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金融 > 正文

鹽醬醋企業齊提價 調味品行業四季度或將迎春天

2021-11-05 15:49:45來源:中國商報網  

自10月底海天味業上調醬油產品價格以來,最近,鹽醬醋龍頭企業接過漲價的“接力棒”。值得關注的是,截至目前,已有16家A股上市調味品企業發布三季度財報,凈利潤下滑的達到13家。領跑業績榜單的海天味業也僅維持了微薄的利潤。四季度,調味品企業似乎已經做好了依靠提價來拉動業績的準備。

GetAttachment (1).jpg

今年11月,鹽醬醋等調味品齊漲價。

或要依靠漲價提振業績

對于調味品企業來說,三季度或成為今年的業績“最慘季”。據中國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7月-9月,16家A股上市調味品企業中有13家凈利潤下滑,其中5家收入、凈利潤雙雙下滑,主營醬油產品的加加食品更是虧損了1722.3萬元。今年前三季度,海天味業業績雖有增加,但增速明顯下滑。而同賽道的其他競爭對手日子均不好過,中炬高新收入同比下滑10.5%,凈利潤同比下滑45.1%。涪陵榨菜凈利潤僅為5.04億元,同比下滑17.9%。千禾味業凈利潤下滑41.1%、天味食品凈利潤也下滑75%。

而調味品企業在財報中均把業績下滑的原因指向了原材料成本上漲。海天味業、中炬高新、千禾味業、恒順醋業等調味品龍頭企業均表示,由于成本的提升,今年上半年,它們的毛利率分別同比下滑2.86%、3.86%、1.64%、2.59%。

進入四季度,調味品行業的巨頭們紛紛提價。10月13日,海天味業公布對醬油、蠔油、醬料等主要產品提價3%-7%;11月1日,李錦記決定對部分產品的出廠價格上調6%-10%;11月2日,恒順醋業也稱要將部分產品價格上調5%-15%;雪天鹽業也表示,小包食鹽出廠價近期已陸續提價,幅度在10%以內,工業鹽漲價幅度為30%-50%;加加食品則于11月4日表示,對加加醬油、蠔油、料酒、雞精和醋系列產品的出廠價格進行調整,上調幅度為3%-7%不等,新價格于11月16日執行。

值得關注的是,上述產品價格上調或針對經銷端,而傳導到零售端還需要一些時間。一位湖北調味品經銷商向中國商報記者出具了幾份來自不同品牌的調價通知書,上面均表示,此次提價是為了應對原材料成本上漲、緩解經銷商壓力。

“今年以來,尤其是7月-9月,利潤幾乎降到了零。” 北京地區一位醬油經銷商對中國商報記者坦言:“銷量不高、產品的價格再提不上去,大部分經銷商就要轉去做別的品類或者更換品牌。年底是大量備貨的時期,品牌提價了,一方面在產品正式漲價前,我們手里的庫存可以趁機清理。另一方面,漲價的信息已公布,我們此時再備一些貨,趁著年底多賣一些,品牌的銷量也就上去了。這對兩方來說是雙贏。”

漲價或是對經銷商的妥協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前三季度,調味品行業的經銷商手里或積壓了大量庫存。業內人士表示,此次漲價或是對經銷商的妥協。

“社區團購的低價產品確實對經銷商造成了一定的沖擊。”上述北京地區經銷商坦言,此前,都是經銷商參與社區團購。今年,品牌直接參與到社區團購中,經銷商手里也積壓了大量的庫存。以海天味業為例,如果等不到提價的通知,可能就會有經銷商放棄進購該品牌的產品了。

對于調味品企業來說,經銷商數量多少直接決定了業績高低。而今年前三季度,經銷商為企業帶來的收入直線下滑。以中炬高新為例,其調味品以經銷為主,直營為輔,去年直營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僅為2.62%,也就意味著97.38%的營業收入來自經銷渠道。而今年一季度,中炬高新東部、南部、中西部、北部各區域平均每個經銷商貢獻的銷售收入分別為94萬元、213萬元、65萬元、40萬元。而去年單季度,各區域經銷商最低也貢獻了超過220萬元的銷售收入。千禾味業今年上半年西部地區的經銷商增加了79家,同樣面臨這般處境,營業收入僅增長了1.22%。

一位調味品上市企業銷售渠道負責人對中國商報記者坦言,提價將有助于經銷商提高毛利率,本次提價后一批商毛利率有望提升至20%,二批商毛利率有望提升至10%。

四季度行業或將迎春天

產業分析機構山石智庫發布研報稱,從歷史的提價復盤來看,海天味業每一輪提價均有效實現利潤空間增厚,調味品行業有望迎來量價齊升的新局面。

業內普遍認為,對于調味品企業來說,提價能夠拉動四季度業績。上述銷售渠道負責人也對記者表示,現在提價,對經銷商來說,四季度有望多增加至少半個月的備貨期,利用好這半個月,銷量會有很大幅度的提升。

也有機構預計,調味品企業四季度的銷售策略將為明年整體業績鋪路。廣發證券則在研報中預計,經過提價,2022年調味品龍頭企業收入增速彈性大于終端需求,龍頭海天味業、千禾味業凈收入增速有望超過15%、20%。預計大部分企業去庫存動作將在今年年底結束,保障明年開門紅。

值得關注的是,除了傳統產品外,更多調味品企業也將拉動業績的希望放在了復合調味料上。復合調味料是指以基礎調味料為原料,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調味料經過特殊加工而制成的調味料。今年前三季度,江蘇美鑫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口味全食品有限公司、四川王家渡食品有限公司等在復合調味料賽道起跑的新選手們均拿到了巨額融資。

調味品行業的老牌選手也不想放過任何一個拉動業績增長的機會。海天味業在去年推出四款復合調味料之后,今年又將產品線擴充至九款不同口味產品。三季度凈利同比降30%的蓮花健康則于11月2日表示,公司新廠區已全面投產使用,目前具備年產5萬噸復合調味料的生產能力。未來公司將基于傳統味精產品生產基礎和品牌、渠道優勢抓住復合調味品市場機遇。對瞄準提價與新品策略的調味品企業來說,四季度會如愿借勢沖高業績嗎,中國商報記者將持續關注。(記者 馬嘉 文/圖)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