修或換房,子女或者孫輩遇到困難是不是要補貼一些 …… 可能還有各種現在想象不到的支出。"
單立莉夫妻對居家養老的品質要求相對更高一些,他們算下來,平均每月要 15000 元,25 年就是 450 萬。
兩人原本打算存夠 500 萬就提前退休,但近兩年一些意料之外的收入減少、開支增加,打亂了原定的養老計劃。這讓他們意識到,養老不能只寄托于攢錢,因為攢錢不足以抵抗風險,一旦攢錢計劃出現變數,養老規劃也就隨之成了泡影。
其實無論選擇哪種養老方式,健康、醫療都是年輕人在養老規劃中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這種顧慮在 " 調查 " 中也有跡可循。面對退休前后的健康問題,25 至 34 歲年輕受訪者相對更悲觀,他們認為自己會在退休之前的 56 歲就出現健康問題。而 35 歲至 44 歲、45 歲以上人群,分別預期自己的健康狀態能保持到 60 歲、68 歲。
年輕一代不僅更重視健康問題,對退休后生活質量的期待值也很高。因此,除了積極攢錢以外,不少年輕人也開始在為養老進行更長遠細致的規劃。
這屆年輕人,開始做 " 養老投資 "
養老規劃的年輕化成為趨勢,這一點在 " 調查 " 結果中體現得淋漓盡致:25 至 34 歲的年輕受訪者中,有 36% 已經制定了養老規劃,另有 14% 的人計劃在三年內做好養老規劃。也就是說,10 個年輕人中,有 5 個已經做好或即將制定養老規劃。
當為養老而焦慮的人群變得龐大、年齡提前,二三十歲就重視 " 養老投資 " 的大有人在。他們彼此分享取經求助。第一個小規劃往往是保持身體健康。
95 后的譚逸是一名電商從業者。因為經常要通宵加班,擔心身體出問題的她,有個雷打不動的習慣,每隔半年做一次全身體檢。她給自己和父母的體檢預算是每年 2 萬。
" 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負責人,奮斗的時候盡可能不讓身體出問題 ",最近,譚逸還買了一些監測睡眠、健康狀況的設備。
" 調查 " 中也確實反映出,四成以上的年輕人都有體檢習慣,同時幾乎所有年輕人都樂于使用便捷的手機應用(APP)監測日常的健康狀況。
父母突如其來的一場大病,讓單立莉也意識到了體檢的重要性。為此花掉不少養老儲備的她,建議年輕人 "保險防老"。
當然,一份保險難保一輩子。她此前買了重疾險、意外險、百萬醫療險、壽險,最近開始接觸專門面向丁克家庭的連生類養老險,如果夫妻一方身故,養老金會繼續發給另一方。" 目前,加上父母,我們一家人每年的保險開銷 4 萬左右。"
買保險,已經逐漸成為年輕人養老方式的標配之一。" 調查 " 結果顯示,有大量年輕人通過不同類型的保險產品,以增加退休儲蓄。在以 " 退休儲蓄 " 作為首要財務目標之一的 25 歲至 34 歲人群中,18% 選擇個人儲蓄保險或養老保險,16% 依賴醫療或者重疾保險,還有 12% 的年輕人選擇年金險。
" 等我們老了,社保養老金是不夠用的,企業年金或職業年金也不一定有 ",為了保障晚年生活,田宇把存下來的錢分配給了三個賬戶。
第一個是風險類賬戶。田宇夫妻兩人會把這個賬戶里的錢,用于購買商業醫療險," 健康和醫療的風險,要盡可能轉移給保險,防范自己和家人因病致貧。我見過不少人到了中年、老年,出現了經濟問題,多數是大病醫療支出,或投資失敗造成的,會直接影響晚年生活的質量。"
第二是現金流賬戶。田宇補充了一份終身養老年金,每個月領一筆錢,補社保的短板。
第三個賬戶是最穩健的資金池,包括增額終身壽險和公募養老基金,適合長期持有。例如,增額終身壽險產品,保額逐年遞增,既可以擁有一份長期保障,又可以在足夠長的時間里享保額的穩步增長,在急需資金時,可以申請保單貸款,緩解一時的資金壓力,或在特定的時間點通過申請減保取得現金價值來補充養老資金。如果被保險人不幸身故,保險金還可以傳承給指定受益人。
譚逸、單立莉和田宇的 " 養老投資 " 似乎已經成為年輕人的主流選擇。但同時我們也在林冉建的養老交流群里也發現,還有一大批年輕人,盡管還沒經濟能力著手去做養老規劃,但他們對養老生活也有屬于自己的暢想,抱團養老、機構養老甚至旅居養老都是他們所青睞的。
不難看出,由于當前年輕人的人生狀態各異,屬于他們這一代的養老生活已漸漸不再有標準答案,甚至隨著社會環境變化,未來也將出現更多新的養老需求。
而在備受年輕人關注的養老領域,一眾保險公司都在做重點布局。其中,中宏保險作為國內首家中外合資人壽保險公司,更是將養老拔高到了公司戰略的高度。通過查閱公開信息可以發現,中宏保險除了提供多種可以滿足不同人群需求的壽險、年金險等保險產品,還通過代銷養老目標基金幫助更多人來構建多層次的養老規劃。
至于年輕人偏愛的抱團養老、機構養老還有旅居養老,中宏保險也有相應布局。截至 2022 年,中宏保險已經建立起覆蓋全國 40 余座城市、超過 200 家養老機構的品質合作康養機構網絡,最獨特的是,中宏保險打造了一支特有的 " 健康 + 養老 " 雙管家團隊,不僅可以一對一密切跟進在養老生活中可能會出現的重疾難題,也可以協助對接養老服務資源,滿足不同人群各異的養老需求。
在公司戰略的指導之下,中宏保險對各年齡段消費者養老規劃的探索還在繼續。或許因為只有把不同代際群體養老觀念的變化和趨勢研究透了,才有可能為年輕一代提供更多的養老可能性。
在養老機構實習的最后一個月里,林冉更熱衷于和形形色色的老人聊天,希望幫自己和同齡人搞清楚幾個問題:什么樣的老人適合養老院的生活,在養老院 " 地位 " 最高、" 待遇 " 最好?有沒有適合自己的養老方案?
老人們和同事都告訴她,養老問題主要抓住兩件事。第一,如果有條件,建議早規劃,可能越晚做打算,需要拿出的錢越多;第二件,要想體面養老,不是只要錢多就可以,換言之,養老問題不能只押寶在一種方式上。
" 一代人終究老去,但總有人正年輕。" 養老生活的選擇并沒有標準答案,當 90 后、00 后邁向老年時,或許真正擊中他們的養老方式,不止是生活保障、健康層面,可能還包括,怎么用友好的社交生活緩解他們的孤獨感、如何用精神上的關愛化解他們的焦慮感 …… 種種關于養老的問題,也許最終都可以歸結為一句話——希望體面而自由地老去。
*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林冉、單立莉、田宇、英子、譚逸、周海為化名。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
我,二十多歲,開始規劃養老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開菠蘿財經,作者|金玙璠,編輯|魏佳97年出生的林
-
9.9 元喝瑞幸,加盟商成“犧牲品”?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摩登消費,作者|付艷翠,編輯|馮羽咖啡曾經是逼格
-
世界快播:年輕人爭先加入“洞門”,但 Crocs 不是唯一贏家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鋅刻度,作者|星晚,編輯|李覲麟世界上只有穿洞洞
-
蔚來全系降價 3 萬元!李斌稱“現在最合適”!股價盤中拉升近 7%,這一步走對了?
一直堅稱不降價的蔚來開始降價了!6月12日,蔚來宣布,即日起,蔚來旗
-
? SSD 量價齊跌,大廠如何自救?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半導體產業縱橫最近,從各個公司的數據顯示,SSD
-
天天熱點評!中泰證券:境外全資子公司為中泰國際財務發行2億美元美元債提供擔保
6月12日,中泰證券發布公告表示,中泰金融國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
-
年金險可以隔離夫妻財產嗎?是什么保險? 環球聚看點
看實際的情況。年金險是一種以退休后獲得養老金為目標的保險產品,其主
-
富德生命固鑫b款年金保險怎么樣?提供什么保障?
還是不錯的。該產品可以提供多種領取方式,包括一次性領取、分期領取、
-
環球速訊:退休后買年金險有用嗎?買年金險要注意些什么?
有用。對于正在退休或即將退休的人們來說,購買年金險可以為其提供額外
-
每日熱文:年金險是月領好還是年領好?一般什么時候可以領錢?
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而定。對于那些需要長期規劃的投資者來說,年領可能
-
環球新消息丨蔚來全系降價,李斌在考慮什么?
年中將至,蔚來放出大消息,激起車圈平地一聲雷。6月12日,蔚來官方宣
-
年金保險可分為幾種類型?怎么買?
傳統型年金保險是指保險公司以固定的保費收入為基礎,承諾在退休后按照
-
短訊!綁定松下打入特斯拉供應鏈!芳源股份擬定增募資18.86億元加碼動力電池回收項目
動力電池回收賽道持續升溫。芳源股份(688148 SH)擬定增募集約18 86億
-
感動全網河北母子婉拒社會捐贈 堅持“靠雙手”實現夢想
任旭明直言“家里不是那么窮”,希望給更需要的家庭。而任紅娟斬釘截鐵
-
汾河濕地生態持續向好 野生鳥類攜家帶口紛紛入住_微速訊
隨著濕地水域面積不斷增加,汾河流域野生鳥類的數量和種類也明顯增多,
-
調研海爾智家:AI 名,家電命?_今日要聞
當年砸冰箱的海爾用的是品控的大錘,如今想讓三翼鳥振翅高飛則需要AI的
-
掌閱科技:首款 AI 產品閱愛聊封閉內測
品玩6月12日訊,據第一財經報道,掌閱科技今天宣布,旗下首款AI產品閱
-
【環球新視野】傳聞華為 5G 限制松綁?下半年華為 Mate60 系列 5G 或回歸!實在不容易
由于眾所周知的限制原因,華為手機已經多年無緣5G了,雖然以現階段的5G
-
洋快餐“天王”華萊士,憑啥能瘋狂開店兩萬家?
紅星資本局原創記者|劉謐編輯|肖子琦居民飲食口味各有不同,因此在餐飲
-
酒旅集團做電商,誰能成為下一個“東方甄選”?_每日快訊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空間秘探,作者|武爽近日,有消息傳出思美傳媒與
-
掛牌公司拖欠持續督導費卻辯稱對方沒有服務過,券商一紙訴狀告上法庭,判決來了!
6月12日,國盛證券、中泰證券、方正承銷保薦、開源證券等多家券商券發
-
【世界熱聞】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強化國家量子科技工作頂層設計
【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強化國家量子科技工作頂層設計】科技部黨組書記、
-
日化巨頭斬斷主業,廣州浪奇欲進軍文創,賬面仍負債13億
圖片來源:廣州浪奇官網老廣的“童年回憶”要沒了?時隔一個月,昔日日
-
當前滾動:路過的司機注意了!津塘立交高架橋施工
這兩天,路過津塘公路和外環東路交口附近的朋友可能注意到,這個路段通
-
每日聚焦:給肯德基、優衣庫供貨,福建“紙袋大王”上市,創始人身價近12億
背靠麥當勞、肯德基、星巴克和優衣庫,福建紙袋供應商南王科技(301355
-
世界動態:人保壽險幸福保年金保險b款可靠嗎?值得買嗎?
總的來說還是比較可靠的。 首先,這款產品是中國人保保險公司旗下的保
-
離婚時年金保險需要平分嗎?可以領多少錢?|當前快看
看實際的情況。在許多地區,如果夫妻雙方在婚姻期間購買了年金保險,則
-
如意鑫享養老年金怎么樣?現金價值高嗎?-報道
如意鑫享養老年金支持0-69周歲的人群投保,起投門檻不高,分期交5000元
-
當前熱訊:中融其樂融融年金保險靠譜嗎?如何規劃養老?
中融其樂融融年金保險的投保規則比較靈活,被保人的投保年齡范圍廣泛,
-
職業年金險是什么保險?有哪些特點?
職業年金險是一種由機關單位發起的養老保險計劃,旨在為參與該計劃的員
精彩推薦
閱讀排行
精彩推送
- 新時代首都發展巡禮丨文明新風潤...
- 今日最新!小白測評 OPEN DAY 回顧
- 智能手表的這個最新功能,背后卻...
- ChatGPT 叫好不叫座,用過的人...
- 環球消息!遭市場“冷眼” 蘋果...
- 環球精選!蔚來李斌:幾個月前已...
- 觀焦點:“蔚小理”一季報出爐:...
- 環球快資訊:蘋果發布會之后,唱...
- 快報:北京市場監管局抽查結果公...
- 當前信息:又一房企將從 A 股...
- 香港啟動家族辦公室服務提供者網絡
- 國壽鑫瑞穩贏年金保險怎么樣?有...
- 智享金生年金保險可靠嗎?有必要...
- 人保福壽年年專屬商業養老保險怎...
- 觀熱點:光明一生慧選版年金險怎...
- 金喜年年年金保險可靠嗎?保障些...
- 丁磊養豬事業遇挫,1.37億股權被...
- 今日辟謠(2023年6月12日)
- 2023Q1 兒童智能手表出貨量同比...
- 觀點:蔚來全系車型降價 3 萬...
- FlymeAuto 首次實車體驗來了
- Redmi Buds 4 活力版上架 99...
- 世界百事通!小白測評數據庫 3....
- 全球快播:我的老婆是冰山總裁筆...
- 天天關注:又見鋰電池項目終止!...
- 環球短訊!梅西效應火爆:入淘直...
- 連續26個跌停板,福建黑馬房企或...
- 每日熱點:時代IPO快訊:來凱醫...
- 天天日報丨合眾偉奇IPO:盈利能...
- 華夏喜盈門年金保險咋樣?好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