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深圳外貿跨上3萬億臺階 民營企業是最大外貿主體

2021-12-13 14:55:34來源:深圳商報   

伴隨“入世”春風,深圳一家LED顯示屏生產企業深圳艾比森公司搭上了高速發展的列車,20年間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企業飛速成長為一家業內知名的上市公司。在進博會、世界杯賽場等重大國際賽事和活動中都能見到艾比森的身影,產品遠銷全球130多個國家和地區,顯示屏產品出口已連續12年位居行業第一。

艾比森的發展是深圳“入世”20年外貿的一個縮影,據深圳海關統計,自2001年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20年來,深圳市不斷擴大對外開放,進出口貿易額從2001年的5681.8億元攀升至2020年的3.05萬億元,增長436.9%,且出口規模穩居內地外貿城市首位。今年前10個月,深圳進出口2.81萬億元,創下同期歷史新高,同比(下同)增長14.9%,繼續呈現穩步增長的良好態勢。

外貿跨上3萬億臺階

我國“入世”20年來,深圳進出口規模實現連續突破,2004年、2007年先后突破1萬億、2萬億元,從2002年至2007年均保持兩位數快速增長。特別是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深圳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進出口規模于當年跨上3萬億元新臺階,達3.34萬億元。

2020年,深圳外貿在疫情影響下仍展現超強韌性,全年仍保持2.4%的增幅,進出口規模達3.05萬億元,占全國外貿進出口總值的9.5%。

民營企業是最大外貿主體

“入世”20年來,深圳貿易方式結構進一步優化,國內產業鏈更長、出口附加值相對較高的一般貿易比重顯著提升,占整體進出口比重由2001年的17.5%提升至2020年的49.1%。今年1-10月,占比進一步提升至50.2%。

貿易內生動力繼續增強,民營企業占整體進出口比重由2001年的3.5%提升至2020年的59.4%。2016年起民營企業已成為深圳市第一大外貿主體。同時,出口產品結構持續升級,不斷由低附加價值的簡單加工裝配環節,向較高附加值的研發、品牌、設計、物流、營銷等環節延伸。機電產品長期成為深圳出口最主要品類,占深圳市出口的比重由2001年的62.8%提升至2020年的76.6%,今年前10個月機電產品占比已達80.2%。進口方面,隨著深圳逐漸成為全國乃至全球的電子制造業中心之一,以電子零部件為主的機電產品進口占深圳市進口的比重由2001年的59.6%提升至2020年的82.5%。

積極開拓新興市場

我國“入世”20年來,與深圳有貿易往來的國家(地區)由2001年的192個,增加到2020年的234個。傳統市場在深圳對外貿易中仍占據重要地位,2020年深圳對美國、歐盟、韓國、日本和英國進出口值占同期深圳進出口總值的30.9%。

同時,深圳積極開拓東盟、拉美、非洲、印度等新興市場,與上述國家(地區)進出口占比由2001年的13.6%提升至2020年的22.1%。“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深圳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占比從2013年的12.8%提升至2020年的22.1%,今年前10月,深圳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規模達6061.1億元,增長12.9%。

此外,隨著深圳本地港口、機場等基礎設施建設日臻完善,跨境物流順暢度提升,陸、海、空、鐵、郵等運輸方式持續增長,深圳對外貿易競爭力明顯增強。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歐班列助力深圳的鐵路運輸方式蓬勃發展,2020年深圳以鐵路運輸方式進出口253.4億元,較2013年增長了18.7倍。(董芳芳 徐力 曾還生)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