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金融 > 正文

“菜刀拍蒜斷裂”事件后 張小泉又發斷刀召集令引爭議

2022-07-21 08:56:19來源:城市金融報  

刀剪品牌張小泉風波不斷,繼“菜刀拍蒜斷裂”事件后,又因總經理夏乾良此前的一段采訪內容,“中國人學了幾十年的切菜是錯的”“所有的米其林廚師都不是這樣切的”沖上多個熱搜,一波熱過一波。

7月18日晚,夏乾良發布微博稱,該內容為很久之前的視頻,也并非事件全貌,但對引發爭議的不當言論誠摯道歉。

什么不當言論呢?從早期一段視頻內容可見,夏乾良曾在采訪中認為,米其林廚師切的肉片更薄,黃瓜片更透明,是因為(菜刀)前面有個支點。中國人的菜刀都是方方正正的,張小泉把菜刀前面的頭斜過來,那不是設計感,是在教育消費者。話語中的傲慢讓人不適。

就拍蒜風波而言,張小泉的問題未必在菜刀質量,而在于缺乏必要且明顯的適用場景告知與禁忌提示,更在于它“不懂”中國消費者。也正因如此,那句“中國人切菜方法不對”,才會引發輿情波瀾。

先是張小泉電商自營店售后客服回復消費者“我們的刀不能拍蒜”。接著,又有負責人回應稱“公司可能會研發專門用來拍蒜的刀”。現在,還將正式發布斷刀召集令:5年內發生斷刀事故的刀具,無論品牌,張小泉都會按照類似款型和價值進行新刀補發。怎么看都有一股營銷味!

中國人的三餐四季離不開菜刀,中國人的煙火氣離不開菜刀,“菜刀拍蒜斷裂”本就有些不可思議,作為一個百年品牌,不直面質量問題,認真悔改,反而避重就輕,抖機靈搞噱頭,這公關實在不高級。

一直以來,張小泉踐行的企業價值是“來源于百姓、服務于百姓”。但“我們的刀不能拍蒜”“研發專門拍蒜的刀”……“服務于百姓”沒看出來,更像是在隨意應付老百姓。拍蒜刀斷了研發拍蒜刀,那是不是還得研究專門切青菜的刀、專門切蘿卜的刀?暫不論實不實用,這種說法就挺鬧著玩的。再來說說“斷刀召集令”,充斥著武俠的氛圍,武林盟主發布號令斬妖除魔?有幾個人刀斷了還保留5年等著你來賠?彰顯你的“財大氣粗”?這樣的營銷方案挽救不了張小泉下滑的聲譽。

其實,咱老百姓沒啥過分的要求,錯就是錯,說一聲“我錯了”就過去了。但張小泉一次次回應、一次次舉措似乎都在堅持“我沒錯”。閃爍其詞、轉移目標,不如直面公眾質疑,有錯就改,誠誠懇懇道歉,踏踏實實精進手藝,維護好品牌形象,比什么都重要。

夏乾良總經理有一句話說的好:“公司將持續從消費者的反饋中加強品牌管理、產品管理、售后服務,一定不會回避問題,認真扎實做事,努力研發更好更合適中國消費者的產品。”

希望說到做到。作為土生土長的中國企業,作為大眾心中的刀剪老字號,刀可以斷,但不能就這么“蒜”了,術業有專攻,跨界有風險。“張小泉”這三個字的分量很重,必須用杰出的品質才能捍衛四百年老字號的聲譽,馬虎不得。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