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全國醫保目錄走向統一 異地就醫將更加便捷高效

2022-07-01 09:19:40來源:江蘇經濟報  

按照國家醫保局的要求,為期三年的醫保地方增補目錄消化應于6月30日收官。半年過渡期之后,我國將于2023年1月1日實現全國醫保用藥范圍基本統一。

6月,江蘇等多省抓緊出臺了第三批增補藥品的清退計劃,將大批藥品調出醫保目錄并明確停止報銷的時限。此前,廣東、河北、河南等多個省份已經完成省增補藥品消化工作,省醫保目錄退出了歷史舞臺。東南大學醫療保險和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張曉表示,從各地清退的情況來看,這項工作進展順利,近年來國家醫保目錄不斷擴大,一部分地方目錄藥品進入了國家目錄。全國各地的目錄從通用名來歸納在200種左右,國家甲類目錄可以消化100種左右,剩下需要地方消化的也就不到100種,難度不算大。

全國醫保目錄的統一對患者、醫保、藥企有什么影響?多位專家表示,這是在我國醫保尚不具備全國統籌的條件下,實現“同人同權利”的醫保公平的重要舉措,未來異地就醫將更加便捷高效。取消地方醫保目錄后,國家醫保目錄常態化調整是藥企進入醫保的唯一準入渠道,這也要求藥企提早對產品進行市場評估并重視藥品的創新。

張曉表示,地方醫保增補目錄是醫改啟動初期面對各種困難博弈考量的結果,現在醫保制度建設和管理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醫保目錄應該向規范統一的方向發展,以保證醫保制度的公平性和管理效率的提升。未來目錄統一之后,異地就醫更方便,經辦效率更高,更能體現醫保的公平性。

南開大學衛生經濟與醫療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銘來表示,基于“同人同權利”,統一全國基本醫保目錄是必須做的事情。因為我國醫保基金目前停留在地市級統籌的層面,省級統籌是目標,短期內還不能上升為全國統籌,地域之間的差異造成了地區醫保籌資和待遇有很大的差距。在這種情況下,先統一藥品目錄有利于推進公平醫保,改善異地就醫報銷的差異化,提升異地就醫的效率,從而保障民生。(郭晉暉 林志吟)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