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中央部門集中曬賬本 顆粒度更細成今年亮點

2022-07-29 08:27:10來源:城市金融報  

一年一度的中央部門集中曬賬本正式拉開帷幕。

中央部門“曬決算賬本”是一年一度的固定動作。決算反映的是部門相應資金使用的實際情況,是綜合性年度“賬本”。決算公開,是中央部門主動向社會“曬賬本”“亮業績”的重要窗口。日前,由財政部率先公開,102家中央部門同日“曬賬本”,在財政部“中央預決算公開平臺”公開了2021年度部門決算。

那么,今年的“賬本”該怎么讀?其中有哪些亮點內容?中央部門決算公開應如何進一步完善細化、提質增效?

全方位展示花錢效益

據了解,中央部門決算是由中央各部門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及其履行職能情況編制、反映部門所有預算收支和結余執行結果及績效等情況的綜合性年度報告,是改進部門預算執行以及編制后續年度部門預算的參考和依據。

今年是中央部門連續第12年向社會公開決算。12年來,中央部門決算公開由最初的2張表格增加到9張,由單純“擺數字”發函到展示績效成果,由各自不同時間公開到在同日公開,由分散在各部門網站公開到集中于同一平臺公開,范圍逐步擴大、指標逐步細化、內容不斷豐富、方式不斷優化。

此次102家中央部門依法依規向社會公開2021年度決算,內容包括部門概況、部門決算表、部門決算情況說明、名詞解釋4部分,以及收入支出決算總表、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表等9張報表,涵蓋部門收支總體情況以及財政撥款收支情況。其中有各部門總體收決算情況和相關收支變動說明,“三公”經費、機關運行經費、政府采購支出、國有資產占用情況、預算績效評價等重點內容也有專門說明。

績效信息是中央部門決算的重要部分,直接反映了預算資金執行的效果。今年,中央部門績效信息公開范圍更廣、力度更大,隨同中央決算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送的項目績效自評表數量增長到586個,比上年增加93個;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參閱的重點項目績效評價報告增加到36個,比上年增加7個,涉及資金6000多億元人民幣。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汪德華認為,今年項目績效自評結果、重點項目績效評價報告公開數量進一步增加,體現了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持續推進。同時,今年是中央部門決算首次涉及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績效評價,中央本級基建投資項目、中央本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項目、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等被納入評價范圍。

顆粒度更細成今年亮點

從公開的項目績效信息來看,今年的信息公開范圍更廣、力度更大、顆粒度更細,項目績效自評結果、重點項目績效評價報告公開數量繼續增加。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中央部門決算公開對加強和改進預算管理,深化財稅體制改革,保障群眾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都具有重要意義。

值得重點關注的是,中央部門在今年首次對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績效評價情況進行說明。中央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院長白彥鋒分析,國有資本經營預算主要反映國有資本運作特別是對國有資本收益作出支出安排的情況,今年中央部門決算首次對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績效評價情況進行說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和去年相比,今年政府采購支出信息的披露維度更多、顆粒度更細。在已“曬”出的部門決算中,中央部門進一步細化政府采購合同授予中小企業情況,公開貨物支出、工程支出和服務支出授予中小企業的占比情況。在疫情背景下,政府采購政策向中小企業有所傾斜,將幫助中小企業拿到更多訂單,有利于他們紓困發展。

此外,今年的中央部門決算還進一步細化了政府采購給予中小企業政策支持情況。政府采購支出情況往年僅公布中小企業合同和小微企業合同額度及占政府采購的比重。今年,為推動各部門落實政府采購支持中小企業政策,還增加公開了貨物支出、工程支出和服務支出授予中小企業的占比。從多個中央部門公布的決算情況看,中央部門正帶頭通過政府采購向中小企業“雪中送炭”。

汪德華表示,相關細化內容有助于引導推動各部門落實政府采購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要求,也有助于社會各界分析相關政策領域的問題。應進一步完善政府采購領域相關制度設計,更好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

如何細化提質增效

在中央部門預算決算閉環管理體系中,預算是源頭、執行是過程、決算是結果。為更好開展預算編制、執行與績效評價以及推進預算管理改革,中央部門決算公開應如何進一步完善細化、提質增效?

中國人民大學政策科學研究中心主任俞明軒建議,可以從以下四方面著手:

在增強財政透明度方面,要推進財政支出標準化,完善政府財務報告體系,發揮多種監督方式的協同效應,推進部門間預算信息互聯共享,加強預算管理一體化建設的頂層設計。

在落實政府過緊日子要求方面,要構建過緊日子長效機制,推動建立節約型財政保障機制。

在推動中央部門督促和指導所屬單位依法依規公開單位決算方面,要著重關注決算公開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使得決算信息能夠主動回應社會關注。

在項目績效信息公開方面,可以公開項目績效評價主體信息,并致力于增強項目績效評價主體的專業性、權威性以及公正性。

從此次決算公開情況看,各部門的公開信息普遍在100頁左右,包含了豐富的信息。如何讓中央部門決算公開的信息利用得更充分?

汪德華指出,部門決算公開內容專業性較強,普通公眾一時或許難以理解。同時,單獨看一個部門的公開信息或許意義不是太大,但將多個部門的信息收集整理進行比較分析,就可以獲得很有價值的信息。從目前情況看,社會各界對中央部門決算公開信息的深度解讀還較為欠缺。期待未來能通過各方合作,對決算信息作出進一步的加工處理,使國家賬本更好地體現“看得懂、受監督”這一目的。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