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互聯網 > 正文

王慧文的抑郁 VS 馬斯克的抑郁

2023-07-05 13:43:15來源:Bianews鞭牛士  

光年之外公司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被美團給收購了。

收購的前一天,爆出美團聯合創始人也就是光年之外的發起人王慧文先生抑郁了。抑郁之后就醫了,就醫之后就退出了美團的非執行董事、公司董事會提名委員會成員和公司授權代表職務,自今年6月26日起生效。


【資料圖】

6月 29 日,美團發通稿稱,美團于香港聯交所發布公告,稱已完成光年之外境內外主體100%股權的收購,收購價約為20.65億人民幣。

一時間輿論嘩然,嘩然的原因是就在幾個月前,王慧文高調宣布押注人工智能,并且帶資5000 萬美元進組。并且表示自己不懂 AI 技術,正在努力學習,并虔誠的表示自己的“肉身”不占股份。英雄惜英雄,很快光年之外就完成了2.3 億的美元融資,投前估值 10 億美金。源碼,騰訊,五源資本,快手創始人宿華也作為個人投資人出資。可謂高舉高打,一出生就睡在了羅馬。

但是,故事的故事還沒有開始,創始人就先倒在了羅馬的絲綢華美的床上。

網友們從來不會錯過任何一次狂歡。一邊說,王興真的仗義,你看為兄弟接盤。另一邊說,野醬,你覺得王慧文是不是被做局了?

我可能不會這么理解這個問題。我把這個問題理解為王慧文真的抑郁了,雖然抑郁這個次這幾年“通貨膨脹”的厲害,我依然相信他是真的抑郁了。真的抑郁和通常我們嘴上隨口說的emo 了,全然不是一件事。他是真的會影響行為以及行為判斷。

就是一個英雄搞不定比自己屁股大的褲子,而離場的故事。是自己不能掌控而產生的抑郁。本來也沒指望能融資那么多錢,因為自己的高調,那么多朋友看好自己,給自己送錢,送來比原來料想的多很多的錢。

但是,實際上王慧文根本不懂 AI,CEO 是需要定方向的,定完方向就開始需要燒錢干活了。就像我見過的一個 CEO,突然天降一筆橫財,他每天都在找人聊戰略,總是說,這個故事太小了,賺不到錢,那個故事太小了,賺不到錢。最后,投了一堆虛無的故事,花光了大概 5 個億,一堆爛攤子。

這樣子的故事,甚至都不是個例。在這波創業的大潮中,就像海灘上的浪一樣,一波一波的像我襲來。你看著一波波大佬們,在 CBD 里面起高樓,KTV 里面宴賓客。

有人說“作為一個互聯網老兵,數次創業的人,就一個 ai 就不淡定了?ai 還在早期嘛,不能因為掌控就抑郁嘛,越早期方向的選擇越多啊,哪怕先按兵不動躺平觀察一年都可以呀。”

游泳里面淹死的都是會游泳的。同樣的,老江湖翻車的很多,更何況是創業這件事,它對一個人的意志是極大的考驗。如果,每一個老江湖都能創業成功,那么騰訊就不會做電商怎么都走不起來。也不會是如阿里巴巴做社交怎么也搞不定了。按照道理,他們所有的牌都能湊到,為什么做不好呢?

王石離開萬科后,折騰了一堆事情,但是有哪一個出水花了嗎?

老天給你吃了一碗飯,成功了。但是,我們也要清晰的認知到自己的能量邊界,你不會老天給你的每一碗飯都成功。

我有一陣子有幸時常跟商界所謂的“大佬們”在一起共事,時常碰面。簡言之,大佬們也是人,也都拉屎放屁,自然也有煩心事,脆弱無助的時候。我們不必將他們神話。

碰到自己喜歡的姑娘,管自己結婚了沒有,管對方有沒有對象,也會有惻隱之心。本質不是愛,是那種征服欲。這在世俗的概念里就是渣男了。也甭管自己在真實的世界里賺了多少錢,面對自己想上的姑娘,自己 ED 的時候,現實里面賺多少錢都無法消解這一刻的無助,唯有偉哥可以,還得等半小時。

一次聽大家扯閑篇,有人說了句,以前大哥說,男人啊,到了 40 就跟秋天一樣,我以前還不信,我現在信了。

有人補充到,老了就是老了。

可是,他們也會“雞湯”自己說,男人至死是少年啊。

女性聽到這句話通常會嗤之以鼻,不用如此,男性也有中年危機,這句話是他們的“百憂解”。

王慧文的抑郁是早早事業有成的人,常有的狀態。錢太多了,很多事情對他們來說,輕而易舉,拿錢就能辦到,辦不成,再更多的氪金。

唯有什么事是氪金辦不到的呢?就是一個叫“自我”的深淵。

他們總是渴望一次又一次的成功,站在時代的風口上,不是那個會飛的豬,是以“超人歸來”的模樣。

自我又是多么難以戰勝的東西,當他們發現自我無法戰勝,就會變得虛無。巨大的虛無籠罩著不止是他們,甚至是整個世界。

互聯網的出現早早的拉平了這個世界。大家非常輕易的知道了很多事情的結局了。人都是會死的,公司也會死的,老板是會 pua 的,股票是會倒掛的,一切都因為輕易的知道了結果,而變得毫無意義。

我們在網絡的世界,不同的社交媒體中,安放著自己的人格。在各種社交媒體的言論中“墳頭蹦迪”,唯獨在微信中“獨善其身”,發朋友圈都要反復斟酌,設置某些人可見。我們渴望自己一出現就是光彩的,正確的,受人尊敬和愛戴的。我們在各種社交軟件中,捏造出不同的想象中的自我,那不過是自戀的投射。大家還是不要太沉醉于某種不切實際的自戀中,在現實的世界中好好耕耘自己的一切。我們大部分人都是普通的大多數。真實的生活就是快樂是點狀分布的,平淡的,重復的才是真實的生活,他們成片狀大面積分布在我們的人生中,要警惕陷入互聯網構建的虛無中。

每天醒來都覺得一切毫無意義之后,就真的會陷入一種無法自拔的負面,從而抑郁。

跟王慧文一起抑郁的還有叫囂著跟扎克伯格打架的馬斯克。

有錢人容易虛無,然后抑郁。

他們需要“敵人”,讓自己覺得自己酷,要樹立或者假想一個對手。這個對手,在男性中年更多的是對年輕女性的征服,像馬斯克和扎克伯格這樣的確實不多見,可能地球上最強的男人們覺得女人們不是個事兒,還是干點更有挑戰的。

這些地球上最厲害的男人,怎么最近的行為都這么幼稚?媽媽還出來勸架。那么馬斯克和扎克伯格是真的要打架嗎?我想不是。成功需要朋友,巨大的成功需要敵人。他們都需要一個敵人,他們需要產生某種“對抗”勝利后帶來的某種覺得自己很“酷”的感覺。這個對抗可以理解為“較勁”,這個較勁的對象,可能是父母,原生家庭,同學,朋友,同事。很難說,最酷的是不是和自己較勁并達成自己想要的。

佛洛依德的理論中,有一個很著名的名詞,力比多。這個名詞在佛洛依德的理論中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闡述,用來專門描述本能,是佛洛依德“性欲論”的重要內容之一,這個理論同時也是精神分析學派的重要理論。

1905年,弗洛伊德在《性學三論》中寫道:“我們從其他的精神能量區分出力比多能量來,意在表述這樣的假設:機體的性過程是經由特殊的化學變化過程得之于營養歷程的,性興奮不僅來自所謂的性部位,更且來自全身各器官。如此我們為自己提供了一個力比多能量(libido quantum)的概念,我們稱其精神表現為自我欲望。

所以,怎么理解王慧文和馬斯克的抑郁,就是巨大成功后的力比多的減少,對世界呈現出的淡淡的厭惡和虛無感。如何理解馬斯克和扎克伯格約架,馬斯克渴望炮制出更多的“力比多”。

越是過早成功的的更容易在過早的產生虛無感,甚至越是好學生越容易抑郁,因為他們對于世界的理解是更偏向于“黑白”的,對的就是對的,錯的就是錯的,好甚至只有一種標準,即滿足世界主流的評判。而世界的發展,更多的是灰色,一如莫蘭迪色系的藝術作品。而作為個體發展的好,是更能的解讀世界豐富層次的“灰”。

一個證券的 MD 前幾天跟我說,他的下屬半夜打電話給他,跟他說,他覺得他們做的一切都是毫無意義的。你看去年我們一共做了4 個公司上市都倒掛的不成樣子。我們忙忙碌碌一年又有什么意義?

如果論結果論,可以說,我們生而為人做的一切事情都是毫無意義的,因為我們都會死。

但是,不管世界多么虛無,未經審視的關于生活的一切的結論,都與你無關,那都不是你的人生。于個體而言,一切的探索都有意義。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