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國內玉米豐產已成定局 玉米價格或弱勢運行

2021-08-27 10:10:44來源:金投網  

因經銷商挺價以及深加工商積極備貨,玉米現貨價格上漲,引領玉米期貨7月下旬至8月中旬出現一波小幅反彈行情。不過,由于國內新作玉米豐收在望,外盤玉米破位低走,拖累大連玉米期貨主力合約大幅下行,再次刷新年內低點。展望后市,今年國內玉米豐產概率較大,而需求難以好轉,加之外盤玉米不振,料玉米期貨弱勢運行態勢難改。

豐產已成定局

因政府臨儲玉米銷售殆盡,加之去年玉米減產,市場看漲情緒強烈,自去年新玉米上市后,玉米價格長時間維持高位運行。由于玉米種植效益遠高于大豆等其他秋收作物,在高種植利潤驅使下,今年國內玉米播種面積明顯增加。與此同時,今年的天氣條件也非常有利于玉米生長,玉米屬于怕旱不怕澇的作物,各地主產區持續高溫多雨,干旱地塊面積鮮有,使得目前國內玉米長勢較好,市場預估單產和總產有望大幅增加。有消息顯示,我國大部分玉米主產區土壤墑情適宜且好于上年同期,利于玉米生長,取得豐收有較好基礎。據預計,今年玉米播種面積為4267萬公頃,比去年增加140.6萬公頃,增幅為3.41%,今年玉米產量為2.7181億噸,比去年增產1114萬噸,增幅為4.23%。

深加工不樂觀

去年新玉米上市后,價格持續在高位運行,由于生豬價格上漲,養殖利潤豐厚,養殖端對高價玉米尚能接受,一度成為玉米價格上漲的推手之一,但是隨著生豬產能恢復,加之下游需求并未同步增加,豬肉供應短期內出現過剩。今年春節后,生豬價格大幅下滑,至今生豬養殖業全線嚴重虧損,為降低生產成本,使用價格偏低的小麥、稻谷、麩皮、高粱以及進口玉米粉等能量飼料來替代玉米,成為生豬、蛋禽、肉禽等養殖業不謀而合的選擇,這導致玉米在飼料端的消費量下降到近幾年來的低點。受豬肉價格下跌拖累,其他肉蛋類價格也難有起色,養殖利潤空間不大,短期內很難接受高價玉米。

玉米消費的另一個渠道深加工端同樣不容樂觀。高企的玉米價格不斷侵蝕玉米深加工業的加工利潤,導致玉米深加工業只賺吆喝不賺錢,所以深加工業開工率維持在偏低水平。據監測,截至8月19日當周,納入調查的66家淀粉加工廠家的開工率為54.95%,周環比提高1.82個百分點,但是仍為近5年來同期最低水平。另據監測,2021年33周(8月12日—8月18日),納入調查的全國主要122家玉米深加工企業(含淀粉、酒精及氨基酸企業)共消費玉米 85.5 萬噸,較前一周增加5.0萬噸;與去年同比減少17.2萬噸,減幅16.74%,為近4年來同期最低水平。

外盤破位下跌

由于進口玉米不斷增加,外盤玉米價格漲跌直接決定進口玉米成本,內外盤玉米價格的聯動性增強。由于近期美國玉米產量高于預期,CBOT玉米價格破位下跌,給內盤玉米價格帶來利空影響。經過近一周的實地調研后,上周美國咨詢服務機構Pro Farmer預估,美國玉米和大豆產量將高于美國農業部8月的最新預估水平。

受近期降雨較多的影響,美國玉米長勢有所恢復,單產形勢轉好。Pro Farmer預估,美國玉米單產將為177蒲式耳/英畝,總產量將為151.16億蒲式耳,明顯高于美國農業部預估的174.6蒲式耳/英畝和151.65億蒲式耳的水平。上周美國玉米期貨持續下行,刷新近一個月來低點。外盤玉米下跌,降低玉米進口成本。

綜合以上分析,由于豐產在望,玉米進口增加,供應擴大,但是不論是飼料端還是深加工端都不太景氣,很難支撐高企的玉米價格。供強需弱將使供需狀況趨于寬松,玉米價格下跌換取需求增加也許是唯一的破局之匙。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