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上半年新增34家 江蘇IPO速度領跑全國

2022-07-13 09:22:44來源:江蘇經濟報  

近日從江蘇省上市公司協會傳出最新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江蘇A股上市公司602家,上半年新增上市公司34家,新增數量居全國第一。江蘇經濟報記者了解到,自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以來,我省IPO速度領跑全國。這一數據背后又隱藏著怎樣的發展密碼?各方人士紛紛就此闡述各自看法。

數據: 江蘇的IPO加速度全國第一

根據江蘇經濟報記者數據梳理發現,自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以來,江蘇的IPO出現加速度的發展勢頭。2018年至2021年,江蘇分別增長20家、31家、61家、92家,數量一直穩列全國前三。從上市板塊來看,自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以來,江蘇新增科創板上市公司82家、占全國19.34%,總數位居全國第一;新增創業板上市公司56家、占全國17.55%,總數位居全國第二;新增北交所上市公司16家,占全國17.2%,總數位居全國第一。從今年上半年情況看,江蘇在創業板、科創板、北交所新增上市公司數量均為全國第一,分別為16家、11家、4家。種種數據顯示,江蘇在股票注冊制改革之后的IPO發展速度全國第一,確實是實至名歸。

從上市公司結構情況看,江蘇也較為合理。整體上看,江蘇資本市場上來自制造業的上市公司占該省上市公司比重達到76.5%,機械設備、電子、基礎化工、電力設備、汽車、醫藥生物六大行業企業數量近400家,制造業強省的特征十分明顯。而從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以來,江蘇省新上市公司聚焦專精特新的特征明顯,科創板與北交所的上市數量均為全國第一。

以上月為例,江蘇先后有翔樓新材、宇邦新材、騰亞精工、瑞泰新材、亞香股份等多家公司登陸創業板,而這些公司無一例外都屬于聚焦專精特新的小巨人企業。例如,蘇州翔樓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定制化精密沖壓特殊鋼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包括碳素結構鋼、合金結構鋼等特種結構鋼及彈簧鋼、軸承鋼、工具鋼等特種用途鋼,多家國內外知名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是其客戶。

不僅現有上市企業質量過硬,江蘇的上市后備力量也極為強大。根據江蘇證監局提供的數據,到今年5月底,我省擬發行上市企業398家,蘇州以148家位居省內第一,南京和無錫緊隨其后。

企業:上市進一步增強了綜合競爭力

對于眾多新上市的江蘇制造企業來說,企業成功IPO帶來的發展機遇和好處確實很多。上月成功上市的瑞泰新材主要從事鋰離子電池材料以及硅烷偶聯劑等化工新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企業董事長張子燕表示,瑞泰新材成為江蘇國泰旗下獨立的化工新材料及新能源業務上市平臺,通過在創業板上市進一步增強企業資金實力及投融資能力,實質提升新能源業務板塊的行業競爭能力,進而促進瑞泰新材的盈利能力和綜合競爭力,有利于江蘇國泰突出主業、增強獨立性。

中信建投證券投資銀行業務管理委員會執行總經理、宇邦新材保薦代表人張世舉表示,宇邦新材本次成功上市,有助于公司利用資本市場提升綜合實力,更好地把握光伏行業快速發展的有利時機,進一步做大、做強,對公司來說具有特殊且重要的意義。 具體來說,光伏行業目前正處于快速發展的時期,近年來的光伏裝機量屢創新高,且隨著“雙碳戰略”成為我國重要戰略,以及全球越來越多的國家對“碳中和”達成共識并作出承諾,未來光伏行業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將帶動光伏焊帶市場需求持續上升。 行業的發展對參與者的綜合實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本次上市,宇邦新材可以通過募投項目有效擴充產能與增強研發實力,滿足下游客戶不斷增長的需求及行業持續發展對新技術與新產品的要求。同時,借助上市公司平臺,能夠進一步提升公司知名度,強化品牌優勢。 綜上,本次成功上市,能夠全面提升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在光伏行業快速發展態勢下,實現公司快速、高質量發展。

今年4月,國內汽車電子系統領先企業納芯微正式在科創板掛牌上市。納芯微發行定價230元,為今年以來最貴新股,收盤價259.58元,漲幅超12%。作為江蘇的一家高科技公司,得到資本市場的認可意義非凡。納芯微董事長王升楊表示,受益于國家政策紅利、市場快速增長等因素,公司獲得了高速成長的機會。非常感謝上下游合作伙伴的信任與支持,以及每一位納芯微員工的努力付出。成功上市,是公司重要的里程碑,同時,也代表著業務的階段性成果。未來,將持續堅持“可靠、可信賴”的價值觀,與產業鏈上下游精誠合作、共同成長,為客戶提供更優質、更全面的半導體解決方案,為我國半導體行業的發展創造價值。

解讀:搶抓改革機遇占得先機

據相關人士介紹,從城市看,新增上市公司最多的是蘇州,數量達14家,其行業范圍涵蓋半導體、化學制藥、通用設備行業、光伏設備、化學制品等領域,科創屬性、戰略性新興產業標簽顯著。從市值看,江蘇新增上市公司大多是分布于產業鏈關鍵環節的中小企業。根據6月30日股市收盤數據,新增上市的34家企業平均市值79.90億元,當天納芯微總市值最高、約382.99億元,燦能電力總市值最低、約4.68億元,近七成企業總市值分布在10億元到100億元區間。

江蘇能在注冊制改革后IPO突飛猛進,背后的原因也引人關注。江蘇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查斌儀表示,近年來,我省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全面深化金融改革的決策部署,認真落實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部署要求,緊扣“強富美高”新江蘇總目標,積極搶抓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等重大機遇,大力推進資本市場體系建設,我省資本市場保持提速發展、提質增效、提檔升級的良好局面,為踐行“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新使命提供了較好支撐。

江蘇優質企業踴躍上市的局面,既是企業實力的水到渠成,也與相關部門精心培育上市土壤息息相關。江蘇經濟報記者了解到,早在去年9月,江蘇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江蘇證監局共同印發《江蘇省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明確到2025年年底,把全省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得更加完善,形成以先進制造業集群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為特征的資本市場“江蘇板塊”。行動計劃圍繞“企業上市培育、產業鏈供應鏈‘鏈主’上市企業提升、上市公司規范發展、中介機構優質服務和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等五個方面制定專項行動計劃。重點支持推進“獨角獸”“瞪羚”“專精特新”“小巨人”、制造業隱形冠軍和新型服務業領軍企業上市掛牌,支持產業鏈供應鏈關鍵研發機構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將“科創板”上市研發機構納入省級相關獎補政策范圍。

江蘇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邱志強表示,上市培育行動重在引入源頭活水、鏈主提升行動重在強化龍頭引領、規范發展行動重在優化公司質態、中介服務行動重在壓實“看門人”職責、示范區建設行動重在打造優質上市公司集聚高地。通過一系列組合拳,努力推動我省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更加完善,上市公司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質效更加突出,資本市場“江蘇板塊”品牌更加閃亮。

對于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相關專家也給出了定位方向。上海證券交易所研究所原所長、復旦大學中國金融法制研究院副院長施東輝認為,前期改革試點精簡優化了發行上市條件,重構了審核機制和程序,提高了信息披露質量和審核的透明度,加重了中介機構在證券發行上市審核中的責任。國信證券投行事業部董事總經理于吉鑫表示,前期注冊制試點改革使得股票發行上市審核周期的可預見性更強,審核人員專業性明顯提高,企業上市意愿增強,上市企業數量增加較多,以往“炒殼”現象明顯減少。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